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源自无知,却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盲目从众,是缺乏理性思维,偏离科学精神的,它可能会让真相悄无声息地被埋没,但还有一种情况,比从众更加可怕,它不仅会埋没真相,还可能让人彻底丧失理性,变得疯狂和不可理喻,那就是偏见。

培根曾说:“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

人的偏见源自无知,但比无知要可怕得多。无知是没有真正认识一件事物,但不表示无知者拒绝接受不懂的事物,这属于知识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偏见不只是不懂那么简单,偏见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是对的,且排斥和抗拒去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不只是知识层面的问题,还有认识态度的问题。

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人、某个事物产生了偏见,他就会时刻带着这种偏见去观察此人和此事,去分析遇到的所有问题,那他得出的结论肯定是有偏差的。

一位正在服刑的人员,在劳动改造时,捡到了1000元钱。他心想,丢了钱的人肯定很着急,就把钱交给了管教。管教接过钱后,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大声地斥责:“你这个人真是无可救药了,为了减刑竟然拿出自己的钱说是捡来的,告诉你,减刑没门!”很显然,这位管教对这位服刑人员就是有偏见的,认为他曾经犯过错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不可能做好事,改过自新。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偏见比真理的危害性更大。

当一个人不知道事情的本质和规律时,他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去发现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纠正一些有偏差的行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至于酿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可如果一个人在做事时总是带着偏见,他往往就会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倒行逆施,事倍功半。

2019年1月11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篇新闻消息:“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冷泉港实验室在其官网宣布,因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奖得主沃森关于种族与智力关系的不当言论,切断与其之间的任何联系,并撤销包括名誉主席、Oliver R Grace名誉教授和名誉受托人等在内的所有头衔和荣誉。”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沃森在纪录片《美国大师:解密沃森》中提到,“在智力水平上,黑人和白人的平均值的确有所不同,而我认为这个不同正是基因导致的”。事实上,这位科学家在12年前就因为种族歧视的言论,失去了在冷泉港实验室的行政职务。很多同行和外行都不理解: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沃森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

从科学上来讲,目前有关智力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已经不存在太多的核心分歧,它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新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环境压力也会改变大脑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甚至影响智力的遗传。很遗憾,沃森完全无视这些研究结论,他的认知已被种族偏见“圈”起来了,形成了一道屏障,让他对事实视而不见,彻底丧失了理性精神。

从转化的角度来说,偏见比无知更难让人清醒。

无知者和偏见者都非智者,但无知者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让自己逐步地掌握真理,而偏见者却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不愿意放弃现有的认知,总是极力地维护自己的错误认识,严重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东西,非常执拗和排他,完全就是“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想让偏见者明白道理,比让无知者明白道理要难得多。

对事物不了解,甚至有错误的认识,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乔治·萨顿说:“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换言之,只要是人,就可能产生偏见。从认识能力上看,我们不可能知晓所有的东西。科技越发达,我们越会觉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太有限。我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无法保证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符合实际。

然而,偏见不是不可战胜的,关键的问题在于——认识的态度。当有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了解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能否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态度来面对?是否可以理性地说一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又能否在细致地检验后,发现自己过去的认知有偏差,而坦然地去接纳全新的发现?

或许,这才是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