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推拿学萌芽时期(秦汉时期)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扁鹊为“小儿医”:“扁鹊名闻天下……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他不但精通四诊,而且能根据各地民众的需要行医,时而为小儿医,时而充当妇科医生,并为老人充当耳目痹医,他曾用按摩、针灸、中药熨贴等方法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病证,这是至今为止按摩的最早文字记载。

20世纪70年代发掘所得的马王堆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对中医药史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提出的是,此书重视外治,如药熨、按摩等,书中不仅有用土块摩面治疣的记载,还有“婴儿病间(痫)”和“婴儿瘛(即小儿惊风)”的记载。其中还记录了用钱匕推刮治疗小儿惊风抽搐,膏摩法即手法配药物调治的方法,此外还有按摩臀部(尻)治疗癃的记载,这些二千年前用刺激体表治内脏病的疗法,已为推拿循经治疗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其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小儿推拿学也不例外,《黄帝内经》载有按摩工具有员针、针,可见那时按摩和针灸经常结合使用,关系较为密切。《黄帝内经》记载推拿的适用范围有胸痹、痿证、口眼斜、胃脘痛等,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又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为推拿治疗胃脘痉挛疼痛建立了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曾载有按摩专书《黄帝岐伯按摩经》,可惜因年久已亡佚,但在其他书籍中仍能见到此书的片段记载。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了膏摩法,这是总结前人的经验,用特制的中药膏剂涂抹在患者体表的经络或穴位上,然后用手在其上按摩治疗。由于手法与药物协同作用,不但提高疗效,而且保护皮肤,扩大了治疗的适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