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张硕峰 方晓艳主编
- 10字
- 2023-08-04 17:18:36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其他血管外给药途径均存在吸收过程。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快慢顺序依次为:吸入给药>舌下给药>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常见的吸收途径有:
(一)消化道吸收
1.口服给药 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其吸收部位为胃肠道。影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与下列因素有关:
(1)药物方面 包括:①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水溶性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一般说,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脂肪的药物很难吸收。②剂型如包括药物粒径的大小、赋形剂种类、药物的晶体形态等因素均能影响药物的吸收。
(2)机体方面
1)胃肠内pH值 胃内容物的pH值为1.0~3.0,肠内容物的pH值为4.8~8.2,胃肠pH值决定胃肠道中非解离型的药量。弱酸性药物易在胃吸收,弱碱性药物易从小肠吸收。改变胃肠道pH值可以改变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如口服抗酸药可碱化胃内容物,使弱酸性药物在胃吸收减少。
2)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胃排空以及肠蠕动的快慢能显著影响药物在小肠的吸收。肠蠕动增加能促进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解,使溶解的药物与肠黏膜接触,使药物吸收增加。
3)胃肠内容物 胃肠中食物可使有些药物吸收减少,这可能与食物稀释、吸附药物或延缓胃排空有关。
4)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某些药物尽管已透过肠黏膜上皮细胞非常完全,但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仍然很少,其原因就是某些药物具有明显的首过效应。首过效应明显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首过灭活约95%)。但首过效应也有饱和性,若剂量加大,口服仍可使血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
2.舌下给药 舌下给药的优点是血流丰富,吸收较快。加之该处药物可经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首过效应,因此破坏较少,起效较快。特别适合经胃肠吸收时易于被破坏或首过效应明显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等。
3.直肠给药 直肠内给药的优点在于:①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②药物可部分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经下痔静脉和中痔静脉吸收后进入下腔静脉,可避开首过效应,但药物被吸收后如进入上痔静脉,仍可经过门静脉入肝而不能避开首过效应。直肠给药时,因吸收表面积小,肠腔液体量少,pH值为8.0左右,对许多药物溶解不利,吸收不如口服给药迅速和规则。
(二)药物自皮肤的吸收
皮肤用药常起保护皮肤与局部治疗作用,一般脂溶性极强的药物可经完整皮肤吸收,但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皮肤薄的部位吸收略强于皮肤厚的部位,药物渗透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如硝苯地平贴皮剂以达到持久的全身疗效,硝酸甘油制成缓释贴皮剂预防心绞痛发作。在皮肤给药时,应注意药物是否可以吸收入血,吸收的量多少,特别是当病变面积大、使用激素类药、毒性较大的药、或小儿用药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
(三)注射药物的吸收
注射给药方法有静脉、肌内、皮下、鞘内、关节腔内注射等数种,除关节腔内注射及局部麻醉药外,注射给药一般产生全身作用。肌内或皮下注射时,药物先沿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由于注射部位的毛细血管孔道较大,吸收速度远比胃肠道黏膜快。药物在皮下或肌内注射的吸收速率受药物的水溶性及注射部位血流量的影响。油剂、混悬剂或胶体制剂比水溶液吸收慢。在外周循环衰竭时皮下注射吸收速度极其缓慢。每单位重量的肌肉和皮下组织相比,前者血流较丰富,因此肌内注射的吸收速度较皮下注射快。
(四)药物自呼吸道的吸收
吸入给药能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除了气态麻醉药和其他一些治疗性气体经吸入给药外,容易气化的药物,也可采用吸入途径给药,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有的药物难溶于一般溶剂,水溶液又不稳定,如色甘酸钠(cromolyn sodium),可制成直径约5μm的极微细粉末以特制的吸入剂气雾吸入。吸入给药时,粒径大于10μm的主要接触上呼吸道,粒径为2~10μm的可达细支气管,粒径小于2μm的可进入肺泡。由于肺泡表面积很大,肺血流量丰富,因此,肺部给药能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经受肝的首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