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心理救助,需要洞察他们的内心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评估他们的情绪状态和分析他们的认知取向,此外还需要应用会谈的技术和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去消解他们的不良情绪,矫正不良行为,协助和促进他们的转变与成长。无疑,这必须以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一)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的理论思想,该流派的哲学背景是人本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哲学发源于古希腊哲学,它不是一种固定的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著名心理学家弗罗姆就曾指出,每当人们感到某种体制形成权威(政治的、道德的或思想的)而暗中损害人类的尊严或个体时,它就出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兴起了人本主义思潮,它的主要思想是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解放个性,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实现现实生活的个人幸福。
在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一种生活哲学的形式出现了。它强调个人价值和经验的独特性,把人视为一种自由的力量,认为人具有实现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他们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人的身上,坚持人类本质的完善和完整,关注人的内心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和主观幸福感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对后工业社会反人性的反省,也是反战和反主流文化的产物。自20世纪50年代形成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就不断发展壮大,迅速成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而且,随后兴起的人本主义运动更是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全球各地并渗透到教育、管理、临床治疗等各个领域。
我们来看看马斯洛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假设:
(1)马斯洛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割成各个部分。人的各种情绪和行为表现都是与其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分不开的。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类似本能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决定的,但它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后天的。也就是说,人的内在需要尽管有其先天遗传的基础,但不如动物本能那样强大,而且很容易受环境、教育等的作用而发生改变。
(3)人类动机的终极目标是基本需要的满足。马斯洛认为要想充分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就必须着重研究人的基本需要。研究过程是对行为和结果的追溯与分析。例如,我们需要钱,为什么?因为我们要买一辆汽车。为什么要买汽车?因为邻居有汽车而我们不愿意低人一等,因此我们也需要一辆。为什么我们不愿意低人一等?因为我们有自尊的需要,我们需要维护自尊心并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样不断地追溯下去,就会发现一些不能再追溯的需要,这些就是基本需要。
(二)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5种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类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动力源(见图1-1)。
1.生理的需要
这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具有优势的一种,是对生存基本条件的需求。生理需要有很多种,除了衣食住行外,各种感官快乐,如品尝、嗅闻、抚摸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如果基本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如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这个人对其他东西会毫无兴趣。另外,生理需要和高级需要不应该被当作互不相关的孤立现象来对待。一个总是感到饥饿的人,实际上很可能是缺乏爱或安全感。
2.安全的需要
一旦生理需要得到了相对充分的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表现在人们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障的需要。这一点可以在儿童身上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儿童会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失去父母或家庭环境不安定的儿童往往易受惊吓,缺乏安全感。成年人也有这种表现,如许多人宁愿继续做自己不情愿的工作,也不想换自己喜欢但没有把握的新工作;人们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
3.归属和爱的需要
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就出现了。在马斯洛看来,爱是一种健康的、亲热的关系,包括互相信赖。人们渴望在生活圈子里有一个位置,自己能属于某个团体或组织,此时人们会把它看得高于世界上任何东西,甚至会忘了当初饥肠辘辘时认为爱是多么不切实际、不屑一顾。
马斯洛相信,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抑制儿童成长,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因此,爱就像盐或维生素一样不可缺少。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繁忙、人口流动、家庭易破裂等因素影响,人际关系逐渐疏远,因此,人们对爱、亲密、接触的需要更为迫切。
4.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的上一层次便是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一方面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和自由等愿望;另一方面要求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信、承认、地位、名誉和赏识。马斯洛认为最稳定和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气、声望以及虚夸的奉承之上。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需要层次之巅,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高峰。健康的人满足了前面那些基本需要后,他们就会被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着。所谓“自我实现”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的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中的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倾向。简言之,就是一个人自我进步的愿望,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的特殊形式因人而异,自我实现的需要并非必须在重大发明和艺术创造的形式下才能实现,学生、工人、保姆等只要尽自己能力,也可以实现潜能。
图1-1 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
(引自张积家.普通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9)
(三)对社会救助的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对于帮助救助站工作人员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行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流浪乞讨人员大多缺乏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归属和爱的需要更是缺乏。正是这些需要的缺失,导致他们到处流浪,四海为家。他们卑躬屈膝求人施舍,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更谈不上为社会贡献力量了。
在马斯洛看来,基本需要的性质虽然是人类本能性的,但它与单纯的先天本能不同,容易被后天的环境所压制、改变,即社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心理因素。因此,基本需要的获得与满足必须以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为基础。这就意味着“美好社会”可以定义为“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基本需要的社会”,也就是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自我实现的条件的社会。
马斯洛相信,人类如果过去和现在都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那么他们就可以保持“善”的本性,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符合伦理的、有道德的、正直的本性,其行为也就会表现得合乎社会的要求。但如果环境没有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家庭缺乏温暖、学校缺乏归属感、感受不到朋友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那么人就会自暴自弃,产生认知和行为的偏差。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要使一个人走向积极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提供足够温暖的关怀和爱。这种关怀和爱是在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心理咨询中体现为同感、尊重和真诚。其中,同感包含对当事人设身处地的理解,尊重包含对当事人的接纳甚至是无条件的接纳,真诚包含发自内心的对人性的关怀。
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救助工作人员理解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方向,也为心理救助提供了积极向上的富于人文精神的视觉,同时也指明了心理救助需要遵循的原则。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一)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模仿学习这3种原理是行为获得的主要途径。
条件反射这个概念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20世纪初通过狗分泌唾液的实验提出来的,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将条件反射的原理应用于人的实验中。1920年,华生和助手罗萨莉·雷纳通过小阿尔伯特与白鼠的实验证明了环境刺激是如何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使个体学会某种情绪行为的。
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刚开始和一只小白鼠一起玩耍时并不害怕它,但是每一次小白鼠出现时,便同时传入一声巨响,几次之后,小阿尔伯特一见到小白鼠就出现害怕的反应,甚至看见其他毛茸茸的东西也会害怕。基于这个实验,华生认为各种恐惧症都是条件化的情绪反应,是通过条件反射学习而来,即人们现在表现出的恐惧行为其实是过去不良条件反射的结果。反言之,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恐惧症,这种方法就是系统脱敏疗法。
操作条件反射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并由心理学家斯金纳加以丰富。桑代克做了一个实验:把猫关在迷箱之中,猫可以借助拉绳圈、推动杠杆、转动旋钮逃出来。一开始,关在迷箱之中的猫不断挤栅门,抓、咬放在迷箱里的东西,把爪子伸出来等,进行了多种尝试以逃出迷箱,后来偶然发现了打开迷箱的机关。以后,猫的错误行为渐渐减少,只有成功的反应保存了下来。最后,猫学会了如何逃出迷箱,即学会了“开门” 动作。这种条件反射之所以被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正是强调了该行为的操作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
斯金纳研制出一种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仪器,从这个仪器的实验中,他得出了许多用于行为治疗的原理,如强化原理、强化的时间与方式等。他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不良行为或偏差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要改变对当事人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
另外,班杜拉的模仿学习原理也丰富了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班杜拉等人曾用参与模仿的方法治疗一些有恐蛇症的人。做法是请一位示范者玩弄一条蛇,让当事人在一旁观看,同时还要在治疗者的指导下,逐步去接触自己所恐惧的对象——蛇。先是戴着手套去抚摸蛇,再徒手摸蛇。如果当事人不敢摸蛇,就让他先把手放在示范者手上,然后一起去摸蛇身,再摸头部及尾部。通过此种渐进的模仿学习,对蛇的恐惧就会逐渐消除。
(二)有关行为塑造和矫治技术
1.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利用交互抑制或反条件作用的原理,来矫正当事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惧状态。在系统脱敏疗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的是人的肌肉放松状态去抵抗由焦虑或恐惧引起的个体心率、呼吸、皮电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反应。放松状态多次与引起当事人焦虑或恐惧的条件刺激物结合,即可消除原来因该刺激物引发的焦虑或恐惧条件反应。由于人的肌肉放松状态每次只能抵抗一个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惧反应,因此,治疗时要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惧的刺激物开始。一旦某一刺激不再引起当事人的焦虑或恐惧时,治疗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当事人呈现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惧状态在当事人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多次反复的呈现,当事人便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惧了。
2.操作条件反射法
(1)增强法。增强法有两种方式,一是积极增强,二是消极增强。所谓积极增强是指给予正性增强物(即人所喜欢的事物),而消极增强则是指拿掉负性增强物(即人不喜欢的事物或厌恶刺激),两者都是用来鼓励当事人的受欢迎行为,抑制不受欢迎的行为。例如,要鼓励孩子上课专心听讲的表现,可给予奖品,这就是积极增强;如果孩子因为上课开小差而正在受罚站,当老师发现孩子已经在专心听讲了,就可以通过撤销罚站来鼓励孩子变好的行为,这就是消极增强。
(2)惩罚法。惩罚的方法也有两种形式,一是给予个体不喜欢的物体或厌恶刺激,二是撤销个体正在享用的正性增强物。这两种形式都是用来抑制或阻断不受欢迎的行为。
具体而言,常用的惩罚方法有:
①一般性惩罚。例如,批评、打手心、打屁股、罚站、记过、勒令退学等。
②特殊性惩罚。例如,束缚身体、隔离、厌恶疗法等。其中厌恶疗法包括给予电击、催吐剂等,此疗法是一种很具争议性的技术,批评者认为它很不人道,通常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还有一种比较特殊,但比较柔和的厌恶技术,即饱和策略。其做法是治疗者主动提供大量的当事人所追求的目的物,让当事人享受到极限之后,产生生理上的不适,进而解除当事人的不适当要求或削弱不良反应。例如,要矫正儿童乱撕衣物的不良习惯,治疗者可以提供给儿童大量破旧衣服,并督促他一再反复地去撕扯。即使儿童感到很累了,也要让他继续撕,直到他感到厌恶并吵着要把衣服拿走为止。
③消退法。这种方法是指对不当的行为不予注意,不予强化,使之渐趋减弱直至消失。例如,小孩因为某种原因而无理取闹,借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时,父母的劝说或打骂都可能成为孩子继续哭闹的强化因素。因此,不予注意、不予理睬,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就会慢慢减弱,最后消失。
④代币管制法。代币管制法是一种利用强化期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代币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其形式有小红旗、小铁牌、小票券等。当事人可以用代币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我国许多精神病院已采用此法管理病人,使精神病人的不良行为减少,生活秩序好转。此方法也可用于培养儿童的适应性行为。
3.模仿学习法
模仿学习法是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倾向,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这种行为。一般而言,模仿学习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想象模仿、参与想象、角色扮演等。
(三)对社会救助的意义
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出来的各种行为治疗技术对于矫正个体或群体的不良行为及塑造良好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流浪乞讨人员中,尤其是在未成年人中,大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行为和不良行为,例如,有的表现为社交回避;有的表现为行为攻击;有的表现为自卑、孤独;有的表现为冲动、好惹事;有的表现为顺从、盲目;有的表现为逆反、固执;有的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则胆大妄为,甚至出现偷窃、破坏等违法行为。因此,应用有关行为矫治技术对他们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都是非常实用的。当然,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还应针对未成年人的具体不良行为确定辅导目标和设计矫正方案,给予恰当的强化,以便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明显的行为改变效果。
另外,在流浪乞讨人员中也有一些精神病患者,对于他们的救助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心理的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同样可以采用行为塑造和矫正的技术。
三、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5个主体内容:意识的三个层次、人格结构学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及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等。
所谓意识的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指个体可以直接感知到的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内容;而潜意识则是指自己意识不到的、处于内心深处的内容,它包含着两种主要素材:一是那些无论如何都不想面对而被遗忘的素材,多是痛苦的经历,二是因为产生冲突和焦虑而被压抑和排除于意识之外的素材,多是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部分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潜意识。弗洛伊德相信,潜意识层面里的那些大量的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及各种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都需要被释放、被满足。因此,这些冲动和欲望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原始动力。
然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各种原始欲望和冲动,尤其是性的冲动,形成了压制,于是人的内心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并产生焦虑情绪。如果这些冲突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焦虑就会持续并发展成心理的病态,即神经症。因此,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情绪体验,因此个体往往会利用防御机制来逃避焦虑。所谓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当个体意识到自我的统一性受到威胁时,尤其是遭遇严重的挫折和矛盾冲突而感到非常痛苦时,自然而然地发展出的一种减轻和解除焦虑与痛苦的手段。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补偿作用、替代作用、幻想、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以及升华等。
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这种自欺的手段,以保护自尊或缓和失败的痛苦。但是,心理防御机制毕竟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所以适度的应用防御机制,有助于个体焦虑和痛苦的暂时缓解,但如果过度应用防御机制,则可能导致病态的适应模式,甚至可能因此而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弗洛伊德还特别重视童年时期的经历,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其本能的需要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其人格的发展就会出现歪曲,而且童年的经历会影响其终生。
(二)其他心理动力学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其他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如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理论、梅兰妮·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和约翰·鲍尔贝的依恋理论等。
安娜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她大部分时间是和儿童、青少年在一起,所以她更加关注心理动力学中的“自我”的作用。她仔细观察和描述了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是如何伴随着冲动的增加,如性冲动的增加。她认为正是这种变化导致了青少年的“本我”和“自我”发展的不平衡,也因此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一些冲动行为。当然,在安娜看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如果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得到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出现片面的压抑、禁欲、反抗等,则可能导致心理的病态和行为的偏差。
客体关系理论则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格是由社会交往中的特性所决定的。通过人际互动,外在的关系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被称为内在客体。例如,在婴儿时期,最初的外在关系是母亲和母亲的乳房,在妈妈和婴儿的不断互动中,母亲和母亲的乳房会成为婴儿内在化的客体。但是这个客体有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不能时时刻刻满足婴儿的需要。于是,婴儿就会把内在世界分为好的内在客体和坏的内在客体两部分。“好的”内在化客体即是令人舒适和满意的母亲的内在代表,被称为“理想自我”或“理想客体”。这是婴儿感到讨人喜欢和被爱的源头。“坏的”或“不令人满意”的内在化客体又被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源自着急和过度刺激的母子关系的“激动客体”和源自抑制或拒绝的母子关系的“挫败客体”。如果婴儿从小就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和爱,母亲在大多数时候能满足婴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婴儿就会发展出良好的自我;相反,如果婴儿从小就感觉到饥饿和爱的缺失,或母亲在教养过程中过于严厉、紧张,婴儿就可能发展出不好的自我,并导致压抑和分裂。
依恋理论认为成长的中心是人际间亲密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就是“依恋”。在人的一生中,形成和维持这种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当然,这种依恋关系的建立主要也是来自早期的母婴依恋关系。依恋理论认为,婴儿走上怎样的人生道路取决于早期的环境,尤其是与照顾者的关系。婴儿在与母亲的互动过程中,如果能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和爱,就会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依恋,并感到安全和放心。这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为婴儿未来的好奇心、探索和游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如果婴儿感受不到温暖和爱,就会形成焦虑型的依恋模式,婴儿没有安全感,也就难以发展出独立、自信和勇于探索的人格。
(三)对社会救助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虽然是建立在对病态患者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但他的理论和观察使我们对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有了新的认识。首先,他最早提出人的心理异常并不都是因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引起的,人的内在心理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疾病。其次,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虽然这一观点被许多人批评,但在当时却是对人性压抑和理智心理学的挑战。最后,他提出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内心矛盾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这个概念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在流浪乞讨人员中,许多人否定自身有困难,隐藏内心的痛苦,或对未来寄予不切实际的幻想,等等,这些都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就是要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等技术,消除患者不恰当的防御机制并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潜意识,这对于重建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心理动力学理论,更是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动因。客体关系理论和依恋理论都强调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童年早期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在对流浪乞讨儿童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儿童之所以离家出走,到处流浪,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或家庭关系破裂有关。可以想象没有爱和安全感的儿童,会表现出怎样的冲动行为和情绪问题。同样,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自我成长中剧烈的生理变化和与之伴随的心理欲望与冲动,就会导致内心的冲突并表现出情绪的烦躁和焦虑,再加上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向不稳定和类似分裂的感觉,会加重青少年时期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因此,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心理救助中,救助工作人员有时也需要应用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去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及行为动因。有时需要去揭示他们的潜意识的冲突,有时需要去剥离他们的防御机制,有时需要去理解他们的冲动和烦躁,有时可以试着去分析他们的梦,以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当然,梦的分析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四、认知行为理论模式
(一)概述认知行为理论的兴起,是在批评和弥补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环境学习,忽视人的认知因素的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认知行为学家看来,人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和事件。这些刺激和事件会导致人怎样的情绪和行为主要取决于人对这些刺激和事件的解读。
心理学家剀利认为,客观真理是不存在的,只有解释和分析事件的各种方式。因此,他提出了“个人构念”的核心概念。所谓个人构念,就是每个人知觉、分析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剀利说,人类通过由他创造出来的各种半透明的模板或样板去观察世界,然后试图去适应构成这一世界的现实。当人们把这些模板用在所经历的事件上时,如果它们相匹配,人们就会把这些模板保留下来;如果不相匹配,人们就会修改这些模板,使其适用于以后的预期。构念一旦建立,个人就要受到它的控制和制约。个人构念系统异常,常常会导致行为偏差或精神病。
另一位心理学家亚伯·艾利斯的A—B—C理论似乎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认知的重要作用。所谓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外部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但艾利斯不这样看,他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即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例如,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熟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到了我们而没理睬我们,可能是有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睬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样对待我?”这样他们两个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就会不同,前者可能无所谓,该干什么还继续干什么;而后者则可能怒气冲冲,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诱发事件,不同的观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B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C也就是适应的;否则非理性的信念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艾利斯相信,个体的认识系统如果产生非理性、不现实的信念,就可能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异常。因此,艾利斯主张在心理辅导中要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同时学习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以改变认知的方式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矫正不当行为的目的。
(二)常见不合理认知
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导致神经症的11种非理性信念,它们是: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不是一个全能的人,即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能否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外在环境的因素引起,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随时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一些。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感到悲伤、难过。
(11)对人生中的某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从以上非理性观念中,可以归纳出相应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如我喜欢——我应该;我希望——我必须;很难——根本没有办法;也许是——肯定是;有时候——总是;某些不足——都不行;我表现不好——我不好;到目前为止如此——永远如此等。由此可见,许多不合理信念都是将“想要”、“希望”变成“一定要”、“必须要”、“应该”;将“可能”、“某些”变成“肯定”、“完全”;将“这次表现不好”变成“我不好”、“差劲”、“无能之极”等。如果把这些不合理信念加以归纳和简化,“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就是非理性观念的3个主要特征。
(三)对社会救助的意义
认知行为理论强调一个人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模式对其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如果救助工作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有的还表现有强迫行为和偏差行为。如果再和他们进行深入的交谈,就会发现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背后有着明显的不合理认知和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当然他们不可能会自我觉察和自我改变,他们习惯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归咎于他人和社会。因此,在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时,需要针对他们的不合理认知给予矫正,只有思维模式改变了,情绪和行为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五、社会文化模式
(一)概述社会文化模式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重要作用。社会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显得尤为突出,其次是学校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而个人所遭遇的社会生活事件也对其情绪和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
所谓社会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和变动,如结婚离婚、升学乔迁、亲人患病等。这些生活事件和变动都要求人们进行自我调整,以便重新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情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们做出艰辛的努力,付出一定的代价。但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条件不同,如成长环境的不同、教育水平的不同、智能的不同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同等,在一些人身上就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失调,由此可能产生情绪的紧张和行为的紊乱,并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对于儿童而言,父母的离婚或经常争吵、升学和转学、成绩不理想、被同学误会、被老师责骂或遭遇不公平和歧视等,都可能成为其情绪不良、身体不适和离家出走的原因。
社会文化的因素也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引领和制约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气会影响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金钱观,这些又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当然,文化的因素又与所在地区的社会风尚、传统文化、社会习俗及家庭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初始和重要场所。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获得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与创造力的过程。家庭作为个体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群体和环境,是个人的心理归宿、人生的摇篮。儿童在早期的家庭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所接受的教育对人格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犹如悬于子女眼前的一面镜子,家庭的生活方式是一份很难丢掉的家庭遗产。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明确指出,生命历程中的早期教育和发展对其日后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然,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首先,家庭教育是一种“自在性”教育,其主要方式表现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其次,家庭教育是一种“参与性”教育。父母和子女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可以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家庭成员都具有参与家庭建设的权利和义务,这往往是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中最易被父母所忽视的问题。再次,家庭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信念、愿望等都会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造成深刻的影响。
具体而言,影响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主要家庭教育因素有:
1.父母的文化素养
父母的文化素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父母的理想、情操、家庭关系、生活方式,对子女的教育策略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说,父母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气氛,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2.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与基础,夫妻关系是否和谐是一个家庭精神气氛好坏的前提条件。低质量的夫妻关系与家庭的不和是不利于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的。如果儿童在充满激烈冲突、经常争吵乃至离异家庭里成长和接受教育,非常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孤独、紧张、攻击和安全感缺失等。
亲子关系是由夫妻关系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关系。在处理亲子关系方面,父母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利于子女心理正常发展的倾向:一是父母缺乏理智、感情用事。爱孩子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子女的爱要适度,要充分发挥“理性爱”教育的感化作用。二是父母与子女缺乏情感互动。例如,子女的隔代抚养,父母生活安排不合理而忽略对子女的教育等。父母尽管不乏爱子之心,但和子女互动频率低,没有建立深厚的感情。研究表明,儿童社会化的日常程度和父母与子女之间互动频率相关。
3.父母的心理稳定性
父母的心理稳定性对于家庭的精神气氛和家庭教育方式有特殊的影响。父母情感的稳定性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心理稳定性的重要方面。情感具有感染性,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彼此的情感亲密,自然而真挚,因此父母的情绪变化会对子女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些父母不善于控制自己低落的情绪,无故拿子女作出气筒,这很容易使子女是非观念模糊,产生强者可欺侮弱者、大人可欺侮小孩的观念,使其形成抑郁、暴躁、乖僻、逆反等不良性格,从而疏远对父母的感情。因此,父母要善于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因消极情绪宣泄取向不当而无意中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此外,父母要善于表达内心深厚健康的情感,充分且有效地用情感来感染、培育子女的感情和情操。
然而,不是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都是良好的。实际上,社会上存在不少问题家庭。所谓问题家庭,是指父母行为和关系上发生异常的家庭,包括离婚、分居、父母不和、婚外恋、家庭成员中有违法乱纪行为等。问题家庭其实是不美满家庭,它作为一种应激源,往往使生活于其中的子女容易失去亲情的温暖,或承担着过多的、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经历心理上的痛苦折磨,很可能导致子女的情绪困扰、人格失调及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从而阻碍或扭曲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不良的家庭背景因素经常是导致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障碍、行为越轨的高危因素。
4.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也严重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和人格的塑造。父母不当的管教方式往往给子女带来消极影响,例如,父母的过分唠叨,容易使子女感到厌烦,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则会使孩子心理压力较大;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依赖心理强烈、任性、自私、高傲、自我中心化、心理和社会承受力弱;过分严厉专制,会使孩子望而生畏,变得自卑、胆怯、唯唯诺诺,或变得粗野、无教养、缺乏情感、冷酷,或充满怨恨情绪。
总之,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居于主导地位。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父母对子女采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自身的文化心理素质、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等,都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对社会救助的意义
社会文化模式对于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行为动因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中,可发现职业乞讨者的人员构成、地区来源和乞讨方式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地方特点,反映所在地的文化风尚和传统习俗。而家庭因素的影响更是比比皆是。无论是成年流浪乞讨者,还是未成年流浪者,其动因都和家庭因素密不可分。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紧张,有的是因为儿女不孝顺,有的是因为家庭有重病患者,但更多的是家庭亲情的淡漠和缺乏温暖。对于未成年流浪者来说,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感受不到关爱、缺乏安全感以及各种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等,是导致其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心理救助时,了解其文化背景和家庭关系情况,了解其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几种主要的理论模式,希望能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给予理解和预测。人是高等动物,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际环境,因此,对其行为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多视觉的。心理救助离不开心理学,也离不开社会学,需要整合个人、组织、社会的力量来应对流浪乞讨问题并对流浪乞讨者提供恰当和有效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