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教义

佛陀传教的内容非常之多,教义是佛教内容之精粹,其基本教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四谛

四谛,也称四圣谛,四谛是佛陀觉悟的内容。“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其一,苦谛。即众生皆苦,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苦。

何是苦?佛教认为,人的一生共有八苦:

之一,生苦: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

之二,老苦:人到老年,发白脱落,牙齿老化,嚼食困难,耳聋背驼,行走艰难,备感痛苦。

之三,病苦:人要患各种疾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之四,死苦:人之将死,对死亡充满恐惧,迷恋尘世的生活,有心理的恐惧和肉体的痛苦。

之五,怨憎苦: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得已而相会、结合;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到,凡此种种,令人苦恼不堪。

之六,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境分开也是痛苦的。

之七,求不得苦: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不到,精神上感到痛苦。

之八,五盛荫苦:人生如苦海行舟,堪忍而无涯:生老病死苦,怨憎爱别苦,求不得苦,五盛荫苦。

总之,人生就是苦,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

其二,集谛。即探索苦的原因。众生皆苦,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苦从何来?人生苦有种种,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主观上的“业”和“惑”。“业”,指身、口、意等各种善恶之造作;“惑”,指疑惑、思惑。

其三,灭谛。灭者,断除执念,灭除烦恼。灭谛,即灭尽一切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达到佛教最理想的无苦境界。

灭谛告诉人们一定要学习、感悟、实践正见,追求真理,超越低俗追求,灭除低俗情欲,追求正大光明。超凡脱俗,便可脱离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涅槃的境界。

其四,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道者,即是明心见性,得证菩提,得无上果,无生无灭,不增不减,寂静无为,即得大圆满正果。总之,要正确驾驭人生之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

已知人生是苦,已知苦之原因,已定灭苦之心,那么如何灭苦?道谛作了回答,就是必须遵循“八正道”。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八支正道。

之一,正见:正确的见解,即对四谛正确的理解。

之二,正思维:正确的思维,即对四谛深入的思考。

之三,正语:正确的语言,即在生活中,要使用正确而美好的语言。

之四,正业:正确的行为,即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之五,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做到清心寡欲,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

之六,正念:对四谛正确的忆念,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之七,正定:依四谛之理,正确修持禅定。

之八,正精神:集中精力,正确不断地修持,正确地努力修炼以便消灭一切烦恼,达到无忧寂静。

四谛文字虽短,却代表着佛教对于凡尘以及修行的基本观念,对万千世界真理的看法。同时也囊括了佛法修行的四大阶段,因此四谛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是释迦牟尼证悟以后所形成的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

2.缘起论

缘起论是佛法的原理和基本理念(为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缘由等教理之论说。与“实相论”相对称。为佛教教理两大系统之一,据说此划分始于隋代之慧远),是四谛的根本原理,是佛法分析一切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佛教最根本的教理和佛教思想的基石。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衍生发展出来的。

“缘起”也称“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是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所谓“缘起”,即诸法皆由因缘而起,也就是释迦牟尼常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

缘起论,是佛教的哲学基础。佛教既承认“诸法因缘生”,又否定存在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这一特有的教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论点:

第一个论点:因缘。佛教认为并无造物主,任何一个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个缘都是缘起的,因又有因,缘又有缘。从竖的方面推,无始无终;从横的方面推,无边无际。这是释迦牟尼对当时的“种姓制度”进行批判的新思想。当时,从中亚侵人印度的白肤色的雅利安人称自己是高贵的种族,而把被他们征服的、深色皮肤的土著民族称为低贱的种族。他们把种姓分为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他们造出一个“原人”(类似上帝),宣称婆罗门从原人口中生出,刹帝利从原人臂中生出,吠舍从其腿中生出,首陀罗从其脚中生出。释迦牟尼反对绝对第一因的血统论,他主张“四姓平等”。

第二个论点:无常。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没有永恒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都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无常分为:一是众生无常,谓人生都是无常的,终归要变化以至于消灭的;二是世界无常,谓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变迁中,最后归于消灭;三是诸念无常,谓人们的思维概念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念念生灭”。佛教无常学说,主要是为反对当时婆罗门教主张宇宙有个最高的主宰叫做“梵”且其永恒存在的理论而提出的。

第三个论点:无我。佛教根据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所以就不会有一个独立的、实在的、主宰一切的“自我”(即灵魂)存在。佛教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色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在这样的结合体中,没有常驻不变的“我”,所以称“无我”。

婆罗门教主张宇宙间的最高主宰是“梵”,“自我”(灵魂)是梵的化身。佛教为反对婆罗门的这个理论而提出了“诸法无我”,也就是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

第四个论点:因果,即因果相续。佛教认为因缘所生的一切法不但是生灭无常的,而且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一样。

3.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物存在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作“法印”。

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的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

真正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驻。“诸行”讲的是范围,意思是“一切”,就是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念念迁流不息,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无论山河大地还是宇宙乾坤,无时不在变化,想留也留不住;“无常”是这句话的中心,“无常”的意思,讲的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相反,它们都是瞬息变化、流变无止境的。因此说“无常”。“无常”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既然诸行无常,对于事物起执著心、坚固想、不变想,显然就违背了真理,就成了幻想,执著于幻想,自然诸事违愿,烦恼重生。所以,这个法印是引导我们知苦即离的哲理。

佛学认为,“无常”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修行人如果觉悟到了这一点,便算是印证了佛法“三法印”之一。

佛学中为接引修行者方便,又把“无常”分为“众生无常”、“世界无常”、“诸念无常”三个方面。“众生无常”,指的是三界众生皆有生、老、病、死(例如,人体生命细胞刹那间也有生、老、病、死);“世界无常”,指的是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异之中(例如,物质在缘起、缘灭之中,刹那间也有“成、住、坏、空”);“诸念无常”,指的是我们的内心活动念念生灭,不可常驻,没有实性和常性。总的意思是说,每一秒钟,世界都在变化,生命都在变化,人心都在变化。

第二法印是“诸法无我”。无我是“没有我”、“非我”。所谓“我”,即佛教中被认为永远不会生灭变化的实体或本体。

佛学认为,对于人生、宇宙、心身世界,一切诸法之中,没有一个我,能够主宰一切的道理。那么在以佛的智和悲来跳出轮回,脱离痛苦的诸法之中,谁能主宰这一切道理呢?若是佛能,那实谓此法有佛,而不是诸法无我。若是佛不能,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跳出轮回,脱离苦难?

一般人较容易接受诸行无常,但是,诸法无我则为外道所不承认,是佛教所独有的学说。释尊当时的外道,都认为一切事物皆有不生不灭永远存在的本体。此即是我。提到梵、提到我,都是指它。宇宙的实体称为梵,个人的实体即为我。在佛教里,它不能为人所认识,也无法证明其是否存在,故说是无记。这些本体和实体,与我们的世界和现象界毫无关系,也无益于修行解脱因此不应该将此当作问题来探讨。佛教该讨论的是“非我”的现象界。在此意义上,诸法无我的法印,就被认为是佛教独有的学说。

第三法印是“涅槃寂静”。“涅槃”是印度梵文Nirvana的译音,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泥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3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槃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修行实践,可以获得涅槃的境界。涅槃的意义也是圆寂。圆,就是智慧福德都达到圆满成就;寂,就是达到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

涅槃可以解释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谓的“一个人没有了,死了”的概念来解释。其实释迦牟尼三十岁就已经证得涅槃而成佛了,不过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直到他七十九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槃”。涅槃是佛教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如何才能达到涅槃?就要以戒、定、慧这三学为方法。传说,戒、定、慧方法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