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受助人员的类型、行为表现及原因
第一节 受助人员的类型
一、受助人员的定义
受助人员是指因种种困难而导致生活无着、需要得到政府救助机构帮助的人员。他们或自行或被护送到救助站进行救助,救助站给予解决临时的食、住、通信、防寒等,并提供返乡乘车凭证的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受助人员包括因务工不着、被骗、被盗、被抢、财物丢失、寻亲不遇、流浪乞讨、露宿街头、拾荒、应急、被操控、上访等原因而主动来到或被护送到救助站进行求助者。此外,由救助站工作人员前往医院进行甄别的救助人员,也都称为受助人员。受助人员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大、身份复杂。
二、受助人员的类型
结合广州市救助站实行的分类接收、分类管理、分类教育、分类处理的管理模式,按受助人员的入站原因、方式和年龄来划分,受助人员可以分为4大类:生活无着类、救助保护类、流浪乞讨类和非常规类。
(一)生活无着类
生活无着类主要是指成年人,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生活无着,到救助站要求给予救助的人员。这类人员以主动求助为主,按受助人员在外导致生活无着的原因又可以分为:务工不着型、被骗被抢型、财物丢失型、寻亲不遇型、走失型、寻求治病型等。
务工不着型:是指外出务工,因多种原因,如经济环境、自身技能、企业要求、语言问题等不同情况,导致目前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住宿的状况,迫于生活困难而来到救助站求助,希望救助站能解决临时性的生活问题或提供返乡的乘车凭证等。
被骗被抢型:是指因社会治安等因素,造成受助人员在外遭遇被骗、被抢、被偷,导致原本的工作计划或生活不能正常进行,因而身无分文或不能解决生活等困境。在得到亲朋好友或其他人的帮助下,来到救助站求助。
财物丢失型:是指因自身不小心而导致财物丢失,给自己生活或工作上带来困难,而向救助站求助,要求解决临时生活问题或求助返乡。
寻亲不遇型:是指外出寻亲,经多方面努力寻找未果,而导致生活或返乡路费的困难,来救助站请求解决临时生活问题或求助返乡。
走失型:因迷路、智障、精神问题等原因而出走或迷失街头的人员,自行来到或被护送来站求助。该类人员中以老年人或有精神障碍的人员居多。
寻求治病型:是指因生活较困难而又患上某一病患,自己没有能力到医院进行治疗或到医院治疗会导致生活更加困难,想通过救助站的帮助治疗病患。
(二)救助保护类
救助保护类主要是流浪的未成年人,指未成人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对这一类人员实施保护性救助为主。按入站救助保护的原因又可以分为被操控型、家庭不稳型、务工不着型、寻亲不遇型、厌学逃学型、弃童迷童智障型等。
被操控型:是指被不法分子或者是自己的亲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操控未成年人从事不正当或违法犯罪活动。
家庭不稳型:是指因为家庭环境不稳定,如吵闹、暴力、赌博等原因,而离开家庭在外流浪的未成年人。
务工不着型:是指因为家境贫寒或没有经济来源支持学业,希望外出务工赚钱,以求改善经济状况或支持自己的学业。但又因年龄小、学历低、技能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导致流落街头,无以为家。
寻亲不遇型:是指未成年人的双亲在外务工,长时间没有回家,因想念亲人而偷偷外出寻找,但因没有正确的联络方式,最后导致生活无着流落街头。
厌学逃学型:是指因为自身条件、家庭环境、学校原因而致学习成绩差,与学校的老师、同学相处不和,或是遭到家人、老师、同学、亲戚的歧视,从而产生不愿意读书、厌学逃学的行为。
弃童迷童智障型:该类未成年人因为身体残疾、智障、患严重疾病,被家人遗弃在社会上,也有部分女童由于性别歧视而被遗弃,或者是与家人外出,因疏忽而致走失、迷路,导致流落街头。
(三)流浪乞讨类
流浪乞讨就是通常所说的乞丐,以流浪乞讨维持生活的人员,目前为了生存而乞讨的人员相对很少,相反,职业乞讨人员占绝大多数。该类求助的人员绝大多数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护送到救助站进行救助。综合流浪乞讨类人员各方面因素,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职业型、兼职型、被迫型、操纵型。
职业型:将“乞丐”当成一种取得收入的职业,行乞过程中多具有欺诈性。这类型乞讨人员想尽一切办法来展示自身的弱者形象、苦难经历、悲惨际遇,借以博取人们的同情,获得的施舍。
兼职型:主要指利用农闲时间或学校放假期间外出乞讨,以增加家庭收入或赚取学费为主的农民或学生。这类型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时间周期性。
被迫型:是指因自身、家庭、经济因素,不足以维持个人或家庭各项支出,而被迫外出乞讨的受助人员,如病重无钱治、年老无人养。被迫型乞讨人员在乞讨队伍中占的比例较少,在乞讨时比较文明。
操纵型:是指受他人控制,乞讨所得必须全部或部分上缴给控制人的乞讨人员,主要以小孩和残疾人为主要对象。
(四)非常规类
非常规类是指被救助对象因影响市容、成为治安隐患,而被政府有关部门送来救助的人员。这类人员又可以分为拾荒型、露宿型、上访型、嫌疑型、应急型、甄别型和境外型。
拾荒型:主要是指在市区、繁华地段、居民生活区、工业区等地方,以捡废旧报纸、塑料、包装袋、金属物件等被丢弃的废旧物品,经整理后进行变卖的人员。
露宿型:主要是指以打零工、计时工或没有工作而流浪社会的人员,由于没有能力解决住宿,只好在外露宿的人员。
上访型:主要是指因某种问题得不到解决,到政府部门进行上访投诉,经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后,要求救助站解决临时住宿或返乡的人员。
嫌疑型:主要是指公安部门在某一行动中,对有嫌疑而暂时又没有证据拘捕,经过与民政部门协商后,暂时安置在救助站内救助的人员。
应急型:主要是指出于某一目的或因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由救助站进行应急安置,解决临时住宿或返乡的人员。
甄别型:是指流浪街头或昏倒路边等,被公安部门110警车或卫生部门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治疗;经核实后不能找到其亲人,患者经济能力不足,属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
境外型:主要是指因生活困难、生活无着,自行或被护送到救助站求助的境外人员(以外籍华人、外籍人员为主)。因这类人员的处理要涉及多个部门,政治敏锐性强,所以救助站主要是以解决住宿为主,配合其他部门处理。港澳台人员的处理情况与境外人员基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