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探索交通的奥秘
- 胡婷婷编著
- 16555字
- 2023-06-30 12:04:23
第一节 大规模交通线路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会,各地的交通道路就已经开始逐步建设了,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时期,我国的道路已经初具规模。周武王灭了商朝,为了更好地统治疆土,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和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这两座都城之间,修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号称“周道”,又以洛邑为中心,向四方修建辐射状的支线,这些道路构成了西周王朝的生命线,也是国家交通的中轴线。
到了秦代,就基本形成全国陆上交通网。秦朝统一六国,为方便国家管理、外出游观,秦始皇(图1-1)大兴土木,部署了一系列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
图1-1 秦始皇像
首先下令修治驰道。驰道从首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数量多达九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道。据历史记载,秦代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如今地表上的建筑已经不见了,但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在今天的陕西淳化、旬邑、甘泉等地方,都发现了驰道的遗迹。从发掘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驰道路基坚实稳固,还有金属工具夯击的痕迹,路面宽约60米,两侧有缓坡,种植有标识驰道走向的行道树,这些行道树有史书记载的青松,还有杨柳、槐树和榆树。在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残存的壁画上(图1-2),我们也能看到驰道的模样:道路呈淡朱砂色,路两旁种植尖顶的青松,四匹枣红色的骏马,拉着一辆车,奔驰在路面上,车上有方形的车厢,还撑着黑色的伞盖。当年秦始皇也许就是乘着这样的马车,奔驰于林荫驰道,云游大好河山,完成五次国内巡游,东登泰山,过黄河,渡长江,遥望南海。
图1-2 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壁画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其次修建直道。直道,自首都咸阳通往边塞重镇,是为了及时防御北方匈奴的骚扰而修建的边防大道。因为采取的路线几乎都是选择最近的直线,尽量减少弯路而得名。它穿越了今天的陕西、甘肃、内蒙古自治区三个省区,全长达750多公里,宽度达50米。沿途经过山岭、河谷等不同的地形环境,修建过程中不同地段使用不同的修筑方法,过山脊时,就平整成路面;遇到山坡地段,就将坡面挖成直壁;通过沙土地,就堆土夯打使路面变得坚硬。大将蒙恬率领十余万刑徒和士兵,仅耗时两年半就完成了整条道路的修筑。秦直道贯通南北,提高了物资和人员调动的速度。在直道的沿线,我们还发现了很多宫殿和军事遗址,比如,秦直道的南部起点是林光宫,它是秦汉两代重要的离宫,每到盛夏,皇帝就会来此地纳凉避暑,处理政务。而在内蒙古的城梁古城,则发现秦汉时期的砖瓦、瓦当、排水管之类的建筑构件,并出土大量成捆的铜箭镞,说明这里曾是一处军事要塞。在秦直道经过的路段,还设有传递信号的烽燧及障城,在两山之间的地点设有关隘及兵站,有的烽燧顶部至今保存着当年用于报警的燃料狼粪及灰烬。
秦帝国灭亡后,秦直道依然是中原汉王朝控制北方地区的重要通道,西汉对匈奴几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基本都是通过秦直道来完成的,直到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
此外,秦朝还开辟了其他地区的陆路和水路,如通往西南地区的西南夷道、褒斜道、子午道,通往东南地区的南越道,在今天的广西境内还开通了沟通岭南地区的水路——灵渠。秦朝时期全面开发了国内的水陆通道,为日后形成更大规模的交通线路奠定了基础。
一、古代丝绸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在这条古老的商业贸易路上,以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制品影响最为深远,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里最早提出将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并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包括西汉时期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这两条道也常被统称为“北方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称作“南方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陆路、海路共同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创出一个又一个盛世。
(一)陆上丝绸之路
1.北方丝绸之路
北方丝绸之路以今天的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这条通道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使用,以民间商品交换为主,到了西汉时期,才正式纳入官方管辖。由于屡屡遭受北方匈奴的袭击,西汉政府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希望联合西域各国的力量共同对抗强大的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就是如今丝绸之路的走向。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和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县西南)设立使者校尉,这是西汉政府在西域第一次设置的官吏,主要管理西域的屯田事务,屯田就是让士兵在边疆开垦荒地,获得军饷和税粮。
自汉代以后,各朝都非常重视丝绸之路的开发、利用和维护。魏晋南北朝时期,开通了“新北道”和“河南道”,隋朝著名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裴矩编写的《西域图记》里有详细描述。书里记录了当时从敦煌通往西海的三条道路,它越过戈壁沙漠,沿水草肥美的天山北麓西行的草原道,经过玉门关后(图1-3),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边缘,翻越帕米尔高原的两条绿洲路。据魏晋时期《魏书·本纪》记载,当时有10个波斯使团先后来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和迁都后的洛阳,还带来了玻璃制品工艺。直到南朝,依然有波斯的使者顺着丝绸之路,从西域经吐谷谷,读yù。浑境而南下益州(四川),再顺着长江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进献佛牙、方物。
图1-3 玉门关遗址 甘肃敦煌境内
唐朝时期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唐朝也是当时世界第一发达强盛的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大食(即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等世界各国纷纷派遣外交使团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据《唐会典》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往,每年数目皆以万计的各国客人取道丝绸之路,来到这座世界大都市——长安。在丝绸之路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间修了很多支线连通丝绸之路,并把这些道路称作“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唐太宗),从此这条横贯东西、川流不息的交通路线就变成了一张巨大的交通网覆盖在欧亚版图上。
元朝时期,朝廷发动了三次西征及南征,疆土不断扩张,国家的版图大大扩展,元朝在各个驿路上设置驿站,蒙古语为“站赤”,当时全国驿站有1500多处,设立中国古代最完善的驿站制度。之前由于战争被阻断的欧亚交通网络也逐步恢复,元大都成为当时的东方国际贸易中心。《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凡世界上最为珍奇宝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元大都)找到……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丝路上的重要商镇可失哈耳(喀什噶尔)的纺织品“由国内的商人运销世界各地”。长途贩运的国际商队再度活跃起来,各国商贾辐辏于此,百货云集。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漫长的东西方陆路商道上从事商队贩运贸易的商人,有来自欧洲、西亚、中亚地区以及中国色目的商人等。
明代中期以后,政府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而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断发展,海上交通逐渐成为重点,从此古代北方丝绸之路的贸易走向衰落。
在北方丝绸之路上,我们还发现了很多配套的建筑遗迹,其中有管理机构,管理丝绸之路上的人员往来,也有军事设施,用来保障沿途商旅的安全。
图1-4 驿使图 甘肃省博物馆藏
在交通要道上,亭是基层单位,通常每隔十里就有一亭,长官为亭长,汉高祖刘邦就曾是亭长出身,他们主要负责当地的治安管理,提供住宿的馆舍。驿传是政府机构,负责政令、文书的传递,通常配备有驿卒、马匹和车辆等。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彩绘驿使图(图1-4),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的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驿使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脚蹬长靴,左手举着木牍通关文书,右手牵着马缰,只见红鬃马四蹄腾空,信使稳稳地骑在马背上。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邮差图,如今已成为中国邮政的标志图像。
传舍配有厩、厨、车马和房间,主要为过往的官吏提供伙食、住宿、牛马的饲料,检修车辆。秦代的简牍《传食律》,是根据官员身份供给饭食的法律规定,里面严格规定了行传人员的米、酱、菜、羹、盐和草料的定量,行传人员到达传舍食宿,必须交验符传,说明自己的身份等级才能享受相应的接待。在古代的塔里木盆地,需要持有汉朝政府与魏晋驻屯军发放的“过所”,才能在西域诸国出入,这里的符传、“过所”(图1-5)、棨(qǐ)(图1-6)等都是出入关津用的通行证、身份证或凭证,类似于今天的护照,写着个人的身份信息,方便各驿站工作人员等核查身份。驿传和驿传中间的驿站称为“置”,它的功能就更齐全了。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敦煌的戈壁荒漠中,是迄今为止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汉魏时期的邮驿机构遗址。相传,汉代的李广(利)将军征伐大宛,在归来的路上,众人又渴又乏,将军拔出佩刀刺向山体,泉水竟然真地涌了出来。因为这处泉眼高出地面,而得名悬泉。悬泉置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坞堡与马厩两部分构成,坞堡呈四方形土堡院落,边长50米,四角有角楼,大门上有门楼,坞内四周建有平房30余间,有住宿区、办公区、房舍,坞堡外南侧建有6间马厩。悬泉置平日里传递邮件、传达中央的各项政令,接待公务人员和外国使节、宾客,承担着地方政府、邮局等多重任务。悬泉置遗址中有一间房子的墙壁上写着西汉平帝颁布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图1-7),两汉时期,战乱频发,自然灾害不断,导致国家生态环境脆弱,这篇诏文就是以诏书律令的形式要求全国各地强制执行,文书规定了四季的不同禁忌和须注意的事项等五十条,如春季禁止伐木、禁止猎杀幼小的动物、禁止捕射鸟类、禁止大兴土木等;夏季禁止焚烧山林等;秋季规定禁止开采金石银矿等;冬季警示的作用,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部“环境保护法”。
图1-5 唐代石染典过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图1-6 张掖都尉棨信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1-7 《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1-8 悬泉置封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000余枚(图1-8),还出土各种文物万余件。在遗址区发现了农具、毛笔和纸、砚台等文具,还有大麦、粟、豆、苜蓿、大蒜、核桃、杏之类的粮食果蔬,马、牛、羊、鸡、狗、兔、骆驼等家畜的骨骼。另外,在一间马厩里还残留着栓马用的木桩,还有厚厚的马粪。当地出土的汉代简牍记载,当时从长安通往西域的一切邮件和前往西域的商贾都要经过这里,简牍里详细记录了西域30多个国家同中原王朝的来往,在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候,这里曾接待过康居国王、乌孙国公主,仅接待于阗王一行,人数就多达1600人,而这一次接待,损耗的杯子就达300多个。依照汉简记载,从长安到敦煌在丝绸之路沿线设有80多个驿站,这是唯一被考古发掘的驿站,也是汉代驿置机关的首次发现,见证了汉唐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
丝绸之路上还建立了烽燧(图1-9)等军事系统保障交通安全。烽燧主要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通过燃烟、举火数目的不同来加以区别和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烽燧层层传递,军情就可以迅速传达千里之外。除了传递军情,烽燧还用来保障来往使节的安全,为他们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
图1-9 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 新疆库车境内
在丝绸之路的沿途,旅店、食店遍地开花,在敦煌莫高窟中就能看到多处展示商旅休整的画面(图1-10),客栈里有两支商队正在歇脚,他们大多是头戴尖顶帽、深目高鼻的外国商人,他们有的在给驴喂草,有的给骆驼饮水,还有的正在给生病的骆驼灌药,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好准备。
图1-10 敦煌壁画商旅图 莫高窟296窟(北周)《福田经变》局部
丝绸之路要穿越茫茫戈壁、沙漠,骆驼因为拥有坚韧不拔的耐力,能在荒漠中找到珍贵的水源,也能在漫漫黄沙中找到归路,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被誉为“沙漠之舟”,因而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据十六国时期的史书记载,曾经有一支2000多头骆驼组成的庞大驼队,沿着丝路,驮来了数千件来自国外的珍宝、奇技异戏、飞禽走兽,轰动一时。到了唐代,骆驼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它们大多被做成陶俑,生动活泼,有的作跪立状,有的昂首迈步,其中以驮着货物的骆驼形象最为生动。河南洛阳出土的一件三彩骆驼(图1-11),高达88厘米,骆驼脖颈上扬,昂首张口,两个驼峰之间垫着花毯,搭着一个兽面的驮囊,驮囊前后放着绿色的丝绢,还悬挂着干粮袋、肉块、小口瓶和鸡首壶等。另一件出土于西安西郊的载物骆驼俑,也是驮着束丝、山羊、野鸡、兔子,还有扁壶、胡瓶。这些骆驼驮着的大都是商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有干粮,有肉块,成束的丝是最重要的货物,小口瓶、鸡首壶和驮囊主要用来盛水载物,作为长途跋涉的重要补给。这些骆驼俑都是真实生活的缩影,看着它们,我们仿佛也看到了当时往返于丝绸之路的驼队。
图1-11 三彩载丝骆驼俑 洛阳博物馆藏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中国的丝绸、金银器、漆器、铁器、果蔬、药品远销西方(图1-12)。到了唐代,瓷器、茶叶也成为重要的输出货物。天文学、医药学、文学和音乐、绘画艺术,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
图1-12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西方的物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在丝路沿线就发现了大量的货币,有来自萨珊、东罗马、波斯国的金、银币。还有家畜、野兽、毛皮、香料、药品、织物、颜料、矿产、珠宝等,仅珠宝类就有碧石、水晶、玻璃、光玉髓、孔雀石、青金石、犀角、象牙、鱼齿、珍珠、玳瑁、珊瑚、琥珀。在隋代一位九岁女孩的墓中,就发现了很多充满异域风情的珠宝首饰。这位小女孩名叫李静训,字小孩,是北周宣帝与皇后杨丽华的外孙女,也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曾外孙女,是一位金枝玉叶的小公主。她自幼在宫中生活,深受长辈们的宠爱。可惜好景不长,九岁那年,小孩因为生了场重病,不幸夭折。长辈们万分悲痛,准备厚礼陪伴她左右,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继续享用,继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份厚礼有来自西方的玻璃器、金银高足杯、嵌宝石金手镯,最为令人瞩目的莫过于金项链,堪称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精品。这条金项链有28个金链珠(图1-13),镶嵌着火蛋白石、青金石、鸡血石、蓝宝石和珍珠,从项链的工艺特点、镶嵌的珠宝来源,都可以追溯到西亚,甚至希腊等地。
图1-13 嵌宝石金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1-14 唐太宗像
宗教信仰、文化的交流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使命,波斯、东罗马的杂技百戏,印度、粟特的音乐舞蹈以及中亚的宗教艺术也源源传入我国。
唐太宗时(图1-14),高僧玄奘由丝绸之路经中亚往印度取经、讲学。同一时期,基督教的一个支派——景教(东正教),也由东罗马帝国传入了中国,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图1-15)记录了景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发展。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一位来自古波斯(叙利亚)的景教主教阿罗本自西域,经过河西走廊,历经跋涉终于来到首都长安,进宫拜谒唐太宗,并得到太宗的礼遇,太宗准许他传教,还为他建寺院。于是,阿罗本就留在了长安,开始翻译经书。在以阿罗本为代表的传教士的努力下,景教在大唐日渐兴盛起来。大秦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而“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的称呼。
图1-15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1970年何家村窖藏中有一件唐代伎乐纹八棱金杯(图1-16),金杯杯身有八面分别各装饰有一位乐师,他们都身着短衣宽裤,神态各不相同,服饰和发式具有粟特风格,手执乐器的手中所执的乐器有竖箜篌、曲颈琵琶、排箫等,是隋唐时典型的西凉、龟兹、高丽的乐器种类,在杯的指垫上有相背的侧面胡人头像。
图1-16 唐代伎乐纹八棱金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在西安郊区也发现了一件著名的唐三彩载乐骆驼俑(图1-17):驼峰之间放着平台,铺搭着斜方格纹的花毯,毯上有一组乐舞俑:七名男乐手,盘着腿坐在四周,手中分别拿着笛、箜篌、琵琶、拍板,中间站着一位引吭高歌、丰颐高髻的妙龄女子轻拂长袖。另一位载乐俑,演奏的则是琵琶和筚篥筚篥,读bìlì,古龟兹语的译音,是古代龟兹人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这些舞乐者都穿着汉族衣装,弹奏的却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这正是流行于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胡部新声”是胡汉文化融合之后产生的新舞乐,受到当朝天子李隆基的极力推崇,一时间在长安风靡,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唐代宫廷舞《霓裳羽衣曲》。相传,唐玄宗登洛阳女几山时,看到山恋起伏,烟云缭绕,宛若仙境。回宫后想起自己曾经梦里游月宫,仙乐奏响,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女翩翩起舞,于是创作了此曲。由他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作舞表演,只可惜这支曲舞早已失传。此曲是吸收了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改编而成,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篥、笙等金石丝竹,乐声如“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元稹的诗句中均有记录。
图1-17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2.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泛指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中国南方地区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丝绸就已经沿着南方丝绸之路,经过缅甸、印度到达阿富汗,甚至远及欧洲、非洲。历史上有名的当属“蜀-身毒(今印度)道”和茶马古道。
“蜀-身毒道”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在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之间开辟的道路,尚未被中原所知,直至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介绍西域各国的地理特征和物产,提及在大夏国(今阿姆河以南至阿富汗境内)见到了产自四川邛崃的邛竹杖和蜀郡(今四川成都)生产的布。据大夏人说,这是从身毒国(今印度)贩运过来的,张骞向汉武帝建议遣使南下,从蜀往西南行,另辟一条通道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避开羌人和匈奴地区的危险。这与汉武帝的意图——同大宛、康居、月氏、身毒和安息直接交往,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彻底孤立匈奴不谋而合,于是欣然采纳了张骞的建议,决定正式开发这条从四川至印度的商贸通道,这就是“蜀-身毒道”。
图1-18 “零关”摩崖石刻 四川越西县境内
图1-19 五尺道 云南盐津县境内
“蜀-身毒道”在中国境内约有3000多公里,由灵(零)关道(图1-18)、五尺道(图1-19)和永昌道三条线路组成。零关道也称西道,从成都出发,经过今天的雅安、西昌,越过山川,到达云南大理。五尺道,也称东道,因道路仅宽五尺而得名,经过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在云南大理与西道汇合,经云南保山,由腾冲出境进入缅甸、印度、东南亚,称为“永昌道”。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际商贸通道,它连接川、滇、藏,延伸到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的红海海岸。它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以茶易马或者以马换茶,茶叶、马匹是这条古道上最主要的商品,因此被后世称为茶马古道。
唐宋时期,内地饮茶之风盛行,茶圣陆羽的《茶经》一书,详细介绍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等,将茶学、茶艺、茶道融为一体,普通茶事上升为一种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随后,饮茶习俗迅速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图1-20),就带去汉地的名茶,自此茶叶传入西藏地区。因为藏区海拔普遍都在三四千米以上,人们只能通过摄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之类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高寒气候,而茶叶助消化,解油腻,还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一经传入,就被肉食乳饮的畜牧人们普遍接受,上自贵族,下至庶民,无不饮者,甚至达到了“不可一日无茶”,但是藏区的自然环境却不适宜种茶。而在内地,军队征战、交通运输都需要大量的马匹,供不应求。内地有藏区需要的茶,而藏区特产良马,于是,两地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茶、马的交易互换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图1-20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像
茶马互市,藏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具,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渐渐形成了驰名中外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在四川天全县甘溪坡,是一段布满拐子窝的石梯古道。古道在二郎山峰岭间行进,在天全河边的崖岸边攀沿,险峻无比。在这条山路上,驮马也无法通行,只有人力背夫才是唯一的运输方式。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是特制的边销茶,黑毛茶、老青茶、红茶末、绿茶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制、加压或者压碎、炒制,做成紧压茶、方包茶(马茶),用牛皮包装缝制成一个个茶包,背夫们通常使用一副背架、一根支撑背架的丁字形拐杖,“越阡陌,跨雪山,攀危岩,涉寒江”,经过竹岗山、马鞍山,过大渡河,直到康定。背夫们驮着压弯脊梁的茶包,累了就用丁拐支撑,稍作休整,久而久之,脚下的石头就被丁拐杵出一些圆圆的小窝,这些圆窝就是“拐子窝”。
“茶马互市”是以官方主导、严格管理的茶马交易。宋代曾颁布《茶马法》,设置“检举茶监司”、买马司等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四川雅安名山区的茶马司遗址,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古代茶马交易官衙遗址,它始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整个建筑用大石头垒砌而成,门口横卧着几根赭红色石柱,石柱上隐约可见“赤兔”二字,这就是当年的拴马石。这里曾经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场所。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就坐落在名山县,早在西汉时期,茶祖师吴理真就在蒙顶山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到了唐代,蒙顶山茶叶已成为皇家贡茶,这里盛产大量高质量的边销茶,深受边疆少数民族的喜爱。宋神宗在元丰初年还颁布了一道著名的诏书,称名山茶专门用来交换马匹,不得商卖。每驮(驮是茶的计量单位)50公斤,名山茶马司在鼎盛时期一年达到两万驮,占官方总数的一半以上,有时接待藏羌茶马贸易商队的人数一日竟达2000余人,极为壮观。宋朝熙宁年间,天全茶马比价为一匹马换茶一驮(每驮重50公斤)。崇宁年间一匹四尺四寸大马,换茶120斤。到了明代,改为上等马一匹易茶百斤,中等马一匹易茶80斤,下等马一匹易茶60斤。
直到清文宗时期,延续400余年的茶马互市交易终止。但是茶马古道作为重要的贸易通道依然在发挥作用。汉藏两地的需求越来越多,贸易范围更加广泛,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对丝绸、布料、铁器、陶瓷、食盐等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的牛、羊、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也有更大需求。
成都是冶铸重镇和手工业中心,号称天府之国,此地制造的丝绸、铁器闻名全国,早在商周时期丝绸织造就已达到相当水平,是当时中国丝绸的主要原产地。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都能见到蜀郡产的蜀绣,西汉扬雄在《蜀都赋》中曾称颂蜀锦鲜艳华丽,品种繁多,其中以黄润细布的品质最好,一筒可达数金。印度考古学家乔希提到古梵文中的印度教大神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其中湿婆神尤其喜欢黄色蚕茧做的丝织品。这种黄色的丝织品,应该就是扬雄所说的“黄润细布”。
铁器硬度和韧性更高,比铜器更容易冶炼,比木器耐用,春秋时期已广泛使用铁器,基本取代了木器、石器、骨器和青铜器,出现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铁器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变革,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标志。铁锸是农业生产工具,主要用于起土、穿土、培土,蜀郡制造的“蜀郡”牌、“成都”牌铁锸(图1-21)主要销往南方,受到南方各民族的青睐。
图1-21 成都铁锸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藏
在这条通道上,商人可以用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到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毡、珍珠、海贝、玉器、玛瑙、琥珀也由印度、缅甸输入中国。其中,海贝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里充当着货币的角色,海贝背部通常有打磨、穿孔的痕迹,便于穿绳携带,在云南地区就发现了很多制作精美的贮贝器(图1-22)。贮贝器出土时里面装满海贝,有的重达十余斤,这些海贝并非本地所产,而是借助于古老的商路,由印度、东南亚国家商品贸易而来。直到现在,南丝路沿线的商品贸易依然活跃,南亚的翡翠等珠宝玉石已然成为云南旅游的热门纪念品。
图1-22 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 云南省博物馆藏
南方丝绸之路作为一条纵贯东西南北的大通道,是国际贸易通道,是使节往来、朝贡、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的文化通道,更是便于中央王朝统治的政治通道,这条通道延续2000多年,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支援后方的生命线。
(二)海上丝绸(香丝)之路
海洋大约占据地球面积的71%,浩瀚的海洋深深吸引着人类。先辈们凭着英勇无畏的气概,走出了一条条海上大通道。汉代的船只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港口出发,沿海岸航行,到达东南亚各国。随着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已经走出东南亚,驶过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甚至还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出口货物以陶瓷器、丝织品为主,而进口的货物则以香料、药材为大宗,因此这条海上航线也被称为“陶瓷之路”“香丝之路”。
西汉时期,南越国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路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这条海路拓宽海上贸易规模。西汉的商人常出海贸易,进一步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魏晋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以广州为起点,经海南岛东面海域,直穿西沙群岛海面抵达南海诸国,再穿过马六甲海峡,直驶印度洋、红海、波斯湾,海上丝路以丝绸为主,对外贸易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
隋唐是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并延伸。广州、泉州、刘家港(今上海吴淞口近处)成为著名的对外港口,几乎每天都有船只远涉重洋而来。史书记载当时广州就有南海舶、昆仑舶、狮子国舶、婆罗门舶、西域舶、波斯舶的船坞。
到了宋代,我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幅加强。海上丝路崛起,逐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迹象。元明时期,航海技术发达,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亚、非、欧、美四大洲。元朝重商,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并制定了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则。明朝政府则开创了“大航海时代”,实现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到达亚洲、非洲的39个国家和地区。
明清两代,由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贸易,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海权丧失,沿海口岸被迫开放,海上丝路开始走向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有登州(今山东蓬莱)、明州(今浙江宁波)、福州、泉州、番禺(今广东广州)等地。海船从各个港口启航,根据航行的方向不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三大航线: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今天的韩国、日本;南洋航线至东南亚各国家;西洋航线最长,可以到达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国家。
图1-23 蓬莱一号沉船 蓬莱登州古船博物馆藏
然而海上航行常常会遇见暗礁和风浪,并不是每一艘船都能平安到达。那些沉睡在大海深处的一艘艘沉船以及沉船中满载的货物,已经成为弥足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为我们诉说一段段古老的航海故事。
登州(今山东蓬莱)位于山东半岛,主要承担着东洋航线的贸易往来,同时也是古代著名的海防基地。从蓬莱(登州)北行,沿辽东半岛海岸航行至朝鲜,越过对马海峡抵达日本,这是唐朝与朝鲜、日本遣唐使往来最多的海上航线。2005年,蓬莱水城进行港口清淤,在5米的淤泥之下发现了3艘体形巨大的古代沉船(图1-23),其中两艘仅剩船底,但是基本轮廓保存完好,船形瘦长,呈流线形,船头尖,船尾方,船底呈圆弧形,其中一只船长21.4米,宽5米,有10个以上的舱位。它们使用木栓(长槊)、木钉(皮槊)连接船壳板,船体的铁钉是从船壳外向里钉进,在舱内几乎看不到铁钉痕迹,在船上还发现了镶嵌青瓷碗、陶茧形壶、陶瓮等韩国特色文物,种种迹象表明,这两艘船都是15世纪建造的典型的韩国海船,这还是第一次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外国古船。另外,在古船上还发现龙骨补强材、水密舱壁、肋骨、桅座、舱料,这些则是中国特色的造船技术。
泉州地处福建南部,这里海湾曲折,水道深邃,是船舶停泊的优良场所,在唐、元时期就是享誉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考古工作者在泉州市法石附近相继发现了船桅杆、船板材、船索、船钉,证实这一带正是当年造船、修船的场地。1974年,泉州的后渚港发现一条宋代的沉船(图1-24),出水了大量精美的文物,被称为“世界考古珍闻”,是“中国近年来的重大考古收获”。
图1-24 泉州后渚沉船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
图1-25 泉州后渚沉船出水的香料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
沉船深陷在海底淤泥中,船体长34米,载重量可达200吨,是当时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海船。船体为尖首、尖底,船身分为13个水密舱。舱内发现了大量的香料、瓷器、铁器、钱币和皮革制品,其中数量最多的香料药物达2300多公斤,种类有降真香、檀香、沉香等(图1-25)。香料是我国从南洋各国进口的主要货物,宋代以前,因为香料进口的种类和数量有限,仅供上层社会官僚贵族使用,进入宋代,香料大批量进口。当时进口的香料就达一百多种,其中常见的有乳香、龙涎香、龙脑香、沉香、檀香、白檀香、丁香、苏合香、麝香、木香、茴香、藿香等数十种。香料的用途很广,可以入药、食用、化妆、熏衣、敬神、制烛、卫生乃至建筑等。焚香与点茶、插花、挂画成为宋人“四大雅事”,他们习惯将沉香、檀香、龙涎香等香料捣成粉末,加入蜂蜜、果汁,调成一颗一颗如同今日药片的小香丸,风干备用。这种调制出来的香品,宋朝人称为“合香”。许多我们熟悉的宋朝名人,比如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都是焚香、制香的高手。
图1-26 泉州后渚沉船出水的象棋棋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
海洋学家、植物学家也加入了后渚沉船考古研究中,海洋学家通过观察船舱中数千枚贝壳和附着在船体的小船虫,可以确定这艘船的起航点和沉船。植物学家在沉船上的淤泥里发现有荔枝核、橄榄核、杨梅核等多种果核,可以判断这艘船航行的时间。船上还发现了十多枚中国象棋棋子(图1-26)和宋版小说的残页。这些发现勾画出了一幅船员们海上生活图:南宋末年的一个夏天,一艘三桅远洋货船乘着东南季风返回泉州港,船上满载着从东南亚贩来的香料药材。闲暇时,船员们在船舱里吃着干果、看小说、下象棋,靠岸的时候,船员们会在沿途买些时令水果作为补给。然而就在归期将近时,货船却不幸沉没。在东南亚各国家也发现有大量的沉船遗址,已经正式打捞出的沉船就有200多艘。这些打捞的沉船,有的来自中国,也有的来自欧洲、中东地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沉船都装载着来自中国的陶瓷器和一些金属器皿,有的还装有瓜子和茶叶,其中“黑石号”的打捞被考古学家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
图1-27 长沙窑青釉褐彩“宝历二年”铭花草纹碗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图1-28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碗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1998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渔民们在大片黑色珊瑚礁下采集海参时,意外发现一艘沉睡了千年的商船。因为是在一块黑色礁石旁发现,因此被命名为“黑石号”。“黑石号”是触礁沉没的,但是船体保存完整,船长20米,载重约25吨,船板没有使用铁钉,而是用棕绳缝合捆扎,是典型的阿拉伯式缝合单桅帆船。德国打捞公司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打捞完毕,船上满载着中国唐代制造的货品,有金、银、瓷器、铅条、各类香料67000多件文物,堪称一个巨大的宝藏,而其中56500余件瓷器是来自湖南长沙铜官窑!铜官是窑场所在的地名,紧靠湘江,北面临近洞庭湖,水路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就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的发源地,铜官窑生产的瓷器呈现褐、绿、酱、铜红等一种或多种色彩,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地区,最远抵达非洲,被誉为第一个外销型瓷窑。当时的长沙铜官窑可以根据国外市场需求来设计、制作、包装(装饰),融入异域文化元素。“黑石号”上就有这样一件瓷碗,碗外壁刻着生产日期“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铭文(图1-27),宝历是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宝历二年就是公元826年,而碗心的图案是阿拉伯文“安拉”。有的碗中写有“茶盏子”,表明它的茶具用途,也有的瓷碗注明生产厂家。如“湖南道草市石诸孟子有名樊家记”,还有的瓷碗上写着诗句:“孤雁南天远,寒风切切惊。妾思江外客,早晚到边亭。”(图1-28)满含着思念之情。
除此之外,打捞出的瓷器还有来自浙江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北方白釉绿彩陶瓷和广东青瓷,这些种类的陶瓷器是唐代销往西亚地区的陶瓷器中最为常见的品种,被称为贸易陶瓷“四组合”,经常相伴出现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港口、城市遗址中。“黑石号”由大唐驶向波斯湾,船上集齐了唐代南北方最为著名的窑场产品,它也是目前海外发现的最大体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沟通和协商,“黑石号”出水的长沙窑瓷器中的162件已重归故里,回到长沙铜官窑博物馆。
二、古代大运河
运河是由人工开凿、可以运输通航的河道,还可以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运河的开凿最早开始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外界的交往,利用自然水系,开凿运河。到了秦代,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重新休整、改造先秦的运河,开凿灵渠,将运河水系扩展到岭南地区。随后历代尤为重视运河的开发,并加强了运河的开凿和管理,逐渐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运河系统,其中以京杭大运河和灵渠最为壮观。
(一)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图1-29),全长约2000公里,由永济渠、通济渠、邗邗,读作hán,本意是指边境城堡。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它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邗沟,因途经邗城而得名,也称里运河、淮扬运河,这段河道从江苏淮安到扬州,贯通了古淮河和长江,全长170余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至今仍在通航。公元前486年,吴国相继攻克了周边的楚国和越国,乘胜北伐齐国,吴王夫差调集民夫开挖了这条自扬州入淮河的运河,依靠邗沟,得以迅速调集人马、舟车与粮草,最终在艾陵(今山东泰安)之战中大败齐国,争霸中原。
图1-29 《运河揽胜图》扬州博物馆藏
隋唐时称运河为漕河、运渠。公元605年,隋炀帝征调数百万的民工,相继开挖了洛阳至山阳(江苏淮安)的通济渠,自洛阳北上至涿郡的永济渠,开通江南河,并对吴国所开的邗沟进行疏通、加宽,耗时六年,终于修通了以首都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市),南达杭州的人字形的隋代大运河。修成后的运河全长4000余里,渠宽20多丈,两岸修筑宽阔的御道,道路两侧种植成排的杨柳,运河沿岸修建了40余所离宫,还有一个个储备量惊人的粮仓。运河开通后,隋炀帝杨广乘坐龙舟,率领皇后嫔妃、文武百官,从首都扬帆启程,到扬州赏玩琼花。相传,这支庞大的船队长200余里,第一艘出发后,又过了整整50天,最后一艘大船才缓缓驶出港口。从此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代,每年从江淮地区漕运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到了唐肃宗时,政府就更加依赖江南地区,依赖大运河的运输,大运河成为唐朝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图1-30 天津北辰区明代沉船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藏
元朝先后开凿了“洛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将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大运河截弯取直,改造成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终于全线通航,运河全长3000余里,比绕道洛阳的隋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带动运河的两岸成了人口最密集、经济最繁荣、文化最昌盛的地段。每年数百万石的漕粮、东南地区的贡品赋税和数十万匹苏杭丝织品通过运河运抵京城,南方的丝绸、茶叶、糖、竹、木、漆、陶瓷源源不断运往北方,而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也由运河南下。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商船3万艘,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天津北辰区明代沉船(图1-30),发现时覆扣在河道底部,残长12米,残存9个船舱,还发现有两段棕绳,没有桅座和船舵,舱内有青瓷碗、盘、酱釉罐之类的生活用品,这类船只在明清时期盛行,因为北运河天津段水位太浅,大型漕船不便通行,就由这类体积较小的船只分批转运至首都。在山东梁山境内的古运河道,发现一艘沉船(图1-31)。这艘船船身呈柳叶形,全长21.8米,船内设有13个船舱,两个桅座。两个桅杆扬帆,使得船的航行速度更快,船舱内备着马具、货币和一些生活用具,还有大量的铁刀、铁剑、手统等武器,这艘船就是明代维护运河安全、保障运输贸易的护卫船只。
图1-31 山东梁山明代沉船 山东省博物馆藏
(二)灵渠
图1-32 灵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图1-32、图1-33),位于广西兴安境内,东通湘江,西接漓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我国西南部第一条人工运河,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与内地间横亘着巍峨的五岭山脉,陆路往来极为不便。秦始皇为了开拓疆土,有效地控制岭南地区,下令开凿灵渠。
灵渠工程由秦代监尉史禄主持,全长60余里,主体工程有铧嘴、大小天平、南北二渠、陡门、泄水天平,是一个功能完备、有机结合的工程体系。铧嘴,形如三角形,它的作用是缓冲、分流湘江水,大小天平是斜坡状堤坝,可以拦江堵水,调节水量,而陡门的设计最为巧妙。史禄在考察五岭山脉的地形时,发现五岭南北分别有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于是决定在两大水系的支流湘水和漓水之间凿山开渠,通水道。开凿时有意地将线路改为弯曲迂回,通过延长流程的方法来降低河床的落差,缓解水流的速度,便于行船。为了帮助船只爬山过岭,史禄与工匠们创造性地发明了陡门陡门相当于现在的船闸。,陡门用石块砌成,可容纳一只船进出,用箔篾封门。他们根据地势的高低起伏,每隔一定距离便设置一个陡门,形成阶梯状的成组陡门,平时用陡门分段储存灵渠的水,每当船只向上游开时,先关闭后闸,开启前闸,等水流持平后开陡门,船只就可以轻松驶向下一个陡门,如果船只从高处往低处走,就采用相反的方法。船只就是这样经过大大小小36座陡门,依次入陡、出陡,逐渐爬高或下降,顺利通过丘陵地区。灵渠上的陡门堪称现代阶梯式船闸的鼻祖,比巴拿马运河上修建的船闸还早了2000年。
图1-33 邮票上的灵渠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藏
公元前214年,秦终于打通了南北航道。运粮船队沿长江,通过灵渠,进入珠江,满足了50万大军的物资需要,为秦国迅速统一岭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2000多年来,灵渠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已经改造成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两侧修建了许多条长达100多公里的灌溉渠道和60多处山塘水库,形成一个规模巨大、四通八达的水利灌溉网,滋润着万顷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