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二元论对意识问题的处理
心灵哲学对意识问题的处理有很多版本,大致可分为两类:二元论和一元论。二元论有实体二元论和属性二元论两种形式;一元论可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日渐式微,而唯物主义主要表现为各种层次不同的物理主义。当前对意识的研究出现了唯物主义和二元论互相融合的倾向,它在本体论上坚持物理主义,在认识论上采取不同形式的二元论,从而形成了心身问题的新二元论潮流。本节首先评析五种不同的心身关系理论: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的异常一元论、约翰·塞尔(John Searle)的生物学自然主义、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意向姿态、大卫·查默斯(David Chalmers)的自然主义二元论和陈刚的知觉二重论。然后,针对反物理主义论证,着重分析现象概念策略对意识问题的处理。最后,总体回顾意识研究的历史,指出研究意识的三个困难与两条路径,揭示新二元论在处理意识问题方面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一、几种不同的心身关系理论
(一)戴维森的异常一元论
戴维森的异常一元论也被称为随附性理论,其论证概括来说是这样的:①心理事件直接或间接地是物理事件的原因或结果;②当事件作为原因和结果发生联系的时候,就存在着一个封闭的、决定论的定律系统,当合适地描述这些事件时,它们符合这一定律系统;③心理事件并不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由此可得到这一结论,即:不存在严格决定论的心理——物理定律。这便是异常一元论:它是一元论,因为它认为心理事件就是物理事件;它是异常的,因为它强调当以心理词语来描述心理事件时,它们不能列入严格的定律之下。戴维森在后来的解释理论中认为“心灵”等语词是为了解释的方便而设立的,并没有实在所指。心灵是信念、愿望等命题态度的集合。一个事件,若用心理语言描述就是心理事件,用物理语言描述便是物理事件。异常一元论的基础是只有在一定的描述下,才能构成心理与物理的某种因果关系,描述是两种事件形成规律关系的条件。异常一元论看到了以往心灵与身体之间难以协调的一面,强调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关联与协变。然而,它无法说明心与物的弱因果关系是何种情况,并且也未充分表明在还原论与二元论之间还存在着中间地带。
(二)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
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依据的是现代物理学和生物进化论。其基本观点是,世界在根本层次上是由粒子构成的,粒子又组成不同层次的系统。有些系统是碳基有机系统,其中一些有机系统进化为神经系统,这些神经系统又进化为我们称之为“心灵”的东西。物理对象是客观的、公共的,它具有“第三人称”的性质;心灵的特征是内在的、个体的,它具有“第一人称”的性质。意识是大脑神经元低层次活动所引起的不可还原的系统性高层次特征。神经元和意识的关系就好比是水分子和液体性的关系,单个水分子不具备液体性,它是多个水分子所引起的系统性特征。
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看起来像是一种属性二元论,其实是有区别的。属性二元论认为意识现象在物理事件之上或之外,而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强调意识在大脑系统之内,就像机械能在发动机内部一样,不在系统之外。总之,塞尔认为意识是和消化、光合作用等一样的一种生物学现象,是大脑系统的“突现性质”。
(三)丹尼特的意向姿态
意向姿态(intentional stance)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采取的态度或视角。对其他东西采取意向姿态就是将它拟人化。植物、动物、人造物等都是意向系统。意向姿态的基本策略是把所涉及的实体视为能动体,以便预测、解释其行为。丹尼特认为心灵所做的事情是处理信息,心灵是身体的控制系统。为了完成它们指定的职责,它们需要搜索、辨别、存储、转换以及用其他方式处理那些关于它们所执行的控制任务的信息。在丹尼特看来,心灵是人们把身体所体现的部分信息综合在一起的结果。民间(folk)心理学的词汇是没有实在所指的,它们是人们采取意向姿态所作的解释,仅在解释时是有用的。因此,心灵就是人们为了解释的方便,通过意向姿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产品。
(四)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
查默斯的心身关系理论是当前争议较多的一种二元论,他同时强调意识和科学的重要性。查默斯构想了一种“僵尸(zombies)”,“僵尸”在所有物理层次上都和人一样,但没有心灵。根据可设想的就是可能的这一基本原则,进而表明在物理世界之外,存在着非物理事实的意识。查默斯认为可以设想一个可能世界,它所有的物理特征和现实世界一样,但自然规律会有所不同,并且不具有意识。据此,查默斯断言意识是物理事实之外的其他事实。查默斯接受物理世界的因果封闭性,并且承认物理事件引起意识现象,但又认为意识是不可还原的非物理属性。意识现象和物理事实不可桥接(bridge),它们之间存在着认识鸿沟(epistemic gap)。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一方面注重科学,另一方面又强调意识的独特性,主张建立科学的第三人称资料和主观内省的第一人称资料相互结合的完整的意识理论。
查默斯的结论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但论证过程争议颇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可设想的即是可能的这一基本原则。设想一种与人类物理事实完全相同的“僵尸”,却没有意识,虽然有逻辑可能性,但不一定具有形而上学可能性。反驳查默斯的僵尸论证其实也很容易,我们可以设想这个世界存在会飞的猪,这并不违背物理世界的逻辑一致性和协调性,但由此不能得出“飞”就是非物理特征。
(五)陈刚的知觉二重论
陈刚认为把“dualism”翻译为“二元论”容易引起误解,因此他把该词译作“二重论”。意识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物理事件与精神事件的关系。陈刚的知觉二重论很巧妙,他把物理事件看作我们从外在观点所观察到的外在知觉,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共的;精神事件是我们从内在观点所感觉到的内在知觉,它本质上是个体隐私的。
这种观点认为,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其实是对同一事件的两种知觉方式,心物关系的区别也就是两种知觉方式的区别,并且精神事件和相应的神经元事件同时发生、同时结束。假设神经科学把一个人所有的神经元事件都研究清楚了,并用大屏幕显示在他面前,他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会通过屏幕显示出相对应的神经元事件。根据知觉二重论的看法,他感到疼痛时,他同时会看到自己的C纤维收缩。疼痛是内在知觉,C纤维收缩是外在知觉,它们是同一事件。显然,知觉二重论运用观察视角的转换来弥合心物之间的对立。
前面介绍的五种心身关系理论,在本体论上,它们都是一元论,即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在对待意识的问题上,它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戴维森把意识看作一种属性,把物理事件和心理事件的对立归结为语言描述的不同;塞尔把意识看作物质世界中不可还原的生物学现象,是生物体进化过程中的“突现特征”;丹尼特从根本上否认了心灵实在的存在,认为心灵和意向性是人们为了方便解释和预测行为而创造的工具而已;查默斯既注重对意识的科学研究,同时也看到了意识现象的主观感受性是不可以被科学还原的,试图在两者之间保持张力;陈刚以知觉为基点,把心理事件和物理事件的对立用视角转换来加以调和。这些观点虽然在本体论上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但是为了尽可能合理地回答意识现象的地位问题,在认识论上采取了二元论的策略。本体论上的一元论与认识论上的二元论相互融合是当前意识研究的最新倾向,从而形成了研究意识的新二元论潮流。其中,现象概念策略是当前争论的一个热点。
二、现象概念策略对意识的处理
反对物理主义的论证有很多,如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的“成为一只蝙蝠会怎样?”,索尔·克里普克(Saul Kripke)的严格指示词,查默斯的“僵尸”论证,弗兰克·杰克逊(Frank Jackson)的知识论证等。其中知识论证可以说是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争论的一个焦点。现象概念策略在本体论上是物理主义,它承认世界只有一种事实,即物理事实,但是关于这种物理事实的知识却有两种:物理知识和现象知识。构成物理知识的是物理概念,相应地,构成现象知识的就是现象概念。因此,在认识论上,现象概念策略是一种概念二元论。下面以杰克逊的知识论证为例,来分析现象概念策略是如何处理意识问题的。
假设玛丽从出生开始就成长在一个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房间里,在她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通过自身的天赋和努力,玛丽掌握了关于世界的一切物理知识。有一天,玛丽被放了出来,她第一次看到了西红柿的颜色。问:玛丽是否遇到了新的现象?杰克逊认为,红色不包括在玛丽拥有的物理知识中,红色现象是玛丽过去拥有的物理知识所不能解释和替代的新的知识。杰克逊由此得出,物理主义是虚妄的,意识是非物理现象。因为即使玛丽知道了世界中所有的物理知识,也不能涵盖当她看见西红柿时所经历的红色现象,从而说明物理知识是不完备的。
知识论证预设了物理主义有两个含义:第一,在本体论上,世界上的一切事实都是物理的;第二,在知识论上,只要掌握了全部物理知识,就拥有了关于世界上全部事实的知识。知识论证反驳物理主义的要点是:既然玛丽拥有一切物理知识,那么西红柿的红色应该囊括在她的知识中,而实际上她看到的红色现象超出了她掌握的物理知识范围。因此,要么物理知识是不完备的;要么红色现象是非物理的。
现象概念策略把知识论证的攻击约束到认识论层面上,它不动摇物理事实的唯一性,也接受反物理主义论证的基本框架,但把关于物理事实的知识区别为物理知识和现象知识。首先,玛丽第一次看到红色时,红色并没有“逃逸”出玛丽的物理知识储备,玛丽在走出房间前,她已经知道了特定频率振动的光波就是红色。因此,知识论证能够反驳物理知识是唯一完备的知识,但不能得出物理知识不是完备的知识。其次,现象知识是主体亲知(acquaintance)的知识,是个体隐私的,走出房间前,玛丽显然没有这种红色体验,走出房间后,玛丽经验到了视觉上的红色,学到了新的知识。但也不能贸然断定红色就是非物理的,红色依然是特定频率振动的光波。它只能说明对同一种事实,除了完备的物理知识外,还会有其他完备的知识。最后,应该指出,知识论证事先给定了经验现象的某些特征,然后再指明这些特征与物理知识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知识论证预设了红色的经验在物理知识之外,然后再得出它是非物理的。
查默斯认为现象概念策略如果想要成功,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假设C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如“疼痛”“快乐”;P是现实世界中的物理事件描述,如神经元刺激。则:
(1)C是真实存在的;
(2)C解释了关于意识的认识状态;
(3)C至少在原则上可以被物理术语解释。
查默斯认为由于主体的感受性(qualia)的存在,现象概念不能把“认识鸿沟”在本体论上加以解释。现象概念不能同时满足(2)和(3),因为:
a.如果P并且非C是可设想的,那么C不是物理可解释的。
b.如果P并且非C是不可设想的,那么C不能够解释我们的认识状态。
所以,或者C不是物理可解释的;或者C不能够解释我们的认识状态。
根据可设想的就是可能的这一基本原则,从a可得出并非P衍推C,从b可得出P衍推C。举一个例子:如果和人的物理构成完全相同,但没有意识的“僵尸”是可设想的,那么意识状态C不是物理可解释的,从物理事实P不能得出C;若“僵尸”不可设想,则C不是意识状态,从物理事实P可以得出C。现在假设Q是某个人特定的意识状态,如“我现在很疼”。反物理主义论证的前提为如下所示。
(E)Q并且并非P衍推Q。
它表示存在独特的意识现象Q,并且不能从物理事件P中推出Q。现象概念在这一前提下,存在着相矛盾的地方。由于现象知识包含着意识现象状态,所以E衍推Q。根据b,则P衍推C;由于C是人们共同具有的真实的心理特征,因此C衍推(E),那么:
P衍推C,
C衍推(E),
(E)衍推Q,
所以,P衍推Q。
这与(E)是矛盾的。其实在物理事件和特定的意识状态之间不存在查默斯所讲的“认识鸿沟”,因为认识鸿沟并不一定是认识状态,它和Q是否真实没有关系。
现象概念策略认为“认识鸿沟”是P和C的关系,并非是P和Q的关系。现象概念解释的是认识鸿沟,不是特定的意识状态。现象知识和物理知识的对象都是并且仅是物理事实,也即,“认识鸿沟”不是本体论上的鸿沟,而是现象概念本身的特征,是认识论领域的问题。虽然从物理描述P不能得出某个人特定的意识状态Q,但P和一般的心理特征C是可以在认识论上得到解释的。因此,现象概念在处理意识的问题上,既给予意识现象充分的主观特性空间,又在本体论上维护了物理主义。
但是,不论是前面介绍的五种心身关系理论,还是现象概念策略利用概念二元论对意识问题的处理,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这些难题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概念框架方面的,也有意识本身的特殊性,还有科学观的局限性。
三、意识研究的障碍与前景
新二元论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与认识论二元论的融合,在本体论上坚持物理主义,在认识论上赋予意识新的属性或知识。它们有这样几个共同特征:第一,承认有两种范畴,即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物理现象独立于人的主观经验而客观存在,心理现象经由人的经验而主观存在。第二,心理现象不能还原为神经生物状态。第三,心理现象不是实体,而是实体的属性或特征。
因此,总体上看,新二元论对意识问题的处理并没有超出属性二元论的实质,但深化了对心身关系的认识,特别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如知觉二重论对物理事件和心理事件的重新定义,现象概念策略对“认识鸿沟”的解释等。然而,对意识的研究始终面临着三个障碍:物质与精神的二分对立;意识现象的透明性;对还原的误解。对这些困难的理解,要从人类理智发展的历史来看。
自古以来,灵魂对人类来说都是一个充满诱惑又不得其解的对象。在不同阶段,对它有不同的称呼。从原始社会到近代,一般习惯用“灵魂”一词;现代称之为“心灵”;当代人们用“意识”一词来指代它。与动物界还未完全分离的原始人类,似乎还没有产生灵魂的观念,他们没有主客二分,与自然浑然一体。只有到了原始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凭借感官、想象、梦境等,给思维所创设的精神空间赋予了灵魂的观念,进而对周围世界万物给予具有灵魂属性或功能的解释。自此,灵魂与肉体的观念逐步成为人类思维的基本二元概念图式。直到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出现,物质与心灵的对立被上升到了理论形式,到现在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就形成了意识研究的第一个障碍:物质与精神二分对立的概念框架。
人类永不止息地探索未知事物的本性使其自然而然地要追寻灵魂的本质,如同探索人类肉体奥秘的生理学、解剖学那样去追求灵魂的真相。对于这个问题,就像一个人要试图看清自己的眼睛一样,要么去照镜子,要么把眼睛取下来观察。灵魂问题也类似,只有好像照镜子那样去类比、模拟或者内省。当灵魂不能作为一种物质客体加以经验观察时,类比和内省便是有效的工具。实际上,人们关于灵魂的所有观念和认识,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这就是意识研究的第二个障碍:意识现象的透明性,即意识就是所要观察的意识现象本身。
当前,随着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对意识产生的物质机理有了更为深微的揭示。然而,如果按照建立在科学经验基础上的自然主义认识框架,若不能做出与大脑及其认知文化环境完全等效的模拟,则其对意识的认识就是不完全的,它始终摆脱不了机械主义的缺陷。尽管语言分析哲学家根据语言游戏规则分析了“心灵”“疼”等心理概念的无意义性,从字词的层面上消解了“心灵”存在的合理性。但深入思考,语言分析仅提供了一种认识这一问题的路径,它对心理语词进行的语言逻辑分析,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意识问题。语言游戏并没有遮蔽人们对意识的进一步追根究底。因此,基于科学和语言分析,构成了意识研究的第三个障碍:对还原的误解。因果性还原和认识论还原并不导致本体论上的还原,而在意识研究中,往往从本体论上来考量心身之间的关系,进而难以摆脱各种窠臼。
综观人类思想史,对意识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哲学层面上的反思和内省;二是自然主义认识化模式。前者贯穿始终,也是人类智慧本性的体现;后者则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新二元论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这两条路线。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在科学实证与经验基础上,探索新的哲学方法论和心身关系范畴,以多元的方法、立体的视角,贯通物理机制与心理表象,尽可能在大脑的高级功能上深化对意识本质的认识。新二元论顺应了这一趋势,试图在维护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因果封闭性的前提下,合理地处理意识现象的奇特性,推动了意识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