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停止伤害的代际传递
樊登解读《被忽视的孩子》
生活中我们可能见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在沙滩上正玩得高兴,她的妈妈突然说道:“到点了,爸爸该工作了,来我这里吧,我给你读书。”然后爸爸也没说什么,就开始收拾玩具,把身上的沙子都拍掉。孩子只能非常失望地停下手里的游戏,去听妈妈读书。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对父母并没有什么错—他们先让孩子玩了一会儿沙子,再给她读书,似乎已经够负责的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愉快的玩耍突然结束,孩子被硬生生地拉过来听读书,内心其实非常失望。如果父母只是陪孩子玩,却没有对孩子的情感做出回应,孩子的内心其实是会受伤的。
什么叫作情感回应?当妈妈看到孩子玩得正开心时,可以先问孩子:“玩得很高兴是吗?”表示理解后,再耐心解释一下:“咱们应该换一种玩法了,因为爸爸还有工作要做,来,妈妈给你读书。”爸爸也可以说:“哎呀,我们玩得真开心,我真的不想走,但是爸爸要开个会,所以你去跟妈妈玩吧。”表达一下自己的不舍,也是对孩子的情感回应。
对于孩子情绪的变化不被重视,得不到成人回应的现象,这里有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名词,叫作“情感忽视”。
临床心理学博士乔尼丝·韦布是一名专门治疗个人、夫妻和家庭问题的心理医生,基于丰富的临床咨询经验,她开创了童年情感忽视这一研究领域,《被忽视的孩子》就是她基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所写的著作。
养育孩子不仅在于物质,还在于心灵。情感忽视在无形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更重要的是,在童年时期遭到情感忽视的人在成为父母后,很容易将这样的伤害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下面我们将通过《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认识情感忽视,走进或许也被忽视过的我们自己的情感世界。
你经历过情感忽视吗
情感忽视有时是微妙、不可见的,很多看起来把孩子照顾得很好的父母,也会出现情感忽视的情况。父母如果不了解什么是情感忽视,就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是否忽视了孩子。
对于有过情感忽视经历的人来说,一旦形成了心理的创伤,他的痛苦常常是外人难以理解的。他会莫名其妙地觉得抑郁,莫名其妙地觉得生活无意义,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这些创伤可能会被伪装成抑郁、焦虑、愤怒,或者婚姻和人际关系问题。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情感忽视或许才是其真正原因。
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还会在沉默中不停地质疑自己,不停地挑自己的毛病,认为自己有不可饶恕的缺点和错误,活得非常痛苦。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经历过情感忽视,可以问问自己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有时会感觉与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2.对不依赖他人感到骄傲。
3.不喜欢求助于他人。
4.朋友或家人会抱怨你冷漠疏远。
5.你感到还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潜能。
6.经常希望自己独处。
7.暗暗地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骗子。
8.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不舒服。
9.经常对自己失望或是生自己的气。
10.对自己比对他人更严苛。
11.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12.比起人,更喜欢动物。
13.经常无缘由地觉得暴躁、不开心。
14.不清楚自己的感受。
15.分辨不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16.有时感觉自己是旁观者。
17.相信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过隐士生活的人。
18.很难让自己冷静。
19.总觉得有什么拖你的后腿,让你无法活在当下。
20.会感到内心空虚。
21.隐隐地觉得自己有问题。
22.很难自律。[1]
如果你的情况与这22种情况当中的大部分描述相符,那么你很有可能经历过情感忽视。
另外,大家在对照各自情况时,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对号入座。不完美的父母不一定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很多父母可能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他们未必会忽视孩子的情感。
情感忽视的父母一般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曾在重大危机时刻对孩子情感忽视。比如孩子在青春期时遇到了很大的危机、背负了很大压力,父母缺席或对这个危机事件完全没有反应。二是长期忽视孩子的某些重要的方面,比如孩子的道德品质、人际关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等。
情感忽视也可以分成急性共情失败和慢性共情失败两种情况。急性共情失败就是当有一件大事发生时,父母既没有与孩子共情,也没有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慢性共情失败就是父母长期以来缺乏共情。
第二点要注意的就是,不必内疚。如果你发现自己曾经是被情感忽视的孩子,不必内疚,因为这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是一个忽视了孩子情感的父母,也不需要过度内疚,因为内疚于事无补,你之所以会对孩子情感忽视,也许是因为自己也被情感忽视过。我们要用开放、接纳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而不是轻易对号入座、怨天尤人。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了解情感忽视的特征后,我们来看看情感健康的父母都有什么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和孩子有情感联结。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良好的情感联结,孩子如果遇到了情感问题,或情绪上出现了变化,也不会故意不让父母知道,这就体现了情感联结的重要性。
第二个特征是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这样的父母明白孩子是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人生。他们不会让孩子来承担自己的意愿,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延伸出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很多情感不健康的父母却视孩子为物品,这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第三个特征是会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发出了情感需求的信号时,他们会给出回应。相比之下,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当孩子需要情感回应时,父母没有给出及时的回应。
12种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
什么样的父母会对孩子造成情感忽视呢?这本书为我们总结了12种会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的类型,让我们来逐个了解一下。
自恋型父母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讲过的一本书,叫作《母爱的羁绊》,专门讲自恋型父母,尤其是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伤害和控制,这种影响是终身的。正在阅读的你如果是一位女士,可以去了解一下这本书。
自恋型父母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类父母在家里与孩子的地位高低分明,他们甚至跟配偶都无法平等交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他们的典型特点是易脆弱、易受伤、爱记仇和爱推卸责任。
你们有没有见过很爱记仇的父母?如果见过就会明白,当他们跟孩子说“我不跟你说话了”,就真的不再跟孩子说话,就算孩子百般讨好、求饶、道歉,他们都不为所动,他们在用这种方式惩罚孩子。他们常用的手段是发怒或冷落,这类父母的潜台词是:孩子是自己的延伸。
专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最典型的特征是“老派”,比如规定孩子“不许顶嘴”,要求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有时候还会惩罚孩子。
专制型父母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教育出好孩子来,但它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在专制型父母面前,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会要求孩子把情绪和情感都忍着—“给我憋回去,不许哭!”这很容易造成孩子被情感忽视,长大以后有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叛逆状况。
放纵型父母
放纵型父母几乎不和孩子发生冲突,孩子做什么都行。书里有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彻夜未归,第二天回到家,他妈妈就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只说了句“你回来了”。可能别的孩子会很羡慕,说“你们家真好,干什么都没人管”。但实际上这个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任何反馈,他是被情感忽视的。
当一个完全被放纵、被溺爱的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任何反馈的时候,就会在内心深处遭受情感忽视。
离异/丧偶型父母
并不是所有离异、丧偶的父母都会对孩子情感忽视,但很多这类父母经常用离异或丧偶做借口,他们表现得很不快乐,常把抱怨的话挂在嘴边,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归结在婚姻的失败或配偶的离开上。
这类父母自身也很痛苦,没有多余的能量去关心孩子的情感世界,因此孩子就会被情感忽视。他们的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快乐、充满抱怨的世界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如果我爸(我妈)没有离开我们,我们就不至于这样”。
成瘾型父母
成瘾型父母的常见行为就是酗酒,或者做其他事情成瘾。成瘾型父母最大的问题是“过度补偿”,他们经常表现得像两个人。比如喝了酒以后行为特别恶劣,甚至会打人,但打完第二天就后悔不已,为了补偿孩子,他们会带孩子去玩,去买好吃的。
所以,这类父母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两个极端当中:父母一会儿对他特别好,一会儿对他特别坏。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这类父母,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不可预测的人格。孩子对他们的人格摸不准,比如,他们今天的心情好不好得看有没有喝酒,没喝酒的话就不错,喝了酒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了。这类父母的孩子会特别缺乏安全感,他的情感往往是被忽视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父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抑郁型父母
抑郁型父母的特点就是父母本身缺乏能量和热情,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不存在一样,这使得他们的孩子完全缺乏抚慰。
比如当孩子回到家里,妈妈就一个人坐在角落,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也没什么动力做别的:“你自己热点饭吃,咱们家就这样。”整个家庭处于一种沉重、抑郁的压力和情绪下。
这类父母的孩子,只能把所有情感都隐藏起来,因为父母没有能量去帮他、照顾他的情绪。这类父母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好,怎么管孩子的呢?所以,抑郁型父母也会造成情感忽视。
工作狂父母
从小到大,这类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几乎都是通过其他人来实现的。孩子所有情绪上的问题,或者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父母都会让秘书、保姆去解决,自己根本不参与。在孩子看来,工作狂父母的潜台词就是“你的情感和需要都不太重要”,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自己的生活没有价值,自我价值感偏低。
很多不珍惜生命去犯罪的人,都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这一点非常值得重视。正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他们才会去做很多害人害己的事。
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
我们见过有一些孩子,因为家里有病人,他们不仅需要帮父母照顾病人,还要自己照顾自己,所以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看起来非常成熟了。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在小小年纪心理就变得成熟的孩子,在青春期特别容易崩溃,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人是不可能只付出而没有收获的,这些孩子从小内心得到的爱就不够,却还要不断向外付出,所以到了青春期就可能会追求一个过度的补偿,从此变得无比叛逆。
成就/完美导向型父母
这类父母的特点是永不满足,永远焦虑,永远烦躁,永远完美主义。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这类父母就算孩子再怎么好,也会不停地说孩子还不够好,还比不过谁家的小孩。其实,如果非要在一个孩子身上挑毛病,非要在世界上找一个比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强的人,是一定找得到的。这类父母只会要求孩子继续努力,变得更好,却从未关注孩子的情感和情绪。
反社会型父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即无良症[2]。这类父母最典型的特点是没有内疚感,会用残忍、操纵的手段来控制孩子。他们欺负孩子,恐吓、威胁孩子,或者用使其内疚的方式来控制孩子。这些孩子会极度痛苦,而这些父母却毫无内疚感,凡事只要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就行。
孩子即父母
这种情况和照顾伤病家属的情况有些类似。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会让孩子负责买菜、做饭、做家务,这些孩子早早地就成熟了起来。很多父母以此为乐,觉得“这样挺好的,把孩子锻炼得不错”,但是到了青春期,这些孩子会更容易变得叛逆。
“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都是为你好”型父母,综合了以上类型父母的很多特征,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最多。他们爱孩子,也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但孩子所需要的情感联结却被他们忽视了。
以上就是12种可能会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的类型。下面我们来看看,如果一个孩子被情感忽视了,成年后他会有哪些特征。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成年后的十个特征
具有空虚感
排在第一位的特征是具有空虚感,就是莫名其妙地觉得空虚。关于空虚感的描述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引用原文来解释一下。
空虚感本身不是一种病,不像焦虑症或抑郁症。大多数人也没有觉得这些不适是干扰他们生活的症状。它更像是一种一般的不适感觉,一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有些人能切身体验到。
肚子里或胸腔中感觉空落落的,其他人感觉它更像是一种麻木情绪。你可能有种泛泛的感觉:你缺失了些其他人都有的东西,或者你是站在世界的外面往里看着的感觉,就是有些不对劲,却难以名状。它让你感到与世隔绝,好像你本应该更加享受生活,却没有。[3]
空虚感会让人无法投入地享受生活,无法像别人那样尽情地欢乐和放松,总是觉得有一种淡淡的无聊、空虚感—总想问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空虚感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一种感觉,会使人非常不愉快。所以我们常说,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而是麻木,而空虚感就是一种麻木的感觉。
反依赖
反依赖的典型表现就是害怕依赖他人。这类人好像独自长大似的,遇事从不求人,有些问题明明找个朋友问问就解决了,也不会去问,做什么事都独来独往。反依赖的标志和信号如下。
1.你有抑郁的感觉,但你不知道为什么。
2.你长期有莫名的想逃跑或寻死的愿望。
3.即使童年很快乐,你记忆中的童年也是孤独的。
4.其他人说你冷漠。
5.亲人抱怨说你情感上很疏远。
6.你更喜欢自己做事情。
7.很难开口请求帮助。
8.你在亲密关系中不舒服。[4]
这类人与他人进入亲密关系,或者别人对他表示亲近的时候,他会觉得怪怪的,这就是反依赖的特征。这类人不愿意跟别人交流,喜欢一个人待着。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很多人喜欢贬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低,明明自己各方面都挺好,但就是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好,拼命地改变自己。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的标志和信号如下。
1.很难确定你的才能。
2.你感觉到你可能倾向于过度强调你的弱点。
3.很难说你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4.你不确定你的兴趣是什么。
5.当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时,你很快放弃。
6.你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或换了好几次工作。
7.你经常觉得自己像“一颗卡在圆孔中的方钉”,有一种格格不入感。
8.你不确定你的父母对你的看法。[5]
毫不同情自己,只同情他人
我就曾见过这样的人,他们说起别人的事情时,语气中充满同情,说“别人真不容易,真是可怜,我们都应该帮帮他们”,但是自己再怎么受苦受累,都觉得是应该的。这个特征的具体表现如下。
1.其他人经常会请你出来聊聊他们的问题。
2.其他人经常会告诉你,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3.你无法容忍自己的错误。
4.你的头脑中总有一个批评的声音,指出你的错误和缺陷。
5.你对自己比对别人更加严格。
6.你经常生自己的气。[6]
这个特征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只要别人一有需要,他都愿意帮忙,但是自己遇到困难,哪怕是身体出现了问题,他都是能扛就扛,能不表现出来就不表现出来。这是典型的童年时期受到过情感忽视的表现,他们毫不同情自己,只同情他人。
具有负罪感和羞耻感
这个特征的标志和信号如下。
1.你有时没有明显原因地感到沮丧、悲伤或愤怒。
2.你有时候感到情绪麻木。
3.你有一种感觉:你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4.你觉得你和别人不一样。
5.你倾向于压抑感情或避免动感情。
6.你试图隐藏你的情绪,这样别人不会觉察到。
7.你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8.你觉得你没有理由活得这么不开心。[7]
对自己生气和自责
书里也有相关的具体表现,在这里就不为大家一一列举了。
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其实如果能随缘一些,不那么苛求完美,用成长型心态允许自己慢慢进步,就比较容易原谅自己;但如果整天生自己的气,不原谅自己,只会让生活更不尽如人意,因为人越是不断责备自己,越是不会有动力去改正,如果能够对自己宽容一些,进步反倒会更快。
认为自己有致命的缺陷
有这种特征的人总觉得自己某些方面非常阴暗,不能让别人发现,因此他们不敢跟别人深交,不敢跟别人敞开心扉地聊自己的事。他们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但不愿意讲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有人真的了解自己以后,一定不会爱自己。
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情感被忽视,那么他很难在长大以后恰如其分地去爱别人。他会拿捏不好尺度,可能会像他的父母那样过度地补偿,或者过度地冷淡,他不知道关爱他人的那个合适的点到底在哪里。对他们来说,与人舒服地相处是最困难的事。
自我约束能力差
很多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叛逆的孩子都曾被情感忽视,他们的父母要么是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根本不管孩子,要么是溺爱孩子或有家庭暴力。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很叛逆的“小霸王”,经常在学校打人,据说他的爸爸每天都会打他。这个“小霸王”的暴力症状正是源自家庭暴力和情感忽视。
具有述情障碍
什么是述情障碍?直白地说就是不会好好说话,情绪十分不稳定,经常毫无理由地发火。述情障碍发生的原因在于分辨不清自己的情绪,唯一能够识别的情绪就是愤怒,对于沮丧、担心、关怀等情绪无法正常表达。
你们有没有见过把关怀变成愤怒的人?我见过特别多。比如关系特别好的夫妻,妻子的手划破了,丈夫却上来就发飙:“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妻子就会很委屈:“我手都划破了,你怎么还这样说我?”这个丈夫实际上是出于关心,但他不会表达,遇到任何令他拿捏不准的情绪时,都把它变成愤怒表达出来,这就叫作述情障碍。
这个特征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往往也是来自小时候长期的情感忽视。如果父母没有跟孩子做过必要的情感交流,孩子就不会跟别人表达情感,也不会使用关心、担心或焦急的口吻,而是直接变成愤怒。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成年后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杀。许多自杀的人,如果追溯他的过去,都有被情感忽视的经历。一个人放弃自己的生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定是累积了很多的情绪,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以上十个特征都是情感忽视所带来的。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当下的状态,走出被情感忽视的阴影?
走出被情感忽视的阴影
了解阻碍成功改变的因素
在做出行动前,我们要知道改变的过程中都有什么阻力。
第一个阻力在于我们对于改变的错误期待。很多人以为看完这本书就能立刻起作用,明天就能改变现状,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在改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耐心有限,很容易把挫折、障碍及中间的徘徊期当作失败,以为这些方法无效,因此轻易放弃。
对于改变错误的期待其实来自一种习惯,一种用了几十年的思维方式,即使想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好。
经常有父母问我:“樊老师,听了你讲的亲子教育的内容,我觉得我以前全做错了,你现在能不能告诉我一个方法,让我改过来?”他们觉得育儿书里讲的内容学起来见效太慢,什么非暴力沟通,什么情感引导……太慢了,他们只想学一招,一用就灵的那种。
我只好这样回答:“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十年前如果没能种下这棵树,那就今天种,只有从今天开始改变,一点儿一点儿用正确、有爱的方式,用非暴力沟通、情感引导等方法去跟孩子互动,你才能看到孩子一点儿一点儿地改变,而超高的期望反倒可能让人更快地放弃。”
第二个阻力就是逃避。很多人知道自己存在某些问题,但是假装不知道,甚至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件事。
你不去想这件事,这件事也存在,就像荣格说的那样:“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时,那就是你的命运。”当你没有直面潜意识的勇气,没有了解你的潜意识在自己身上怎么产生作用时,潜意识就掌控了你的人生。你会不知不觉地做错很多事,不知不觉地跟着那个潜意识去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你如果始终持回避的态度,那么就会永远被它所掌控。
第三个阻力就是不适感。试想一下,你习惯于用右手拿筷子吃饭,但今天突然让你换成用左手,会不会夹菜很费劲,饭都吃不香了?这就是不适感。你看,就算是学用左手吃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需要经历一段不适的过程。如果你拒绝这个过程,觉得这个过程会让自己变得不像自己,或者你根本不想改变现状,那么你就永远无法改变。
正确对待情绪
我们往往对自己的情绪不了解。很多人误以为是情绪让我们变成了“魔鬼”,然而其实是压力让我们变成了“魔鬼”。在面对情绪的时候,我们总是错误地把情绪当作压力,因为有压力掺杂了进来,我们才会做出很多奇怪的反应。
如果能把这两件事剥离,准确地认识情绪,你就会发现情绪并不是负担,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每一种情绪都承担了信使的作用,是来传递信息的。因此,情绪来的时候,你要先搞明白它背后传递的是什么。情绪背后往往有深层的需求,先了解清楚需求,再慢慢地放走这种情绪,这才是应对情绪的正确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压抑和控制情绪。
情绪也是人与人的联系中非常重要的信使,如果人忽视自己的情绪,不仅可能会生病,会抑郁,会消耗精力,会发脾气,会感到空虚,还可能会有糟糕的人际关系。当你一有情绪就说“不生气、不生气”“这没什么没什么”,总是否定、压制、逃避,你会发现自己什么信息都没有得到,根本不会从情绪中学到任何东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改变呢?这里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我们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感觉。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疗法的第一步都叫作觉知,也就是感受自己的感觉。很多人时刻都能感受别人的感觉,感受别人的情绪是生气或开心,但就是不会感受自己。多问问自己“你今天高不高兴”,这就是觉知。
这里介绍一种工具化的方法。画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里填上你当下的感觉,每天填三次。比如早上起来时,写下当时的感觉;工作了一会儿,在休息的时间记录此刻的感觉;等等。然后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有什么感觉?第二个是:我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这就是关于觉知的修炼。认知自己的情绪是走出被情感忽视阴影的第一步。
第二步,接受并信任你的感觉。你要知道,没有所谓的坏情绪,不理性的表现是有原因、可掌控的,它往往发生在压力之下,而不是在情绪之下。当你能够好好观察自己的情绪时,你的压力反而会减小。当你内心产生了一种情绪,不要责备自己,不要总想逃避、压制,不要总想尽快摆脱,观察它才是很重要的。
第三步,学会有效地表达感觉。感觉是可以说出来的,只是很多人不会表达。比如夫妻俩吵架,双方都很生气,这时候很多人的表达方式是指责,比如“你是个浑蛋”。但是,这根本不是在表达情绪,指责别人看似让我们减压了,实际上只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经常被人指责,所以我们通过不断地指责别人,来宽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用指责的方式表达情绪根本无助于情绪的舒缓,反而会让情绪变得更加激烈,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糟糕。
有效地表达情绪就是真实地描述它,比如:我真的觉得很生气,我此刻觉得很委屈,你的话让我觉得很孤独。不要用指责替代情绪表达,而要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第四步,认识、理解、重视人际关系中的情绪。这个步骤最好的练习场所,一个是友谊,一个是婚姻。你可以在和朋友、伴侣相处的过程中尝试识别情绪,然后谈论情绪、表达情绪。
在练习中,可以按照以上四个步骤:观察自己的情绪,不要排斥它、恐惧它,而要接受它、观察它,并通过有效的表达让对方感知你的情绪,让情绪给你带来信息、带来改变。
学会自我关怀
曾被父母情感忽视的我们,现在该如何补救?让父母来补偿是不切实际的,就算我们现在告诉父母要重视我们的情绪,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他们待在一起。真正能治愈我们的,是自我关怀。
关爱自己
自我关怀的第一个层面是关爱自己。
第一,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学会说“不”。比如当你很忙,别人却一直找你倾诉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没时间,现在不行,对不起”。我现在每天都会说很多次“不”。当我很难挤出时间参加一个论坛,做一个演讲,外出吃一次饭,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拒绝,我会说“抱歉,我实在没有时间参加,我还有我的生活”。
也许从前你没有勇气说这么多“不”,但当你说了这些“不”以后,你会发现别人会尊重你,尊重你的生活节奏。另外,当你扛不住的时候,不妨张口问问别人,寻找一下能够给你带来足够支撑的人,适时寻求帮助也是关爱自己的表现。
另外,要关心自己的好恶。我们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明白哪些东西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
我在跟我父母沟通的时候,就发现不知道怎么让他们高兴。除了我的日子过得很好,他们看着会高兴一些之外,好像没有什么事是能让他们高兴的。我问他们想吃什么,他们会说吃什么都行;问他们想去哪儿玩,他们会说哪儿也不想去。他们好像总是很难有一个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如果我们到了晚年都是这种状态,那生活的乐趣何在?我们得去发现自己的好恶,学会给自己安排一些活动,让自己能够开心快乐。
第二,调节饮食。如果你读过一些关于健康、养生的书籍,你就会发现吃饭是非常讲究的一件事。比如常吃快餐对身体无益,如果总是拿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当作正餐,身体会越来越糟糕。
第三,锻炼身体。养成规律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找到一个锻炼身体的方向。
第四,学会休息和放松。最好不要放任自己休息太长时间,也不要缺乏休息,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提升自我约束力
自我关怀的第二个层面是提升自我约束力。
我相信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很关心,很多人都希望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但就是做不到。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叫作三件事计划。
每天都列出三件自己不想做但应该做的事。
拿我自己来举例子,我今天应该下楼跑三圈,但这是一件我不想做的事,因为我不爱跑步,这就是我列出的第一件事;我想摄入维生素C,打算空口吃一个柠檬,但我不愿意做,这可以作为第二件事;孩子找我玩过家家,我不太想玩,但我决定今天陪孩子玩一次,这就可以作为第三件事。
列完三件事之后,再列出三件特别想做但应该忍住不做的事。比如特别想玩手机,但让自己两小时内坚持不玩,这就算一件;特别想吃肉,但决定今天不吃肉,这也是一件。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用列清单的方法,将这三件应该做、三件不做的事记下,完成后逐个画钩。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逐渐提升自我约束力。
其实,之所以这么强调自我约束能力,是因为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特别容易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提升自我约束能力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如果真的坚持了下来,它将改变人的自尊水平—比如我现在坚持跑步,能够每一次都达到教练的要求,我的自尊水平就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过去我的朋友建议我跑步,我说我就不是个跑步的人,我跑不了。那时我觉得在跑步这件事上,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因为我在这方面的自尊水平低,所以一直不跑步。但是慢慢地,在教练的帮助下,当我真的跑了几次步以后,我的自我评价改变了。我会告诉自己,别人能跑,我也能跑,甚至可以比很多人跑得还好。在这样的正向反馈下,我就更有动力继续提升自己的自我约束力。
自我安慰
自我关怀的第三个层面是自我安慰。
我认识一个讲师,每天都有很多人听他讲课。当他压力很大的时候,他有一个放松的方法,那就是观看随身带着的他和他女儿的视频。那是他女儿小的时候跟他坐过山车时拍下来的视频。虽然他的女儿现在已经18岁了,但每当心情不好时,他就会把那个视频拿出来看看,一看心情就变好了。
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自我安慰的方法,让我们能在焦虑和不开心的时候,一下子开心起来。
我的自我安慰的方法是正念。当我压力大、感到烦躁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摸一下手边的杯子,感受它的质感,感受它的温度,就能一下子回归当下;再喝一口茶,体会一下茶的味道,压力就消散了。这个杯子的温度是怎样的都没关系,我只需要摸着它的时候去感知它。通过这种方法,我就能快速地回归到一个压力正常的状况。
很多孩子在焦虑时,会抱着一床小被子或小毯子,只要攥着这床小被子或小毯子,他们就感到很安全,这是他们自我安慰的一种方法。对于成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自我安慰,也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自我安慰方法。
同情自己
自我关怀的第四个层面是学会同情自己。
学会同情自己,就是别对自己有太严苛的要求,允许自己做个普通人。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你的脑海中不断有个声音在强调“你还不够完美,不够努力,应该做得更好”,那么你可以回忆一下,在童年时期,你的父母或者其他人是否在不断向你施加你应该变得完美的压力。
现在你已经长大,你得学会允许自己做个普通人—我就是我,独一无二。我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并不意味着我不改变,而意味着我不再批评自己,我不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是可耻的。我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就是同情自己。
做好以上这四点—关爱自己、提升自我约束力、自我安慰、同情自己,就能帮助我们逐渐学会自我关怀,从而慢慢摆脱被情感忽视的阴影。
停止情感忽视的代际传递
最后,我们探讨一下如何让情感忽视的问题终结。
在世界范围内终结这件事当然很难,但如果你希望在家庭中、生活中让情感忽视变得越来越少,是可以做到的。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重视情感。情感忽视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拿本文开头的例子来说,其实父母不是不能拒绝孩子、对孩子提要求,而是在拒绝孩子、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要重视他的感觉和情感。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父母要表示理解,要告诉孩子,知道他很想玩,知道他玩得很开心,自己也觉得很开心。
只有父母跟孩子产生了共情,孩子往往才能获得跟别人产生共情的能力。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到大的情感经常被忽视,父母只在乎成绩、排名、时间表,那么他往往无法获得共情的能力,从而很难跟别人建立情感联结。
父母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他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让他识别各种各样情感类的词汇,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情商高、有能力对他人产生共情的人。
第二,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伸,或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我没有上过一个好大学,你一定要上一个”,把所有重担都压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承担一个和自己无关的责任,去完成自己父母的梦想,这样的做法太不明智了。
把握好这两点,就能很好地避免情感忽视的代际传递。
对于曾经被父母情感忽视、如今已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想给孩子更好的家庭环境、更多的爱,请先学会关爱自己,识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约束力、善于表达情感、善于沟通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家庭氛围就会更加和谐。
相信很多人看了本文都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小时候被情感忽视的经历,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地悲哀,更不要过度地抱怨,因为所有发生的事,一定都有它的原因。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成长环境下,能够做到那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更应向他们表达感恩。当我们对父母表达感恩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加丰盈、有力量。
抱怨、批评、后悔都无助于修补内心的伤痛。只有感谢,只有了解,只有获取知识,只有不断地践行,才能够让我们一步一步地发生真实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