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为中国古 代祭海的场所,是目前我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留完整 的海神庙,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
南海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自隋唐以来,历代帝王的敕封、地方官员的祭祀、民间善 男信女的顶礼膜拜,使得南海神庙香火日盛,成为四大海神庙中香客 最多、地位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海神庙。这是由广州在海上贸 易中长盛不衰、日益发达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西 汉时就已经开始形成,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唐代,从广州 出发的贸易船队,经过南亚各国,越过印度洋,抵达西亚及波斯湾,最远可到达非洲的东海岸;明清之后更远至欧洲。这条航线长达一万 多公里,促进了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在世界 上的影响力。处于这条航线起点重要位置的南海神庙,面临茫茫的 大海—南海,又紧连着太平洋。出海航船或来自远方的航船,经过 这里都要派海员进庙祭祀,以祈求海不扬波、航路平安。南海神庙香 火鼎盛,成为广州海上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庙内遗留了许多珍贵历 史文物,包括历代皇帝御赐的碑文、题字等,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 和历史价值。但自清道光年间以来的外患内乱,使古庙历尽沧桑,日渐颓破。特别是“十年浩劫”期间,古庙被占用,不少经历了漫长的 岁月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碑刻、神像被当作封建糟粕毁坏,仪门、复 廊等被改建成课堂,古庙满目疮痍,惨不忍睹,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1986年,广州市文物部门开始对这座年久失修的集海上交通与 祀海神风俗于一体的古庙进行维修,1991年2月,维修复原工程历经 五载终于竣工。这次维修,是南海神庙自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不仅重修了头门、东西廊庑、多座碑亭等,还重建了仿明代木结构琉璃瓦歇山顶建筑的大殿、拜亭等,千年古庙,雄姿再现。重修后的南海神庙,中轴线上由南往北共五组建筑:头门、仪门和复廊、礼亭、大殿和昭灵宫等。它们和华表、石狮、韩愈碑亭、开宝碑亭、洪武碑亭、康熙“万里波澄”碑亭、东西廊庑及关帝庙等附属建筑,组成了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2005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南海神庙移交给黄埔区管理。为了迎接瑞典“哥德堡Ⅲ”号仿古船重访广州,黄埔区随即对南海神庙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如今,庙前已建成一个大广场,庙内外环境大为改观,已经成为广州一处重要的文化旅游景观。
波罗诞,即南海神诞,始于宋代,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神庙附近的扶胥镇商旅云集,波罗庙会独具特色,盛况空前,成为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传统庙会,在全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它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南粤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海神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悠久的历史、历代官民的祭祀、林林总总的碑刻和文物、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歌赋、千年庙会波罗诞及其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地位,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富含岭南文化元素的波罗诞,是岭南文化、岭南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