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尽寄金银起新屋

1925年11月2日古巴寄台山银信之一

【原文】

父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昨接来家音,一切领悉,刻下并付来港银壹仟(一千)大元,祈查照收与应造屋之用,切不可乱支为要。儿在外将手上所得之款尽寄归,如若财政不足,望大人在家借他多少,然后造屋。总至(之)迟他(下)定必再付些少回家与(以)还财东1可也。得接此信,仰祈速速回音,与(以)免相望并(便)是。儿在外平安,不可挂心,余言不尽,好音再申。谨此恭请

双安

儿维亮跪禀

民国十四年九月十六日

红条封尺寸:72mm×148mm

原信尺寸:172mm×238mm

本信外封为红条封,内夹信银及家书。

【家书解读】

这是一封1925年11月2日(农历九月十六日)由古巴舍咕埠寄台山的银信。信封是中式红条封,从封面看,这是一种经巡城马传递的银信。

链接

清末民初,五邑地区有不少来往于省港澳和五邑之间的巡城马。巡城马又称“水客”、“走水客”,专门为银信机构传递银信,同时也帮助华侨将各种洋货带回邑内,进行陪伴华侨出国或回乡等事务。手续费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古巴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路途遥远,为加快银信传递的速度,古巴华侨先在古巴买担保信寄到香港的金山庄,然后交巡城马带到邑内交收银人,或者直接在古巴买担保信寄到邑内银信机构转交收银人。从目前所发现的古巴银信来看,未发现由水客直接从古巴带回五邑的银信。香港是五邑银信的交换中心,古巴银信常经香港中转。

为了筹款建新屋,二公在古巴拼命地工作,5个月后终于筹到了一笔钱,立即将港币1000元汇回家乡。钱来之不易,所以他嘱咐一定要谨慎使用,切不可乱开支。对于建一间新房来说,这些钱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二公提出可向别人借一些钱,迟些他再寄钱还清债务。民国时期,台山各种典当铺、钱庄很多,民间融资渠道非常活跃,赊账出国、各种借贷极为普遍。

曾祖父接到古巴寄来的银信后,迅速筹备建新屋事宜。择良辰吉日兴工最为重要,他立即到四九坂潭黄佛堂挑了兴工吉日。当年的择日帖现在仍保存得很好,帖子全文如下:

坂潭黄佛堂荣建吉章

平基、动土吉期:乙丑年十一月十七日卯时兴工吉

修料吉期:乙丑年十一月十九日辰时兴工吉

靖地、上梁吉期:乙丑年十一月十九日寅时上梁起土,仝时吉砖先从东北方落土吉,门斗泥桥笠石随时吉

坐梁吉期:乙丑年十二月初五日午时坐梁吉

1925年李云宏回乡建新屋的择日帖

作灶吉期:乙丑年十二月十四(十九)日卯时兴工吉

进伙安神吉期:乙丑年十二月廿五日寅时进伙吉,手执各物入宅吉

封龙口随时吉

早日贴佛令香火堂吉

坂潭黄佛堂

从上帖看,新屋于乙丑年十一月十七日(1926年元旦)卯时兴工,乙丑年十二月廿五日(1926年2月7日)寅时进伙,全程仅38天,一间106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房屋便全面完成。没有现代化的建筑机械,全部使用人工方法,可见当年建筑工人的效率之高。

建新房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在当时交通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新宁铁路是运载建材首选的交通工具。高祖父清末曾入股新宁铁路,也算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造福,大量的建筑材料经新宁铁路的火车来到大亨车站,然后用人工搬运到村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造就了大亨车站昔日的辉煌。

链接

右图为大亨车站“同安隆”号旧址。该店是大亨圩口一家建材店。火车铁轨与其擦肩而过,交通运输方便,石灰、红毛泥(进口水泥)、洋钉等各种建筑材料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当时大亨站最旺的一间建材杂货店。后来还开设“接理书信银两业务”。80多年后的今天,“同安隆”号牌匾依然存在,可惜随着新宁铁路的拆毁,该号也逐渐衰败。如今已是人去屋空,门口杂草丛生,屋顶见天,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旁边一间两层的青砖商铺,屋顶镶着琉璃瓦栏杆,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

现存的大亨圩“同安隆”号旧址

乙丑年十二月十五日(1926年1月28日)李云宏建新屋在大亨“同安隆”号购买建筑材料、杂货的账单。

乙丑年(1925年)李云宏在西宁市北盛街“广益源”号购买建筑材料、杂货的账簿。

1财东: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