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语文该如何精读

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孩子要想语文成绩好,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家长也不要跑偏了,认为读的书越多越好。虽然简单来说确实是这样,但实际上,由于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有限,也不可能读完很多书,甚至连学校要求必读的书都不能读完。

其实在读书方面,一味地追求量是不可取的。这和在学校学习各科知识是一样的,孩子需要花时间来消化书里的内容,否则读再多的书,也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

书贵精而不贵多,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适用。就拿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一本孩子特别喜欢的拼音读物,他可能会十遍、二十遍地反复看,直到把书里的每一个字都熟记于心,任何一段都能复述出来,甚至把书翻烂。有的家长觉得,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每遍都像是看新书一样,至于吗?对于孩子来说可不一样,虽然他喜欢的是故事的情节或里面的人物,但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个拼音都有意无意地印入他的脑海,这种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效果甚至比上课还好。虽然短期在考试中显现不出来,但长期坚持下去,积累的量是非常可观的。

话说回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都要孩子精读课外书,很多家长觉得一两套十几本精读的书不够,至少要有几十本才算得上是大量的阅读。当然,从量上来说,多读点没什么不好。但如果为了大量阅读而走马观花地读,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效果也不会很好。因为人脑毕竟不是复印机,看过的书如果是一遍过,时间长了肯定会忘得一干二净,这种阅读基本上就是无效阅读,虽然读了一大堆书,但实际上没有消化吸收,很快就忘了。

所以,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精读的书选的都是优秀文章,本来就应该反复阅读才能逐渐体会作者的深意。如果孩子真读懂了,那么这篇文章应该也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记住文章中的优秀之处,再结合阅读理解的问题,自己思考、消化吸收,这时这篇文章才能成为素材,不管是做阅读理解还是写作文,孩子都知道该怎么应用。

读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怎么算积累?只读而不过脑子当然算不上,要边读边思考,反复读反复思考,每次重读感觉都不一样。家长读到一本大家都推荐的好书时,也不可能读后就能完全理解,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听别人的解读才能领会到其中的深意。而这些解读的人,往往将这本书读了很多遍。

以上说的主要是语文方面的阅读,对于科学类的、知识类的书籍,当然是能多读就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