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肺胀

病案:李某,女,69岁。2007年3月6日初诊。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史。2周前因感冒而咳嗽、气喘、痰白或咳泡沫痰。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急性感染。服螺旋霉素、头孢氨苄胶囊、复方甘草合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刻诊:咳嗽,气喘,胸闷,呼吸不畅,咳痰质黏色稍黄,口干欲饮,纳差,小便可,大便如常。唇略发绀,指甲淡紫。苔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滑数。两下肺均可闻及干湿啰音。

中医诊断:肺胀。辨证属肺热蕴痰,肺络瘀阻。

治法:清肺化痰,和络平喘。

处方:鱼腥草15g,半枝莲15g,北沙参15g,麦冬12g,天花粉12g,知母10g,姜半夏10g,炙葶苈子10g,广地龙12g,桃仁1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生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咳嗽减轻、痰少,气喘显平,纳振,苔薄腻,症见唇略发绀,指甲淡紫。舌质暗红,脉弦滑稍数。为肺心同病,痰热久郁,气阴两伤,心血瘀阻。

处方:鱼腥草15g,太子参12g,麦冬12g,天花粉12g,知母10g,姜半夏10g,炙葶苈子10g,广地龙12g,丹参15g,桃仁1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生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咳喘已瘥八九。咳痰少许,但有时胸闷、心悸,舌尖红,苔薄腻,脉弦滑。此为肺热蕴痰未清,心肺气阴两虚,肺络瘀阻。治法以补益气阴,化痰祛瘀。

处方:炒党参15g,太子参12g,麦冬12g,制玉竹15g,炙桑白皮12g,炙紫苏子12g,广地龙12g,姜半夏10g,瓜蒌皮15g,薤白头10g,桃仁10g,丹参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药后咳喘未作,咳痰不多;心悸明显改善。治法守前方,以资巩固。

【临证心悟】肺胀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外邪痰瘀阻肺,气阴耗伤。治法既应对发时祛邪治标的原则,辨其病性的寒热施治,又不忽视扶正治本的要求。本案肺胀属阴虚痰热瘀阻证,因此治以滋养肺阴为主,治标则清化痰热,和络化瘀;标本兼顾,咳、喘、痰得平。又因心肺气阴虚象明显,痰瘀阻塞肺气,转以补益气阴、化痰祛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