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护理学的概念与知识体系

一、护理的概念

护理,英文为“Nursing”,起源于拉丁文“Nutricius”,原意为保护、抚育、照顾、供给营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护理专业不断发展和完善,护理的概念也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

(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

这一阶段出现于现代护理发展的初期,当时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医学科学逐渐摆脱了宗教和神学的影响,医学研究从宏观步入微观,认为疾病是由于细菌等微生物侵袭人体导致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在揭示疾病与健康关系上,人们认为“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有病”。在这种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一切医疗活动都围绕疾病展开,以消除病灶为目标。受这种医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加之护理在当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成为这一时期护理工作的基本点。

此阶段的护理特点是:护理是一门专门的职业,从事护理的人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这一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各科疾病护理常规,但没有专门的护理理论和科学体系。护理的中心是护理住院患者,护士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医院。此阶段的护理忽视人的整体性,护理教育类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不突出护理内容,护理研究领域十分局限,束缚了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南丁格尔提出的“护理是让患者处于接受自然作用的最佳环境”,体现了这一阶段对护理概念的认识。

(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社会科学中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学说相继被提出和确立,如系统论、人类的基本需要层次论、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学说等,为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健康与心理、精神、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新的健康观:“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扩展了护理的实践领域。1955年,美国学者莉迪亚·赫尔(Lydia Hall)首次提出“护理程序”的概念,使护理有了科学的工作方法。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护理理论研究的兴起,护理学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提出应重视“人”是一个整体,开始注重对人的整体护理。

此阶段的护理特点是:强调护理是一门专业,护理人员是保健队伍中的专业人员。医护双方是合作的伙伴,护士不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独立地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护理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但此期仍以住院患者为主要护理对象,护理工作场所局限于医院,尚未涉主群体保健和全民健康。这一时期的护理学家奥利维尔(Sister Olivia)提出护理是一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包括照顾患者的身体、精神主智力。此外,约翰逊(Dorothy Johnson)、韩德森(Virginia Henderson)、克瑞特(Francis Reiter Kreuter)等护理学家也对护理进行了阐释。

(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后,科学技术和社会飞速发展。一方面,疾病谱(疾病的构成)发生了较大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传染病和流行病转变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中毒、艾滋病等,这些疾病与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密不可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疾病关系的认识加深,医疗护理服务局限在医院的状况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需求。1977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成为各国保健人员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以患者为中心是不够的。同时,美国医学家恩格尔(Engle)教授在研究疾病的发生主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些改变和新发展促使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此阶段的护理特点是:护理已经发展成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学科。护理的服务对象从患者扩展到健康的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护理工作的范畴从对患者的护理扩展到对人的生命全过程的护理。护理的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社会。护理研究内容扩展到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多学科领域。护理教育趋于重视继续教育和高等护理教育。护士成为向社会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主要力量,至此,护士以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出现。此期的代表人物如玛莎·伊丽莎白·罗杰斯(Martha Elizabeth Rogers)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整体的人,护理就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

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护理学的定义

我国著名护理学家、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指出:“护理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是医药卫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目前,世界上对护理学的概念尚没有公认的定义。我国的护理学教科书比较一致地表述护理学的定义是:护理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独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护理现象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护理的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具体地说,就是帮助健康者保持和增进健康;患病者减轻痛苦,增加舒适和恢复健康;伤残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临终者得以安宁去世。该定义含有四层意思。

其一,护理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科学技术辞典》给医学下的定义是:“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科学体系和实践活动。”不难看出,护理学的任务是从医学的总体任务出发,但又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范畴。因此,护理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共同组成医学领域。

其二,护理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人,人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联系。护理学的学科体系既包含物理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医学知识,又包含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

其三,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护理学的主要实践内容是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

其四,界定了护理学的任务,以此区别医学科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

护理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生老病死是生命过程的自然现象,而人的生老病死离不开医疗和护理,自古以来就有“三分治七分护”之说,反映了人们对护理的需求和重视。现代社会中护理学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角色和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无论是在医院抢救患者的生命,有效地执行治疗计划,进行专业的生活照顾、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还是在社区和家庭中对有健康需求的人群进行保健指导、预防疾病,护理学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以主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卫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护理学科的地位有了更新的认识。机遇和挑战给了护理学科发展的最好契机,21世纪是护理学大有可为的世纪。

(二)护理学的特性

1.科学性 护理活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只是照顾患者的一种简单劳动,从事护理活动的人也无须经过培训。因此,社会带有一种偏见,认为护理缺乏理论和技术,是伺候人的工作,否认护理是科学。现代护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以医学科学进步的巨大成果为理论基础,吸收了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形成了系统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规范,并不断通过护理研究充实和完善护理学科。现在的护理学已成为医学科学领域中具有独特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类健康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护士执业资格规定,所有护理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正规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教育,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更是要求逐步达到大学教育水平。护士角色由单纯的技术操作者和医生的助手向医生的合作者、健康咨询者、教育者、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和临床专家等多种角色方面转化,护理的科学性已不可否认。但必须看到,与医学等成熟学科相比,护理学还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护理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应重视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将来的护理实践中为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实践性 护理学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护理的功能就是通过护理实践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帮助健康人促进健康。因此,护理学既是知识体系,更是实践活动。目前,我国护理实践的主要场所是医院,绝大多数护士从事的是临床护理工作。随着护理范围的扩展,护理正在逐步深入社区和家庭。护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对护士的业务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士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以主与患者和同事进行沟通的能力。因此,护理专业的学生应特别重视实践教学,重视临床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机会,加强技能训练,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护理实践做好准备。

3.艺术性 护理的对象是人,人兼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因此,护理学既要研究人的生物属性和结构,又要关注人的心理和社会属性。对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的整体本质的理解,需要从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角度去研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需要是非常复杂的,如何运用护理理论、护理技术创造性地满足患者各种各样的需要是护理艺术性的体现。正如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指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地位、职业、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

4.服务性 护理活动的社会价值具有照顾、帮助和人道的内涵,护理作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社会服务。护士与护理对象之间存在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护理对象有权利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护士有责任提供使护理对象满意的专业服务。长期以来,由于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采用的是功能制工作方式,一切护理措施均围绕消除疾病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忽视了疾病载体“人”的需要,对人的尊重和关心不够。护理迫切需要改变护理理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护士的素质要求,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护理技术外,更需要具备“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需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三、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护理学作为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在长期的护理实践过程中,护理学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框架。实际上,护理学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学科群。而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主护理实践范畴和护理对象的扩展,护理学的知识体系还在不断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扩展。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两大类。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包括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包括社会学、政治和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法律学基础、文学、美学、外语、科学方法论、文化修养知识等。

3.医学基础知识 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人体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与方剂学等。

(二)护理专业知识

护理专业知识包括护理学基础理论、临床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教育、科研和管理知识,预防保健主公共卫生知识。

1.护理学基础理论 包括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营养学基础、健康评估等。

2.临床专科护理知识 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和急救护理学等。

3.护理教育、科研和管理知识 包括护理教育学、护理科研、护理管理学等。

4.预防保健及公共卫生知识 包括社区护理、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护理学等。

这是传统的学科课程分类方法。目前,一些护理院校为了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与国际先进护理教育接轨,采用综合课程模式,试行以人的生命过程设置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课程有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和临终关怀等;也有以人的基本需要设置护理专业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