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以下这组数据是从帕梅拉·迈耶(Pamela Meyer)的《别对我说谎》中摘录下来的[1]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会遭受将近200次的欺骗。

*1/3的简历中存在着虚假信息。

*1/5的员工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过说谎行为。

*超过3/4的谎言并没有被人们发现。

*每年由于欺骗导致的财产损失高达9 940亿美元。

如果生活中真的存在如此多的谎言和欺骗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了解一个人?如何去相信别人?又该如何让别人相信我们?难怪人们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信任危机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旦缺失,冲突也就随之增多。的确,认识一个人很难,认准一个人更难,谁都不会嫌弃朋友多,但谁都更希望能交上真朋友。认识和认准一个人未必会给你带来多少好处,但一定会让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你将自己的薪水借给了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如果你将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招进了自己的公司,如果你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那么你失去的不只是钱财和利润,甚至还包括自己一生的幸福。这一切都是基于准确了解一个人,判断一个人。在了解和判断人的过程中,谎言和真实其实只有一墙之隔,尽管我们能够想方设法识别各种谎言,但似乎总是难以接近那个真实。《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为你提供了接近真实的途径。

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了解和判断大都通过心理测量的途径,这种方法为揭示人(格)及个体差异的本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便如此,现实中我们在了解和判断人的时候,仍然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人太过复杂和富于变化。一直以为我们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是看过《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之后才发现,我们在某些方面并不了解自己,正如我们不了解身边的人那样。大千世界,人们每天忙忙碌碌,行色匆匆,有些人可能会与我们相伴到老,有些人我们也许只能见上一次,我们希望对前者了解更多、更真,但很多时候又事与愿违。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老师不了解学生的人格,夫妻不了解彼此的情感,老板不了解员工的能力,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说到底,心理学脱离了生活。事实上,有些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比学过心理学的人更懂“心理”,他们似乎更能解读别人的“心思”。心理学应该借鉴其中的合理做法,将科学研究与直觉经验相结合,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研究具有开创性。只要看一下你的卧室就知道你是否是个开放的人,只要浏览一下你的个人网站就知道你是否具有严谨性,只要翻阅一下你收藏的CD就知道你是否是个重感情的人……这些既是了解人的线索,也是《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的信息源。

近年来,心理学不断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与脑神经科学的结合日益紧密,传统的主流研究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ERP(事件相关电位)、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甚至是基因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确有助于我们理解心理和行为的脑机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又偏离了心理学的轨道。人是多样化的,对人的研究也应该是“百花齐放”式的。有些领域可以去探讨脑机制,有些领域则必须回归现实,人格判断研究就是如此。对人的了解和判断不一定要深入到脑机制这样的层面,只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适应、提升幸福感就够了。准确地说,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像人格判断和对人知觉一类的研究领域,我们更需要一些“草根式”的研究,以便用于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中充满了这类研究。《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不一定会让你成为人格判断专家,但它一定能帮你提升对人了解和判断的档次与层次。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书中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许多研究的介绍都是立足于在实践中提高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对于现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是一本很专业的书,对人了解和判断不是心理学的专利,但人们更加信任心理学的研究。该书自始至终围绕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从不同视角阐述人格判断的准确性问题。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你的外貌特征和握手方式,你公开的言论和私下的秘密,你抬高自己和贬低他人,你为何有(或没有)自知之明,等等,都是《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的内容。这是一本很权威的书,书后所附的大量参考文献是权威性的最好诠释。书中引用的每个研究结果和结论几乎都出自权威杂志的第一手资料,这一点难能可贵。这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当国内一些学者忙于心理的脑神经机制研究时,应该想到心理学还有更广泛的领域和多元化的方法,《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在心理学应用研究方面无疑有启发价值。

人格判断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能力,准确的人格判断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真正要做到判断准确并不容易。我们身处一个富于变化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容易导致浮躁的心态,以至于我们不能静心“阅读”自己和身边的人,这便又加剧我们的浮躁和不安。当你冥思自我反省时,当你抛开名利看待他人时,你一定能看得更真、更准。

郑 雪

2013年夏于广州番禺山语轩


[1] 帕梅拉·迈耶 (2012).别对我说谎:练就一双精确识人眼.张鹏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