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强化儿童的应急应变能力

很多儿童因为长期在爸妈的庇护下成长,生活经验缺乏,所以很容易就会遇事慌张害怕。所以父母应该在孩子应变能力教育上下点功夫。现在社会较复杂,如果没有了应变能力,孩子日后会很吃亏的。

那么,儿童的应变能力怎么体现呢?如果你家孩子能就一个问题提出多个有效可行的方法;或者面对陌生环境时依然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的人和事……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就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但生活经验不足的孩子遇到事情大多慌张、害怕,习惯于寻求爸妈的帮助,那么家长该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良好应变能力呢?

2006年2月《环球时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萨契利的小男孩,他的妈妈驱车载着他和他八个月大的弟弟在某条公路上行驶。车子行驶到某条道路上时,突然,妈妈发现她的手机掉落了,当她准备寻找时却一时大意,导致汽车失控,撞到了路边的树上。

整个汽车的玻璃全部被撞碎了,他的妈妈额头流了很多血,晕了过去。此时,他的弟弟还在后座上,小萨契利害怕极了,但他还是很快冷静下来,然后爬到车后座,解开弟弟身上的安全带,然后抱起弟弟从车里爬了出来。

他赶紧抱着弟弟狂奔,径直奔跑了一公里,他接连敲了三户人家的大门,到第三户的时候,有一个叫南希的人给他开了门。

当南希打开家门时,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才1米高的小男孩,光着脚,满脸恐惧,手上抱着一个正在哭泣的婴儿,还没等南希反应过来,男孩冲着她大喊:“我妈妈在公路下面,求您快去救她。”

听完男孩的讲述,南希跳上车前去援救。消防人员也随后赶到。男孩妈妈被送往哥伦比亚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在昏迷了10天后,她终于睁开眼睛说话了。

这个故事的确令人震撼,一个五岁的男孩,还未对社会有全面的认识,怎能有这样的勇气和应变能力?无疑,这种应变能力是不断培养和积累获得的。那么,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假如我们的孩子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是否也能做到如此镇定、毫不畏惧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的勇气

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让孩子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个敢作敢为的人,才能有勇气、有信心面对突发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攀爬、蹦跳、奔跑乃至一些竞技类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气。当然,活动中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

2.平时就培养儿童稳定的情绪

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本身是比较情绪化的,很多孩子在控制情绪上做得并不好,他们一遇到问题就牢骚满腹,或者求助于家长。对此,我们要告诉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都不要惊慌害怕,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进行理智的思维,也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你不妨做一做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能搞定。”

3.教会儿童独立应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不管做什么事,总会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我们可以让孩子独立去面对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比如,妈妈不在家,让孩子自己做饭吃;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主动打招呼等。

4.告诉儿童如何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突发状况的出现,肯定是因为有个环节出了问题。因此,你要告诉孩子,在他冷静下来后,要重新审视事情的全部过程,找到关键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补救。

5.学会从宏观角度把握问题

在一些难题面前,如果儿童只是着眼于手上的事,并一门心思想去解决,那么,他很可能陷入思维的局限中。此时,我们可以给孩子一点点拨,因为我们成人的思维格局相对孩子要更广阔,而只有从宏观角度把握,才能省去很多烦琐的思维过程。

总的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训练儿童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应变能力自然也就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