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概念界定

由于发展时间不长,相关概念、定义和理论不成熟,关于区域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界定要从产业生态发展开始。有关生态发展的研究文献多而零乱,涉及宽广而多层面的思想,并处于不断演化中(Spiegelman,2001)。产业生态发展的宽广性表现在其定义的多样性及其不同侧重的分类。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2001)根据行为主体的属性和侧重点对产业生态发展进行过如下分类:

(1)单一副产品交换模式或交换网络;

(2)循环业务的集群,如资源循环、循环企业;

(3)环境技术公司的群体集合;

(4)制造绿色产品的企业集合;

(5)以单一的环境主体设计的工业园,如太阳能产业园;

(6)带有环境友好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的园区;

(7)多功能用途结合的发展,如工业、商业和住宅。

而Trillium Planning&Development Inc.(2003)在可行性研究中强调产业生态发展的四个概念,最适合于美国的规划区:

(1)以生物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生产替代燃料、润滑油和副产品,提升玉米、大豆类农产品的价值;

(2)较高绩效的仓库和配送中心,用于批发零售的物流分部,通过互补的配送渠道使企业成堆选址;

(3)技术研发园区,致力于研究成果商业化;

(4)生态园区,根据生态发展的原理进行生态工业园规划、打造品牌和进行营销,包括企业对企业、企业对社区的网络,能源资源效率,环境保护,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建筑等。

Chertow(2002)曾经基于产业生态活动的规模和地理范围将产业生态发展分为五类:

(1)“通过废弃物交换”,企业内循环或将回收物料销售给其他厂商,如废钢经营商;

(2)“限于一个企业内部”,产业生态活动发生在大企业内部,可能是不同企业的集合,也可能是沿生命周期链条的各业务环节的纵向整合;

(3)“限位于生态产业园内的企业之间”,位于固定地理区域内的各企业之间交换物质、能源,共享信息和服务(如交通);

(4)“在分散的当地企业之间”,依靠现有企业,要求新厂商通过产业生态发展创造新的协同效应,不要求严格的地理相近;

(5)“虚拟产业生态园”,允许各地企业共享废物流,但远距离的企业之间进行协同是不可能或没有效率的。

Musnikov 和 Schlarb(2002)将产业生态活动分为四种类型:

(1)产业生态园,采用传统产业园的模式,将几个重要的企业集中到一起;

(2)改造型产业园,按照产业生态发展原理将现有的产业园改造成产业生态系统;

(3)虚拟产业生态网络,在某一个区域内各产业之间建立物质流和其他联系,而不需要企业搬迁;

(4)各形式的结合体,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或三种产业园形式。

从有关产业生态发展的分类方法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产业生态发展的定义和边界尚不明晰,尚无法判断哪一种模式更适合于产业生态发展。显然,大部分的分类法都包含了产业生态园和产业共生网络的概念。有关产业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发展的文献都同时用到了这两个概念,而其他文献则介于二者之间。尽管生态产业园的术语被广泛采用,但产业共生关系不一定就存在于园区内(Harper&Graedel,2004)。因此,生态产业园是产业共生的一部分(Chertow,1999)。根据产业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发展的概念,产业共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Mangan和Groberg(2005)认为这个手段已经存在好多年,但曾经采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副产品协同、绿色孪生、零排放或100%循环使用、摇篮到摇篮的生态制造。产业共生网络寻求提高商业绩效,减少污染与排放(Cohen-Rosenthal,2004)。Korhonen 和 Strachan(2004)识别出产业生态学和商业研究最清晰的联系是产业共生,该概念迄今最容易理解,是自然生态系统原理在工业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也是企业实际环境管理中最有潜力的手段。当两个以上的商业通过互相适应彼此的副产品或废弃物而实现合作或联合时,就实现了产业共生。这不仅增加了利润并获得了竞争优势,同时也由于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和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保护了环境。

Chertow(2002)基于产业生态活动的规模和地理覆盖范围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分类是最有效的方法。Musnikov和Schlarb(2002)及Roberts(2004)采用了类似的分类方法。而Trillium Planning&Development Inc.(2003)及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2001)比较注重产业和特殊性,把概念复杂化了。特殊性导向的分类不利于发展普遍性方法,而以产业为导向的分类限制了副产品交换,不利于产业共生的发展。Korhonen(2002)认为产业共生需要在系统内存在多元化的参与者来实现副产品协同。因此,基于产业生态活动规模与地理范围的分类是最有利于产业共生关系发展的。Chertow(2002)认为其分类法中最后三种产业生态活动属于产业共生,即

(1)厂商选址接近实现设施共享和共生(生态产业园);

(2)厂商选址不集中,不需要严格的地理相近性(产业生态网络);

(3)厂商之间通过虚拟网络(虚拟生态产业园或网络、产业共生网络)可以远距离实现共生,例如区域网络。

现有工业园改造型在Musnikov和Schlarb(2002)的分类中归为“灰地发展模式”,是产业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Chertow(2002)分类法中的产业生态园包含新建(绿地发展)和现有改造(灰地发展)两种类型。

基于上述讨论,Agarwal和Strachan(2006)提出了更加理性的分类法,没有基于产业考虑,强调了产业系统的多元性,这是产业共生的根本特征,也包含了设施共享和跨产业的共生:

(1)绿色孪生(单一的物质能量交换);

(2)生态产业园(绿地发展);

(3)产业生态园(灰地发展);

(4)产业生态网络(对地理相近性无要求);

(5)虚拟产业生态网络(网络在大的区域内铺开,如区域网络);

(6)网络化的生态产业系统(跨区域联络的宏观层面发展)。

本书研究的区域产业生态网络主要涵盖这个分类中的后三类,即产业生态网络(对地理相近性无要求)、虚拟产业生态网络(网络在大的区域内铺开,如区域网络)、网络化的生态产业系统(跨区域联络的宏观层面发展)。这三类产业生态发展模式具有相似的本质特征,即不要求共生企业选址的地理相近性,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交换、企业或产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和交通运输网络实现。三种模式的差别主要是产业生态活动的规模和涵盖的地理范畴不同。理论上讲,区域产业生态网络的地理范畴不受限制。

考虑到本领域研究较少,文献中所用专用术语较多且略显混乱,为简化起见,本书对“虚拟生态产业园”、“虚拟生态工业园”、“虚拟共生网络”、“区域副产品交换体系”、“生态产业网络”和“生态工业网络”等不加区别,视为同义词。本书中主要采用“区域产业生态网络”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