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策略秀(修订版)
- 吴礼权
- 1518字
- 2023-08-14 19:15:13
第二章 整中见纪律,平衡悦耳目:形式美创造的策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著名学者顾宪成(1550—1612)为无锡东林书院所写的楹联。数百年来,其在中国民众中流传之广泛,对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忧思天下的“社会良心”角色的塑造所起的巨大影响,都是尽人皆知的。
那么,这副楹联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究其原因,一是源于它思想上的深刻性,二是源于它形式上的美感性。
众所周知,明朝中期开始,社会矛盾加剧,政治日益黑暗,吏治愈益腐败。万历以后更甚,阉党魏忠贤势力的做大横行,更加剧了明朝的内忧外患。为此,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虽被排除在“庙堂”之外,处于“江湖之远”,但他们并不因此放弃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于是,他们结社讲学,在野议论朝政,自觉担负起“社会良心”的角色。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言行在历史上得到了肯定。即看上面顾宪成所写的东林书院的那副楹联,我们便可看出东林党人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阔大胸怀。它不仅显现了读书人的气节与抱负,令中国的历代知识分子引以为自豪,而且“更为传统知识分子树立了为学做人的典范,不只是刻在东林书院的门楹,更烙印在无数士人的心版上”。[1]
这副楹联,除了文字本身所折射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格魅力令人印象深刻以外,还有它形式上所造就的掷地有声的内质,也是让人难忘的重要原因。因为它运用了一种中国最常见、最传统的语言策略——对偶,以整齐匀称的形体特征与朗朗上口的声音韵律,强化了人们的接受印象。
熟悉中国文学史者皆知,中国人向来有一种讲究并欣赏对偶的传统与心理。这一方面与人类共通的审美观(平衡对称即有美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汉语的特点有关。我们都知道,“人类都喜欢对称平衡,对称平衡是一个基本的美学原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有学理根据的。我们看自然界,人体各部位是对称平衡的,树叶以中茎为界对称地分为两半,雪花的晶体是对称的,蝴蝶和蜻蜓的两翅是对称的等,不一而足。由于受自然界现象的启发,人类就逐渐体认到事物现象对称形式的合理性,并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逐渐确立了对称的独特审美价值。逐渐地,对称观念便自然而然地被人类引入到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等艺术创造活动之中,并在人类的一种定式心理作用下得以凝固加强,一切都以对称平衡为美。根据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证明,对称平衡的事物往往能够引起人生理上的一种左右平衡律动的快感,所以就有美感产生。由于这种审美观的确立和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在语言运用中也就有了这种追求对称平衡的心理与爱好。所以,世界很多语言中都有追求对称平衡的语言形式出现,叫‘对偶’。这在汉语中,英语中或其他各语言中都存在。不过,在汉语中更甚。这一来由于中国人尤其偏好对偶,凡事喜欢成双成对,送礼要送双的,结婚办喜事要挑双日,平常说到‘才子’必想到‘佳人’,说到‘青山’一定想到‘绿水’。这是一种特有的尚偶民族情结。除此心理因素之外,汉语本身的条件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汉语是一个字一个音节,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一个词往往就是一个字,加上汉语语法上弹性比较大,不像印欧语言那样语法严密,所以汉语做对偶很容易。比方说杜甫《秋兴八首》第八首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对得非常工整,读来朗朗上口,非常有韵味。如果照此译成英文或其他语言,语法上就成问题了,音韵上、形式长短上也都很难做到整齐平衡。正因为汉民族尚偶心理和汉语特有的有利条件,在中国人的说写中追求对称平衡的修辞现象就司空见惯了”。[2]
在汉语中,企及“整齐见纪律,平衡悦耳目”的接受效果,除了“对偶”之外,还有诸如“排比”、“互文”等多种语言策略,都是可以殊途同归的。下面我们就分而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