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东莞地理、历史及人口概况1
一、地理概况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的东江下游,地处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东与惠州市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西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海相望,南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市区中心与各地的距离是:距惠州84千米,距广州59千米,距深圳99千米,距香港140千米,处于广州和深圳特区这一经济走廊的中段。
东莞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千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类型。丘陵、岗地面积最大,次为平原,山地面积最小。东南部多崇山峻岭,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连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为30°左右,其中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岗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岗体浑圆,坡度小,且孤立分散,是地势起伏和缓、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是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濒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东莞扼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千米(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平方千米,浅海滩涂面积45平方千米,主航道岸线53千米,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东莞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东江干流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新开河口,有石马河流入,至石龙分出南支流后,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的支流汇流,经市境石碣、高埗、中堂以及麻涌的大盛注入狮子洋。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流经石碣、莞城、厚街、沙田于泗盛注入狮子洋。东莞河涌纵横,自古就设有许多横水渡口。清朝末年,全县共有118个横水渡口;1973年有132个横水渡口,182艘渡船;1987年有222艘渡船。东莞水运历史悠久,《南越志》云:“水东流入海,帆道三日至东莞。”在唐朝以前,东江上游已经有船航行到东莞大朗水口古码头。水口古码头在唐朝已成为东江上游木材在当地的主要集散码头。清朝时,东莞的水上运输十分繁忙,莞城、太平、石龙是东莞水上交通运输的枢纽,近年来,由于汽车运输发展较快,水上运输量逐渐下降。
东莞古代的交通要道,从县城(莞城)往东经鼓镇(今峡口)至惠阳,可直抵福建,北接增城、博罗入广邮驿,同时与境内驿道以及部分圩镇之间道路相连。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东莞县有驿道,可通往今广州、深圳、惠州等地。1929年,东莞建成第一条公路—惠樟公路;1938年,东莞已建成公路共14条,但抗战期间基本被毁。1950年全县抢修公路,1981—1987年,公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到目前,东莞已经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广深铁路穿过其境内,设有石龙、东莞、东莞东、樟木头等多个火车站,交通方便。从广州通往香港的铁路、公路、水路都贯穿东莞境内,是我国南方与香港及太平洋周边国家往来的重要通道和出口基地。
二、历史沿革
东莞为岭南古邑,新石器时代东莞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趾”;春秋时,东莞属“百越地”,秦时分属南海郡之番禺、龙川两县。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东晋咸和六年(331),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东官郡。唐至德二年(757)更名为东莞,县治从芜城(今深圳宝安南头)移至到涌(今东莞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莞草(水草)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分东莞的香山,立香山县(今中山市);明万历元年(1573)将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设新安县(1914年改称宝安县),从此东莞与宝安分立。清沿明制,东莞县仍隶广州府。民国期间,东莞县先后隶广东省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17日,东莞全境解放。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0年3月,东莞县隶珠江区专员公署。1952年,撤销珠江专区,东莞县隶粤中行政区。1956年2月,撤销粤中行政区,东莞县隶惠阳专区。1958年11月,东莞县曾短期隶广州市。1959年1月,撤销惠阳专区,东莞县划归佛山专区。1963年6月,复置惠阳专区,东莞县又隶惠阳专区。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至本书调研时(2009年),东莞市已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
三、人口概况
据记载,东莞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东晋咸和六年(331)东莞立县时,人口约2.5万,唐开元、天宝年间超2.6万。宋乾德元年(963),东莞“户逾三万,称上第”。元大德八年(1304)有24598户,其中“南人户24394,北人户204,另僧道户374”(其时已析香山置香山县——今中山市)。明洪武十四年(1381),全国开始制定包括初生婴儿在内的户籍册,东莞县为183里,共12430户;洪武二十四年(1391)为24968户,永乐、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年间,人口户数皆在21000~26000。至明末清初,连年战乱、灾害,致使东莞人口锐减过半。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以前,东莞共8674户,丁口41198;乾隆五十一年(1786)男妇446802丁口;嘉庆元年(1796),男妇465570丁口;宣统元年(1909),民籍男丁1043693(客籍疍民不计在内),是嘉庆元年的两倍多。从以上对于人口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东莞在清朝期间有两次较大的移民涌入,第一次是康熙二十八年至乾隆五十一年这近100年期间,人口增加40万左右。第二次是嘉庆元年至宣统元年,这110多年人口增长一倍多,显然不太符合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应有大量移民迁入。
除了清时移民之外,《东莞市志》记载,在1987年姓氏调查中,全市共有285个姓氏,这些姓氏不少是历史上从外地迁入的。唐末、五代、北宋、南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中原逐鹿,而广东地处南陲,较为安定,那时大批人口南迁。一路是先从江西越过大庾岭,聚南雄珠玑巷后迁莞,共41族。另一路是从福建的莆田、泉州、福州、同安等地前来。还有少数从山东、浙东等地迁入。
据2009年《东莞统计年鉴》统计,东莞2008年户籍人口174.87万,外来暂住人口552.50万,常住人口694.98万,可见东莞外来人口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