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
- 陈少华
- 11字
- 2023-07-14 19:50:36
第二章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
1 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
1.1 什么是人格判断
先看看下面这张图,请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他作出判断:他是个“愚蠢的运动员”吗?你会让他做银行出纳员吗?你会让他做你的实验搭档吗?他有可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吗?他擅长于守门员这一角色吗?他担心自己的健康吗?他有很多朋友吗?他了解政治和世界大事吗?他是个大方的、保守的还是个中庸的人?如果他是个与你有关联的人(如你是他的忠实球迷),你又会作怎样的判断?接下来再将视角转向你自己,请问你是否了解自己?别人又是否了解你?你自己的了解还是别人的了解更准确、真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心理学家头痛了整整一个世纪。像这样的判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并左右着我们随后的行为和决定。尽管很多时候对他人或自己的判断内容未必都是人格判断,但是在所有这些判断中,人格判断是所有判断的核心。
图2-1 他是个称职的守门员吗
我们既可以根据经验或常识水平对人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科学研究作出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判断大多是经验或直觉判断,而心理学家则倾向于将对人的判断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天也没离开过对人进行判断,包括对人的长相、地位、职位、职业、财富、性格、能力、兴趣、魅力、动机、意图等进行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格判断并非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人格判断是指人们在其环境中评估他人人格特征的过程,评估的结果通常用于更好地理解个体的现在以及预测个体未来的行为(Funder,1995)。人格判断有可能准确,也有可能不准确。一般来说,那些相信自己能对他人人格作出准确判断的人的确比那些对自己作出准确判断不自信的人要更加准确(Biesanz et al.,2011)。总之,对一个人,无论是陌生人、熟人还是自己,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特定的看法。例如,某人有什么性格特点,他是否讨人喜欢。根据这些个人看法,我们会选择其中的一些人进行深入交往,而对另一些人则只会浅交而已。与之交往时,我们会依据自己对他人的判断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我们也会对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作出一定的推断和预测。所有这些看法或是行为,都是基于自我对他人的评价和判断,尤其是对他人的人格判断。
对自我和他人人格特质的判断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来预测人们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社会适应功能要求人们能够在关于他人少量信息的基础上对他人的人格作出判断,我们的社会行为相当一部分取决于我们对交往对象的认识,不管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在人际交往中,对与我们有社会来往的人作出准确的人格判断非常必要,这有利于我们作出一些重要的决定。例如,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能否成为朋友甚至结为伴侣等。同时,准确的人格判断对于我们生活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对自我作出准确的人格判断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为自我设定合理的人生目标,而对他人准确的判断对我们的影响更直接。例如,对一个人责任心的判断直接决定了用人单位是否录用这个人,不管在今后的工作中此人表现是否与判断相符。由此可见,人格判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1.2 人格判断的资料来源
没有什么事情比了解和判断一个人更具有挑战性,因为人是最富于变化的动物。仅仅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并不足以准确了解对方,但我们大多数时候又只能如此。尽管我们不可能像心理学家那样去全面收集一个人的资料,但是古人的做法对我们仍然有启示。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提出用九种方法来判断一个人的忠诚、礼节、能力、智慧、守信、廉洁、节操、仪态、贞操等九种品质:“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庄子·列御寇)这些方法的目的就是通过诱发情境获取可靠和有效的资料,与当代心理学家的做法如出一辙。
1.2.1 真实的/传记性记录
这种类型的资料指有关个人历史、教育、职业和就医的记录,也可能包括犯罪记录等描述性的资料,例如年龄、受教育类型和年限、所接受的完整的专业教育或职业训练情况、婚姻状况、目前的职业及曾经从事的工作与职位、业余休闲活动、既往病史和住院记录等。一般来说,这些资料有较高的信度,并且经常提供不可取代的信息,尤其是在人格障碍的临床诊断及工业—组织评估中的作用最为明显。有一些传记式核查表——项目评估工具,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有特殊的应用。
表2-1 人格判断的资料来源
(注:“+”表示很满意,“+/-”表示基本满意,“-/+”表示不够满意,“-”表示缺乏客观性。)
(资料来源:陈少华,2010,p.288)
1.2.2 行为痕迹
行为痕迹是指诸如手迹、艺术作品(图画、作文、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儿童玩耍后在场地里留下的痕迹、在家庭中自我设计的起居环境的类型(是整洁有序还是杂乱无章),还有个人的言行举止(如是否咬指甲)和衣着打扮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对人的行为进行真实的追踪。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有时候可能是由于使用了诡计,基于行为痕迹的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相当有限。例如,长期以来的准确性研究证实,笔迹分析缺乏应有的效度。然而,行为痕迹能够为临床研究和评估假设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1.2.3 行为观察
从某种意义上讲,行为观察是每一种人格判断都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在这里,“观察”一词具有更为严格的意义,它是指对人类行为进行直接的记录、监控、描述和分类,在实际中它可能包含一份问卷、一张访谈时间表或者一种客观测验的评分规则。例如,在一个操场里对一个孤僻儿童行为的研究,对一个紧张病人实施全天候的行为监视,在新设计的工作环境中对职员绩效进行观察,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在治疗期间的情绪波动进行自我监控。
1.2.4 行为等级评定
在行为等级评定的判断过程中,要请一个人根据给定的特征、判断标准或者核查项目来对他本人的行为或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判断。这种方法能用于直接观察下的同步行为,或者应用于等级评定者观察被评对象在过去的具体情境中的行为或普通意义上的行为。在行为等级评分方法中,等级评定者所掌握的关于被评对象行为的心理表征比行为本身更重要。行为等级评分构成了临床与工业—组织心理学以及基本的人格研究中的一种主要方法论。现代的人格研究教材通常对如何设计行为等级评定量表及如何消除评定过程中共同的误差源作了详细的说明。
1.2.5 表现性行为
表现性行为指一个人在看、行动、谈话、表达其目前的情绪状态、感受或动机时的变化。板起面孔、颤抖、脸变红、前额出汗、行动犹豫不决、高声或柔声细语地说话,这些都是行为变化的例子。表达即是指一个人行为的典型特征,这种特征使观察者对那个人的意识状态、情绪紧张度、感觉状态等作出外显的或内隐的推断。根据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其人格已有很长的历史,尽管从直觉上讲,客观测量的人格属性与其身体和表情上的变化之间似乎有一定的关联,然而它不足以保证这些变量在对稳定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时起作用(Guilford,1959)。即便如此,在评估状态变量时,表现性行为变量仍有显著的效度。
1.2.6 投射技术
投射技术是人格判断中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罗夏墨迹测验和主体统觉测验是这种技术的突出代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受到精神分析和其他深层心理学的影响,对投射技术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相信通过它可以诱导一个人表现出他对模棱两可刺激物的知觉,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表露出个人的特征,包括那些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未意识到的动机和情绪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许多研究已明显证明这种评估方法不仅缺乏评分的客观性和测量的信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投射测验的效度非常有限。尽管如此,投射测验在当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1.2.7 访谈
一般来说,人格判断往往从探索性的访谈开始,人格心理学家致力于对当前的问题进行聚焦,并且为形成评估的假设去收集信息。如果研究者在访谈中所提的问题不是按照一个预先设定的程序,而是主要依据访谈对象的回答及访谈者本人的临时插入进行的,那么这种方法称为非结构性访谈。如今,大多数访谈都是半结构化或完全结构化的。在半结构化的情况下,访谈者对于需要提出的问题或主题事先有一定的安排,但后继问题在实际提出时可以依据应答者的反应稍作调整。完全结构化访谈则是根据一张包含所有待问问题的访谈表进行,通常情况下,它附有根据受访对象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如何决定下一个该问哪个问题的详细说明。访谈的结构化越不强,它所涉及的信息就可能越宽泛,根据评估信度的心理测量标准,其访谈结果能得到证实的东西也就越少。
1.2.8 问卷
最初,人格问卷、兴趣调查表、态度或意见调查都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设计成纸笔式的结构化访谈。在一份典型的问卷中,每一个项目或陈述后面都有两到三个备选答案,如:“是—不知道—否”或“真—不好说—假”等。早期如MMPI,它的许多项目的内容取自经过确认的临床症状和症候群。与之相反,旨在测量正常健康状况下个体的内倾—外倾、神经质以及其他人格特质的人格调查表,其项目内容则主要取材于对这些人格的主要因素的(大多数是因素分析性的)实验研究。
在行为等级评定中,研究证实了许多典型的反应程式也存在于问卷调查的数据中,包括默认和社会赞许性。解决的方法是引入特别的效度量表来控制一个人在口语报告中的反应程式。如今,一个人在回答问卷时不能肯定其诚实性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有时又无法澄清。例如,一个人对某一问卷中“我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困倦”这一问题的反应不一定能被解释,比如说行为上所谓的困倦。相当多的受测者对“经常”、“困倦”、“莫名其妙”等概念的认识可能很不相同,他们回答时所依据的时间跨度和当时的情境决定了这些概念的内涵。问卷调查数据是一个人自我知觉和自我认知的行为变化的评估数据,从客观行为的角度来讲,这些行为不一定是诚实可信的。
1.2.9 客观性测验
测验是人格测量工具中的核心工具,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已使人格评估达到了科学性和广泛应用的高水平。一个测验是由一组项目或问题组成的,它们是从大量能反映待评被试状态或特质的各种项目和问题中选取出来的代表性样本。例如,从能力倾向或人格特质,或者像警觉这样的情绪状态的众多描述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如果一个测验需要施测者对被试单独进行测验,那它就属于个体测验,如心理动力和其他绩效测验就是非常典型的个体测验。群体测验则是被设计成一个测验者能同时同地对许多人施测的测验。传统的群体测验都是纸笔形式,在这种测验中,测验题目被印刷成一本小册子,受测人员在一张特殊的答卷纸上回答问题。
目前,虽然有关绩效的客观行为测验具有熟练的开发程度与高质量的心理测量水平,但人格的客观行为测验仍然停滞不前。尽管艾森克、卡特尔等人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有确凿证据表明,诸如典型行为(而不是最佳绩效)方式和模式的测量,采用客观测验要远比传统的问卷调查、行为观察或行为等级评分等方法困难得多。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在客观性人格测验设计方面的研究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具有潜在效度的微型化实验室任务上,例如,心理病理学的行为标志(Widiger&Trull,1991)。
1.2.10 心理生理数据
行为和意识中的所有变量都与神经系统有关联,都依赖荷尔蒙及免疫系统。这使我们意识到,心理生理评估中的个体差异也应该是可以度量的。更直观地讲,通过监控获得与特定行为变量相关的心理生理系统参数是可行的。这些心理生理变量包括大脑的活动情况及其功能状况,如脑电图(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荷尔蒙和免疫系统参数及反应形式;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传入的边缘心理生理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反应模式,如心电图(ECG)、呼吸参数、呼吸描记器、汗腺活动变量,以及眼球运动和瞳孔直径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十种资料来源使一些评估变量在效度和灵敏性上有很大的差别,并且也只对这些评估变量起作用。例如,问卷调查对人格变量之间的差别的探测更为敏感。因此,从不同的数据源角度出发对同一种待评特质进行测量时,与通过同一种数据源对该特质测量相比,将会表现出较低的相关。换句话说,从同一种数据源对不同待评特质进行评估时,其相关程度会比从不同数据源出发对同一特质的相关程度要高(陈少华,2010)。在实际评估工作中,人们常常把客观测验和行为观察信息、真实的传记性记录资料综合起来,而不是单一地依靠某一种测验去获取数据。因此,人们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总是通过将各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方式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1.3 什么是人格判断的准确性
我们每天都在跟人打交道,因此总离不开对人进行判断,而判断的准确性是交往的关键。人格判断的准确性是指人格描述符合所描述对象的真实属性的程度,亦即判断者的评定与目标人物真实人格相吻合的程度。通俗地说就是两者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越高,准确性也越高。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判断往往借助于个人经验,通过交谈、观察以及了解个人的生活经历等途径去判断一个人,基于这样的判断很多时候也是比较准确的。人格心理学家则喜欢借助客观的测验或测量工具去评定一个人,一般而言,如果测量工具是有效的和可靠的,那么测量的结果也被认为是真实的。然而,无论是日常判断还是客观测量,准确性问题远比这些要复杂,哪怕是我们认为比较好的人格测量工具(如16PF、NEO-PI-R),因为受测者在认知能力上的个体差异,使得测量结果的信度大打折扣(陈少华,2012)。尽管如此,人格心理学家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准确性的问题,这种传统由来已久。
人格判断准确性的研究几乎与人格理论的兴起同时起步。研究者认为,只要特质存在,那它就一定能被观察到,特别是被那些与被判断目标关系较为亲近的人观察到,因为关系的亲疏会影响对特质及其相关信息的观察。早在1936年,奥尔波特就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了4 500个用以描述人格特质的词汇。时至今日,我们在对自我及他人进行人格判断时仍然广泛采用这些词汇进行描述。直至20世纪60年代,人格心理学将研究重点转向人格自陈报告测验的使用,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由于偏见引发的错误判断研究上。由于研究范式问题以及判断准确性的标准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人格判断研究一度陷入僵局(Funder,1999)。加之人格研究的复杂性与学科本身的衰落,使得该领域一直没有突破性成果,此后的几十年基本上都处于停滞的状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准确性范式(accuracy paradigm)的引导下,人格判断研究再次呈现繁荣景象(Funder&West,1993),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问题重新燃起了兴趣(Funder,2001;Lippa&Dietz,2000)。与过失范式(error paradigm)相比,准确性范式不再关注判断者不能做什么,而是关注于他们能够做什么以及什么情况下能做(Funder,1999)。尽管准确性范式看上去比过失范式更乐观,但并非盲目乐观。日常生活中判断错误时有发生,准确性范式让我们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发展必须要考察人们什么时候正确,怎样正确,而不是只考虑人们什么时候错误,如何出错。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关注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准确的人格判断是如何产生的?范德(1995)的现实准确性模型(RAM)指出,当相关的行为信息对判断者是可用的和可以察觉的,而且判断者能够正确利用这些信息时,人格判断可以获得准确性;第二,准确的人格判断是何时产生的?RAM帮助我们了解准确的人格判断的四个基本调节变量,包括判断目标的特性、被判断的特质、用于判断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以及判断者的个体差异。通常情况下,人们所作的人格判断的准确性足以应付复杂的社会及世界,而关于准确性的研究则关注准确性如何产生以及何时产生这样的问题。
1.4 判断准确性的重要性
设想一封推荐信,其内容包含着人格特质的结构(求职者是认真的、精力充沛的、有洞察力的和友善的)。如果这些结构真的是有意义的,那么求职者可能是对的、错的或介于两者之间的。又比如,一个大学生假期在家里被妈妈要求描述她的新室友,“她是友好的,但属于粗心的一类人,当然也很能吃苦”。可以假定,这些术语一般认为真实地描述了某人或某事,为了更精确,每个术语倾向于描述两类真实的事情:一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和推断的特性(Funder,1991)。一些人格判断试图预测具有某些特性的个体的未来行为。例如,一封推荐信的阅读者或许不得不作出是否承认或雇佣这个人的决定,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信中所描述的特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这个人在学校或工作中的行为预测。人们之间彼此好奇,大学生的妈妈想了解其女儿的生活,而不是想真正预测其室友的行为,仅仅是出于关心而已。许多人际聊天的特性证实,人们在判断和交流中如何对彼此突出的特征感兴趣,某些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这表明兴趣本身是内在的。
图2-2 准确的判断能促进人际沟通
(资料来源:朱慧卿,2013)
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性还有方法论、理论以及哲学理由(Funder&West,1993)。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人类个体特征的判断是人格、发展和临床心理学数据的重要来源,许多研究要求报告者(可能是其他同伴或临床助手)使用一套量表或Q分类检测表提炼和描述他们的印象,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他们所描述的被试的人格特征作出判断。这些数据的质量和据此得出的结论效度决定了判断的准确性。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人格判断的准确性与人格如何体现在行为当中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主义假设指出(Funder,1995),为了理解什么时候以及怎样推断一种特质,个体不得不理解哪种特质何时以及怎样影响一个人的做法。后面这一问题是人格心理学关注的传统问题,正是这一原因,准确性研究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相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都是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判断。此外,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对人格本质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人格心理学的根基,所有人格理论的出发点都是要准确地判断人格,而建立在某一人格理论上的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决定了该理论的生命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关于知觉和判断的关键问题涉及人们拥有的知识,这一知识的获得方式决定它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自然状态。
在实践中,老师要对学生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临床心理学家需要正确地判断来访者的人格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治疗;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也需要对职员进行人格判断,将不同人格的人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上,这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效率。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对人格的判断倾向是进化而来的。一项最新的研究考察了八种传统文化,结果发现人格判断是所有这些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不只相互之间进行判断,而且他们还为如何判断他人提供指导(Allik et al.,2010a)。因此人格判断倾向可能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它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