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千零一夜:关于古埃及的知识考古
- (英)克里斯蒂娜·里格斯
- 2121字
- 2023-04-10 17:23:40
第2章 4000年埃及史
法国画家安东尼·让·格罗[1]非常善于审时度势[2],他师从活跃于法国大革命时代前后的杰出画家,同时也是精明政治家的雅克·路易·大卫[3],早年还与未来的法国皇后约瑟芬·德·博阿尔内[4]成为朋友,因此得到拿破仑信任,被任命为法国陆军的随军画师。1拿破仑在大革命后权力越来越大,先是当上了“第一执政”[5],随后又在1804年自封为法国皇帝。同样是在这个时间段,伴随着拿破仑的东征西讨,安东尼·让·格罗的代表性作品在巴黎两年举行一次的双年艺术沙龙(the biennial Salons)活动中不断受到追捧。国家政权对艺术活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当然不可能没有条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宣传功效。安东尼·让·格罗凭借惊人的艺术天赋,在塑造了无数拿破仑的光辉形象的同时,带着锁链跳舞,竭尽所能地在自己的作品中保存了很多真实历史场景。
图6 油画《金字塔战役》,完成于1810年,作者安东尼·让·格罗
目前保存于凡尔赛(Versailles)宫,完成于1810年的油画《金字塔战役》(The Battle of the Pyramids)在安东尼·让·格罗的所有作品中算是尺幅比较小的,总共只有4米长。这幅作品至今仍广受人们喜爱,市面上随处可见它的印刷复制品。这幅油画表现的是拿破仑在1798年率军远征中东的场景,那场发生在《金字塔战役》问世前10年的战争虽然以失败告终,拿破仑东征西讨的历史却在随后的10年中不断激发着法国公众的想象力。1798年率领大军出发时,拿破仑还是位野心勃勃的年轻将军,时刻憧憬着效仿诸如亚历山大大帝等古代先贤,金戈铁马,建功立业。除了这种浪漫主义的追求,拿破仑远征的目的也有针对国家交通运输和军事战略需要的考量。很长时间以来,众多法国工程师已经反复论证了在西奈半岛(the Sinai Peninsula)东部挖开苏伊士地峡[6],直接沟通地中海至红海(the Red Sea)航道的可能性。拥有了这条海上捷径,船只从欧洲航行到印度洋的路程就可以缩短几个星期,法国还可以利用这条航道,同英国争夺南亚次大陆的殖民控制权。
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率军从法国登船启程。法国远征军总共有35000名士兵,另外还招募了167名随军学者,这些学者包括工程师、化学家、矿业专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测绘专家、艺术家、作家、外交官,乃至维凡·多米尼克·德农[7]这样的职业间谍。这位间谍在掳掠埃及文物的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搜罗的战利品在欧洲引起了广泛反响。对安东尼·让·格罗来说,维凡·多米尼克·德农也算得上是他人生中的“贵人”。返回法国以后,维凡·多米尼克·德农不但被拿破仑任命为卢浮宫博物馆(Louvre)的馆长,2同时还被赋予了组织举办各类艺术沙龙,督促法国艺术家们加紧创作符合新法兰西帝国时代需要的艺术品的重要职责。所谓“符合新法兰西帝国的时代需要”,实际的意思就是表现拿破仑的文治武功。
图7 维凡·多米尼克·德农1802年前后依据埃及菲莱岛壁画制作的拓本
1801年,法国远征军连续在陆战和海战中遭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大英帝国的联手重挫,只得退出埃及。这场远征结束时,拿破仑的舰队基本灰飞烟灭,英国舰队则满载着19000名法国战俘凯旋而归。早在1799年,为了平息国内武装政变[8],拿破仑已经先于自己的大军返回法国。虽然这场远征以失败告终,拿破仑仍然要求法国艺术界将失败的军事行动描绘成一次“胜利”。更重要的是,法国远征军不应该被塑造成臭名昭著的强盗十字军形象,而应该被美化成为埃及带来文明和幸福的“英雄”。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安东尼·让·格罗创作了《金字塔战役》。这幅油画表现的是1798年7月,法军在埃及作战的场景,拿破仑和他的军官们出现在画面上虽然符合史实,可是他们作为侵略者的身份却得到了部分掩饰。画面中倒地死去的是位来自埃塞俄比亚(Ethiopian)的黑人士兵,2名分别具有阿拉伯和土耳其民族特征的士兵站在同伴的尸体旁边向拿破仑屈膝求和。拿破仑则颐指气使地挥舞着手臂,显得和远处的金字塔一样高。
这个画面还原的是拿破仑在开战前集合士兵训话的场景,他当时说了这么句话:
士兵们,等在你们前面的是足有4000年的漫长历史!
当时的法军士兵身穿厚重的羊毛呢子制服,忍受着埃及如火骄阳的炙烤,还缺吃少喝,而拿破仑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对他们起到了莫大的激励作用。这些士兵随后在战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埃及统帅被迫下令部队后撤整编。法军的胜利为安东尼·让·格罗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素材,即使1810年流连于巴黎艺术沙龙的那些参观者都知道,法军当年在埃及的胜利其实非常短暂。
拿破仑究竟如何得知埃及的金字塔象征着4000年的漫长历史?虽然更准确的数字应该是4500年,可他说的终究不算特别离谱。1798年,类似拿破仑这种教育水平的人[9]对埃及的过去究竟了解多少?那时的人们又是如何计算金字塔年代的?正如本书第1章所说,“古埃及”作为一种知识,它的含义在西方语境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古典时代的罗马,到中世纪的开罗,再到1900年代的维也纳,不同时代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对古埃及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可大家对“埃及”这两个字的理解却既有共同之处,又不完全相同。接下来,我们将仔细梳理作为知识的“古埃及”在漫长的历史中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还将仔细梳理那些围绕这个构建过程引发的争论。当年受到拿破仑激励的那些法国士兵,乃至拿破仑本人可能并不知道,早在4000多年以前,“埃及”作为一种知识就已经被建构了起来,这个时间甚至早于他心目中的英雄亚历山大大帝出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