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二):楚汉争雄
- 历史不是僵尸
- 2042字
- 2023-05-16 18:20:20
4.有一好,必有一恼
张耳询问陈馀,张黡和陈泽二位将军现在何处。陈馀如实回答,说他们已经战死沙场了。张耳本来发一顿牢骚后,气差不多消了,但一听陈馀说张黡和陈泽已经死了,火气噌地一下子又上来了。他拉下脸责问道:“恐怕没这么简单吧?”
很明显,张耳在怀疑两人的死因,意有所指。陈馀看张耳信不过他,刚刚又被训斥了一番,感觉很委屈,继续解释道:“丞相,您不是在怀疑我吧?我与两位将军无冤无仇,没必要加害他们啊!况且,他们俩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带兵出去的,这事也没法造假啊!”
如果说到这里,大家互相体谅一下也就过去了,可能因为张耳年纪大了,也可能之前被围困在巨鹿城太过煎熬,此时,张耳揪住张黡和陈泽的死因不放,非要问清楚怎么战死的,什么时候战死的,谁亲眼看见了,为什么不及时救援等。反正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终归是不太相信。陈馀被张耳这样不停地发问弄得不耐烦了,不由发怒道:“张兄,你有完没完,难道对我的怨恨和误会这么深吗?如果这样的话,我这个将军也不干了,情愿交出将印来表明清白!”
说着,他便将腰间的印绶解了下来,示意交给张耳。
什么是印绶呢?所谓印绶,通俗地说,就是印信上的带子,其质料、色彩和样式都与官印匹配,所以印绶就是古代官员职权的凭证。
陈馀想把这个交出来,那意思就是要辞职撂挑子。当然,这只是个假动作,表明心迹而已。
张耳被陈馀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有点不知所措,他嘴上虽然埋怨陈馀,其实内心还是不想和陈馀决裂的,毕竟那么多年的生死兄弟,于是扭过头没接受。
说来也巧,被张耳纠缠了半天,这么一激动,陈馀突然有了尿意,他就顺手把印绶放到了桌子上,说要去一趟厕所,让张耳稍等片刻。
估计陈馀当时想趁着上厕所的时间,让大家冷静一下,缓解一下气氛,然后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这事也就过去了。但是陈馀刚离开,张耳身边的一个随从跳出来说道:“丞相啊,陈将军既然愿意主动交出将印,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古人说的好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丞相如果执意不接受,恐怕有违天意啊!”
看看,又是小人出来挑拨是非。这种人隐蔽性强,说的话一般貌似都很有道理,在人的脑子不清醒的时候容易轻信。一旦轻信,再挽回就非常困难了。我们要好好审视一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的话,还是早点敬而远之比较好,因为他不但在你面前坏别人的事,也会在别人面前坏你的事。
张耳正火大,脑袋处于充血状态,听他这么一怂恿,伸手便把桌子上的印绶给抓了过来,系在了自己腰间。
一会儿,陈馀回来了,路上还想着怎么招待自己的这位张兄,以缓和关系呢。但进了营帐,他一眼看到桌子上的印绶不见了,再看,已经挂在张耳腰上了。陈馀那个气可想而知,招呼都没打,扭头离开了营帐,带着他的亲信随从几百人悻悻离去,过起了不问世事的隐居生活。
从此之后,有“刎颈之交”美誉的张耳陈馀分道扬镳、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欲将对方除之而后快。这到后文细说。
俗话说:“有一好,必有一恼。”就是提醒朋友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距离,不能好到没有原则、没有分寸,要“亲密有间”,否则关系看似牢不可破,其实十分脆弱。一方稍微有一点做得不能让对方满意,就可能引起决裂,因为彼此都认为对方辜负了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刺猬效应”:关系再好的刺猬,取暖时都无法拥抱对方,相反保持一定的距离倒很安全。
陈馀走了,张耳乐得身兼将、相两职,他将赵王歇送回都城信都,也就是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自己则带兵跟随项羽一同去攻打秦军。
王离率领的北部兵团虽然被项羽彻底消灭,但是章邯那里还有二十万秦军固守在巨鹿城南面的棘原。项羽本打算一鼓作气发动猛攻,可范增反对这样硬碰硬。
范增认为,与其猛攻,耗费兵力,不如与秦军长期对峙,因为秦军目前已经没有了粮草供应,时间长了,会不战自败。
可能前面的仗打得实在是太辛苦了,项羽也想让军队稍作休整,他觉得范增言之有理,便在棘原对面安营扎寨,与章邯的秦军对峙。章邯已经被项羽打怕了,缩在棘原也不敢主动出来挑战。
仗打成这个样子,进退两难,总要向朝廷汇报啊,掖着藏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章邯派人去咸阳,将战况据实奏报,请秦二世胡亥定夺。
章邯哪里知道,这个时候,赵高已经独揽朝中大权。也不知道赵高是怎么想的,当他看到章邯战场失利的奏报时,竟然无动于衷,也不呈给胡亥看,而是将其束之高阁。
赵高的这种做法很可疑,以至于后来有一种说法比较盛行。这种说法认为,赵高是个高级间谍,因为他的祖国赵国被秦始皇灭了,他的老爸被秦始皇阉了,他自己身体也被废了,所以长期潜伏在秦宫内,忍辱负重,目的是等待时机报仇,灭亡秦朝。有一首诗名叫《咏赵高》,就是表达这个意思:
当年举世欲诛秦,
哪计为名与杀身。
先去扶苏后胡亥,
赵高功冠汉诸臣。
从赵高对待章邯的奏报,以及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赵高还真有点像是高级间谍。如果当真这样,站在赵高的角度,还是可以理解的。
赵高没有把章邯的奏报主动呈给胡亥,但是前线失利的消息对朝廷震动实在是太大了,到处议论纷纷,不久还是被胡亥知道了。
胡亥便把赵高叫来,诘问事情的真伪,那么赵高究竟会怎么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