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来自六百年后的行军路线图

王朝开国时,往往是武将的话语权最高的时候。

毕竟天下正是这些武将所打下来的。

朱元璋封六公,五位都是武将!

就连左丞相都是徐达。

武将都靠战争立功,所以大部分都是主战派。

没有武将,会嫌弃打仗机会多!

所以现在一讨论外事,只要武将们讨论起来,个个都是要战!

毕竟只有打仗了,自己才有战功啊。

“高丽王王禑,年少轻狂,不自量力,咱们就得让他们知道明朝铁军的实力!”

“他们还想要拉拢辽东的女真部落,进而控制辽东,太意想天开了!”

“不自量力,夜郎自大,非要挑衅我们!”

邓愈也补充道。

“陛下!咱们的海军,已经荒废许久,正好可以打高丽练练手!”

俞通海也相当积极。

他曾经统领大明海军,一时风光无两。

可是自从朱元璋要实行海禁,他的才能,也难以再施展出来了。

如今正是天赐良机,小小高丽,在自己瞌睡的时候,送上了门来啊!

一旁的朱棣,心中震撼连连。

他突然觉得,周羽所言打高丽,是有意为知。

“难道,周先生早就预知了高丽有不臣之心?所有才告诉了我打高丽的奇策?”

“周先生真是料事如神啊!”

朱棣心中惊叹道。

同时又期待着,把周羽的奇策展现出来。

“陛下!”

“高丽不可轻言攻打啊!”

此时,胡惟庸倒是站了出来,担忧地说道。

“高丽虽小国,但道路险阻,易守难攻。”

“陛下,难道忘记了隋唐的教训了吗?”

“隋炀帝发兵百万,竟然也没有灭掉高句丽!反招致隋朝速亡。”

“唐太宗晚年也要御驾亲征,僵持到了冬天,也是不得不罢兵还朝。”

“直到唐高宗时,才联合新罗,灭亡高句丽。”

“可是不久,原来的土地,再次被新罗给夺去。”

“况且大明南北依然有战事,不可再轻启战争啊!”

他倒是举了一个相当惨痛的教训。

隋唐为了打高句丽,都付出了很大代价。

最后直到唐高宗李治灭了高句丽,但是这地盘,却被新罗给吞了。

直到最后,都没有得到丁点好处。

一些武将之声直接被压了下去。

毕竟这例子,确实发人深省。

“高句丽和高丽,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当年的高句丽,还拥有辽东的土地,确实是辽东小霸。”

“高丽算什么东西?弹丸小国就能吓到我们了?“

李文忠依然是不服地反驳道。

他可不会被胡惟庸这个例子给吓到。

“这没有区别。”

“真正困难的,是地形!”

“易守难攻,即使打下来,那也控制不住,即使可以控制住,也无利益可图。”

“何必白费力呢?”

胡惟庸又分析道。

他是坚决不同意的。

“腐儒!连一个小国都不敢打!”

“大明的骨气,就是被你们给败坏的!”

接着,朱棣直接站了出来。

文武百官、勋贵、皇室们,皆是一脸震惊地看着朱棣。

他还未成年,依然是一脸的稚气。

朱元璋心中倒是一喜,因为他知道,朱棣要把周羽所讲的说出来了。

正好趁这个机会,让所有人讨论讨论周羽策略的可行性。

“儿臣有一个办法!”

“只需要二万人,一个月的时间,便可以拿下高丽!”

朱棣郑重认真地说道。

“什么?”

“怎么可能?”

“这口气也太大了!”

“起码十万!高丽可不是平原!那里的山势特别复杂!”

“而且,还得需要海军的支持!”

“最快的时间,也得需要三个月!”

“……”

之前还是争吵着的文武官员,竟然开始一致对外,反驳朱棣的结论。

武官不相信,文官更加不相信。

“一个十几岁的娃娃,战场都没有上过,你懂什么打仗?”

“老四,一边玩去,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

朱元璋也开始故意嘲讽起来。

他就是要副着朱棣,把那路线地图给交出来。

“哼!我就知道你们不信!”

朱棣叉着腰,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父皇,让四弟说说吧。”朱标充当和事佬。

“那行吧,你想丢脸,朕就让你丢脸。”

“说说你的策略。”

朱元璋对朱棣说道。

“我的策略……”

朱棣开始支支吾吾了起来。

因为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参透周羽策略的意思,自然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但是他就是莫名地相信,周羽说的一定是真的。

“父皇,言语我怕你们怕不懂。”

“我早就准备好了地图,请陛下先看。”

“地图呢?”

“在我房间,被子上……”

“来人,去撷芳殿,把朱棣的被子取来!”

“是!”

御前侍卫马上一脸认真地前去取。

第一次会得到这样的任务,去取皇子的被子。

但他们受过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再好笑,也不会笑。

而周围的大臣武将们,则是个个憋着笑的。

讨论个兵法,还得拿被子?

太荒唐了。。

不一会儿,朱棣的被子取来。

朱元璋远远一看,正是当时在太白酒楼外所看到的那个被子。

他一招手。

被子就被太监抬到了他的桌案上面。

期待了好几天,终于得以看到这个地图了。

只看了一眼,他就被这直观而专业的地势图给吸引了。

况且朱元璋又是多年打仗的人,自然懂得山间作战之法。

“奇哉!奇哉!”

“朕只能参破一二,但已深信不已。”

“周羽到底是何人,竟然能有此奇策?”

他不知道的是。

这个行军路线,不是出自于朱棣,也不是出自周羽。

而是,出自于六百年后!!

这条创造性的行军路线,凝结了当时那位顶尖统帅,还有其他所有将军们的智慧!!

曾有人说,那场战争的胜利,靠人海战术。

全都是诬蔑!!

那场战役的胜利,靠的是智慧!

是意志!!

二者缺一不可。

而明初的士卒们,正好也有这种不怕死的意志。

这张六百年后的行军路线图,放在明初。

简直就是智慧上面的绝对碾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