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襄乡夜战

孙策听完这番分析后,微微颔首,徐庶所言确实不错,但光是黄盖率领的水军恐怕还是不够。

以孙策对刘表的了解,对方除非是承受了巨大的破城威胁,才会做出召回蔡瑁的决定,否则应该不会轻易改变决策。

毕竟刘表虽然老了,身体变差的同时胆子也小了,所以有些不思进取,但还不至于太蠢,还是能够听得进谏言的,而其手下有不少人才,必然有人能看出道道来,所以此事必须由孙策亲自带兵前去。

孙策想了想,开口说道:“黄老将军率领水军,只怕刘景升不会轻易改变既定战略,毕竟水军攻城不易,想要攻入襄阳城更是难上加难,此事还是由我亲自跑一趟好!”

做出决定的孙策不给众人劝阻的机会,当即下令道:“幼平率领五百亲卫军随行护卫,另外,子烈率领所有军中所有骑士,再随我一同走一趟、前去袭扰襄阳,其余人等留下继续攻城。”

随即他想了想,继续下令道:“待拿下江陵城后,大军交由庞统暂时统帅,由法正和徐庶二人负责参谋,到时候若是有战机可寻,便由士元指挥大军攻取夷陵城。”

孙策之所以这么急切,是担心延误了战机,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既然决定了要这样做,就得果断且迅速,防止出现什么变故。

众人见无法劝说,只得纷纷领命离去。

而孙策则是召来负责传令的斥候,对其吩咐道:“给中护军传令,告诉他既然章陵城难以攻下,便分兵攻取章陵郡剩余县城,务必要给敌军形成足够巨大的压力。”

负责传令的斥候很快拟好了军令,孙策看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便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嘱咐负责传令的斥候尽快送达。

当这道命令送达之后,董袭当即便向周瑜请命,想要由他带兵前去攻取襄乡县。

董袭不知道孙策为何要这么着急,但他却严格地执行着命令,他亲领部下精锐士卒轻装急行,后续的粮草和辎重都交给了庞统调度。

自章陵往东北而去,道路经过修缮,明显要比云梦泽的泥泞要好上许多,不过还是避免不了坑坑洼洼。

一日后的深夜,当董袭率众到达襄乡城外时,手下的士卒们都有些灰头土脸的,脸上和甲胄上已经满是灰尘。

董袭借着明亮的月光,看着不远处的襄乡县城墙,缓缓思索着,按照孙策的命令,连夜攻城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选择,而城中的敌人显然并不知道他已经率领五千精锐士卒到了城外。

他正缓缓思索着,却见手下的几名军司马一同前来,行礼后,其中一名军司马跃跃欲试道:“校尉,咱们要攻城吗?”

董袭看了看其他人的反应,发现他们都有这个想法,见此情形,他觉得不如就顺他们之意,一举攻下襄乡县。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好,传令,让士卒们原地休整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咱们攻城。”

随即,他又看向提议攻城的军司马,说道:“姜司马,命你在半个时辰内打造好攻城器械。”

那姜司马闻言立即应道:“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由于是夜间偷袭,因而所谓的攻城器械,不过是长梯和竹排罢了,江淮地区,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竹林更多得是,最不缺的便是竹子。

那姜司马没用多少时间,就带人打造出了数十幅竹排,只要将竹子砍断,用绳子将其固定便可,至于长梯,反正一夜攻城过后,便用不着了,所以便就地取材造了。

半个时辰之后,姜司马并没有让董袭失望,三十副竹排和二十架长梯全部被送到了董袭面前,看着完工的攻城器械,董袭很是满意。

“做得不错,战后我定会上报你的功劳,传令全军,准备登城!”董袭笑着道。

“喏!”众司马领命前去调动部众。

此时的天色很暗,襄乡县城头上,值夜的士卒正昏昏欲睡,董袭部下训练有素的江东士卒,纷纷在其军司马的带领下,缓缓向襄乡县城墙处移动,轻微的脚步声,并没有将城墙上守夜的士卒惊醒。

月黑风高,正是杀人夺城的好时机,士卒们将竹排架在护城河上,一手持盾,一手擎刀,大步跨过了护城河,踩在竹排上发出的吱呀声也是很轻微。

董袭手握长剑,目光冷峻地看着城墙,神情十分严肃。

长梯倚靠在城墙上,铁钩子也勾住了城墙,两个士卒撑住长梯的底端,几名军司马拿着武器身先士卒,大批士卒紧随其后,还有千余人的士卒,在其余军司马的指挥下,引弓持弩,观察着城头上的动静,如果守军有所异动,随时准备掩护大军登城。

寂静的夜里,攀梯的响动,到底还是惊醒了城上值夜的士卒,最先登城的姜司马,见到有守夜士卒正要敲响警钟,快步上前,等到距离靠近后,便猛然将手中短刀掷出。

那名士卒还未来得及敲响警钟,便被短刀插进了背心,当即“扑通”一声,倒在了城头上。

这一幕,惊险不已,若是被他敲响了警钟,那董袭所部攻城的难度定然会上升好几个档次,好在姜司马反应够快,才避免了那种情况出现。

不少没被警醒的值夜士卒,依然还在呼呼大睡,而已经悄然登上城头的江东士卒,自然是不会手下留情,手起刀落间,便让这些士卒见了阎王。

然而,还是有警惕性不错的士卒,这些人被这番杀人动静惊醒,可还未来得及张嘴呼喊,便只能饮恨西北。

但事情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一名军司马率领士卒转动轮盘,想要将吊桥放下,打开城门时,还是有守军士卒发出了惊叫声。

董袭听到后皱了皱眉头,但也没管,已经有近千名士卒登上了城头,大局已定,城中的守军不可能再翻出大浪来。

“全军随我攻占城头!”董袭扭头大吼了一声,随即带头攀梯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