三 童谣并非儿歌

或谓“儿歌”为“童谣”,这是我们首应辨别的。

中国旧有荧惑星化为赤衣小儿,降世间,为孩子们造作童谣之说。这说法,自系往昔迷信,硬把人事委诸天命的一种借口。童谣多是政治性的预测、讽刺,让历史家取为治乱兴衰的论断。像那人们所熟知的,有关董卓的童谣,《续汉书·五行志》一:

献帝践祚之初,京师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凌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

童谣也或称“民谣”,直到民国,犹时有流传。虽然如今人们不再相信什么荧惑星了。略举几例。民国版察哈尔 1《阳原县志》卷一一:

大青灰,大青蓝,

大青黑紫,大青完。

注云:吾县骂人颜色不好,为“黑紫”。完,即终了意。按,此谣发生于宣统元年,因商人多售染料,中有大青灰、大青蓝等色,街巷儿童遂有此谣。未几而大清亡,此亦预言也。

巴巴头,万万岁,

生的儿子当纠察队。

巴巴头,指未剪发髻的女性。这是一九二七年武汉流传的民谣。

不怕南来一只虎,

只怕北来一只鸡。

卢沟桥事变后,九月中旬,在河北永清、霸县一带作战,听当地农妇告诉我的一则民谣。虎,指中国军队,尤其是大刀队;鸡,指日本飞机。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日,二十九军大刀队勇于肉搏战,日军闻风丧胆。后此,老百姓还乐于称说。其时,黄河以北各地,中国飞机不易抵达,日机肆虐,即使一两架,也扰得我军民不宁。

这些童谣、民谣的特征:

一、重在政治性。

二、不以歌唱而存在,是耳语式的流传。因其所指说的事物——动乱灾荒、社会巨变,与人们实际生活关系密切,传播快速如风。

三、吉凶祸福、成败顺逆的“先知”预测。

四、表现为老百姓的议论、讽刺、评断,无畏于权威。

五、词意游离恍惚,故意逗人猜解。

六、没有一定的结构形式。

七、后人就历史已有事物的附会。

八、时间性的限制。一旦时过境迁,谣就不再流传,非如一般的儿歌和民歌之传承甚久。

童谣所以并非儿歌,主要的一点是:童谣很少关涉儿童生活。

但是,有时候,儿歌和童谣,也难以截然划分。如:

中华民国,

大家玩得。

这本是民国初年的童谣,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之后,地区很广的,又流行了几年。以后,就少有听到了。孩子们把它跟好多嘲谑打趣的儿歌同样看待,像是: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

你有雨伞,我有大头。

多半是嘲谑人家,也自我嘲谑,皆无恶意。民国初年,南北各地,以迄现在台湾,一直还在流传无已。

大风一吹,

三个姑娘在一堆。

六七岁的儿童,起有男生女生的辨认,一同游戏时,女生少有独来独往的,这就引得男孩子们嘲笑了。

打头一挂鞭,打二是神仙,

打三骑花马,打四不沾边。

群儿竞走争先的游戏歌。妙在只争第二位置。这三首嘲谑的儿歌,流传地区很广。

说到这里,可得一个小小结论。

儿歌与童谣有很显然的分别。却也有那种存在着中间性的情形,说它是儿歌也可,说它是童谣也行,像“中华民国,大家玩得”这个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