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独立思考
樊登解读《我会独立思考》
网络上充斥着吸引眼球、耸人听闻的谣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和推销,让人防不胜防;人们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真相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辨明真相?这个世界充斥着太多误导性的信息,我们该相信谁?
线下常有很多书友跟我说:“樊老师你说得特别对,我现在就听你的,你说什么我都信。”我赶紧说:“千万不要这样,我讲这么多书的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够不要谁都信。”我们讲书、做樊登读书,一本一本地介绍科学、心理学的书,就是希望大家能独立思考,不要依赖任何一个人,不要觉得最好直接知道答案。美国知名童书作家安德里亚·戴宾克在《我会独立思考》里,就说明了这一观点,并为此提供了思路。
独立思考是一件稀缺品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思考中,比如思考如何计算一道数学题、如何安排一天的计划,我们会对一些事情感到焦虑,会回忆过去,还会做白日梦,在脑海中幻想一个奇幻世界……但这些都不是我所想讨论的思考,我想讨论的不是思考的“内容”,而是思考的“方式”,特别是独立思考的方式。在信息时代里,独立思考对每一个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独立思考为什么如此重要?
首先,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许多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会造谣、歪曲事实,独立思考能帮助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这样就不会以讹传讹,甚至成为网络骗局的受害者。
其次,互联网有着海量信息,我们探索未知领域时,需要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移动互联网带来了非常方便的算法,但也带来了信息茧房的消极社会效应。算法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但也让用户受限于茧房,只看到他们喜欢看到的。所以,我会讲各种各样的书,希望用户与不同知识偶遇,我希望发掘每个人身上的潜力,让不同激发改变。比如,你是个在家带孩子的妈妈,但你同样可以了解哲学和物理学,也可以有自己的创业计划,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
最后,独立思考意味着独立的人格,从小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拥有健全的人格,不会轻易被他人左右,真正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独立思考的技术
当然,独立思考是一件稀缺品,它是一项技术,需要学习和练习。
第一,我们要能分清楚事实和观点。有时候我们的负面情绪只是来自他人的观点和大脑不自觉的加工。事实是什么,也许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在不知道事实的情况下任意发表意见,只是因为我们不必为自己发表的意见负责而已。
第二,需要分辨事实的可靠性。我们要能分清楚事实和观点,能大致判断事实的可靠性。很多事情眼见未必为实。伽利略曾在写给开普勒的信中嘲讽了那些只能通过肉眼观察世界的人。要知道人类肉眼所看到的,已经是自己的头脑筛选过的了。更何况,现在的互联网上,被刻意扭曲的“事实”太多了,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被鼓动了情绪,害人害己。
第三,需要学会不预设立场。预设立场会妨碍对事实的判断。比如,在讨论健身房对健康到底有没有帮助时,有的人上来就全盘否定健身房的存在,给出的理由是“原始人就没有健身房,所以健身房没有用”,哪怕可以亲身体验再得出结论,他们也不愿意参与,这其实就是预设立场。
第四,要跟自己的大脑作战。我们的大脑容易夸张,容易想象,容易讨好,就是不容易冷静。我们需要认识到思考过程中的各种陷阱,明确一条完整闭环的思维分析路径以帮助我们独立思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呢?在我看来,独立思考中最关键的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说到批判性思维,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无数次听过,但是当我跟身边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聊批判性思维时,我发现他们和从前的我一样,都对批判性思维有很大的误解。
我问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他们说是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说一件事的时候,你需要批判性地去接受,需要思考,需要看他的说法有没有逻辑上的漏洞。所以,大多数的人“理解”批判性思维之后,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特别喜欢抬杠、找缺点、找毛病的人。
我讲过《思辨与立场》《这才是心理学》,甚至还讲过《机械宇宙》,它们都表现了批判性思维。我读这些书的最大收获是,了解了批判性思维不是用来批判别人的。批判性思维中最重要的是批判自己,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想法—这样想对不对,公平不公平,科学不科学?一生中,骗我们最多的人绝对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骗自己的次数要远多于别人骗我们的。所以,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批判目标是我们自身的头脑,要警惕头脑中所产生的各种谬误。
《我会独立思考》一书提到:“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仔细评估想法与事实,来决定应该相信什么、做些什么的过程。”批判性思维其实和学习滑雪、解数学题一样,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练习。
安德里亚·戴宾克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该不该把灰狼移出濒危物种名录。一百年前,灰狼因为人类的滥捕数量急剧下降,在美国被列入保护动物名录。此后,灰狼繁衍生息,数量开始慢慢恢复。关于这个话题应该怎么讨论呢?
面对一个话题,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不要凭借自己的感受来判断。比如,我害怕、讨厌灰狼,灰狼是坏的,所以就要把它移出名单;或者有人说我喜欢灰狼,也没有被灰狼咬过,所以要把它继续保留在里面,这些都不对。
我们先要学会提出问题。为什么灰狼要被列入保护名单?列入保护名单的标准是什么?之前被列入的动物有哪些?接着再根据问题需要收集相关证据。我们可以采访灰狼的研究者,去图书馆调研相关书籍等。再接着,评估收集的证据是否准确,来源是否可靠,数据是否需要更新,等等。然后,验证假设,验证我们提出来的想法,能不能够用这些数据和事实支撑,可以问问孩子,灰狼经常杀害牲畜吗?它什么情况下是危险的?最后,再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需要批判性思维的例子。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开明思想。开明思想,就是两派的观点可能不一样,收集的事实也不同,但可以和对方交流。交流的过程中不要给对方贴标签,说你是“爱狼派”,我是“恨狼派”,凡是爱狼的都是我的敌人,结果大家就没法辩论。开明的思想意味着,虽然我们的意见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互相交流,说一说你获得的支持性的观点和事实是什么,我获得的是什么。这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周围发生,比如阅读、评论网上的大量新闻。你要发表意见,要表扬这个人,要批评那个人,要为某一方站队……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肯定需要批判性思维。
同样,家庭建设也需要批判性思维。我们要不要买房子?要不要投资理财?该不该给孩子报培训班?报什么班?这些都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来判断,否则只能随大流:别的孩子都在学跆拳道,那我家孩子也学;别的孩子都学钢琴,那我家孩子也学。
除了家庭建设,我们在工作中也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我们该不该创业?应该怎么领导团队?怎么面对自己的情绪,该不该生气?愤怒之后应该怎么解决问题?这全都是批判性思维的话题。可想而知,这件事有多么重要。
思维“捷径”
我们每天都在运用批判性思维,但运用批判性思维并非总是轻而易举。我们常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懒得思考,这其实不是因为孩子“懒”,懒是大脑的天性,毕竟思考非常耗费能量。人类大脑的使用过程,并不是一个增加耗能的过程,而是一个更加节能的过程。比如,一旦不断练习某项看似复杂的技能,大脑便会“不假思索”地自动执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此时,需要“主动思考”的工作已经极少了,也就无需太多的能量供给,所以,我们才说“万事开头难”。大脑希望最好直接知道答案,或者应该怎么样做,这样最简单。
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常常喜欢走“捷径”,这种捷径比经历一个完整的思考路径再得出结论更加简单,所以它也容易导致错误的认知,以下是五种思考时会常犯的错误。
1.刻板印象。当我们说起某一类人,某一地区的人,某种长相的人,甚至从哪儿毕业的人时,都会有不同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会导致我们非常轻率地得出结论。我们的头脑就是想省力气,只要看到几个能够验证的案例,就会对此深信不疑。
2.恐惧。有些时候我们害怕是基于曾经的经历,但有时引起恐惧情绪的场景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现实中并未发生,它也会妨碍我们清晰地思考。
3.盲目相信。这时我们会以为自己一切已经尽在掌握,不会花时间好好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4.无知。当我们缺乏相关信息和知识时,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得到深思熟虑的结论的。
5.妄下结论。如果我们对一件事完全没了解,就轻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妄下结论。如果你的观点全部来自一个狭小的范围,就会很容易得出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的结论。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事实上,批判性思维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时候,针对某一观点或行为,也许需要很多年才能得出结论,甚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了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我们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这颇有“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意味。对于孩子更是如此,有些道理也许他暂时还无法理解,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他会有自己的见解。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一个完整的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是怎么构造的。
第一步:提出问题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叫作提出问题。看到一个话题,或者看到别人的一种意见、观点的时候,我们得能够提出问题,问题往往来自我们的好奇心,而纵观历史,人类的进步、发展就是被一个一个问题所推动的。
比如,爱因斯坦提出过一个伟大的问题:在一束光中旅行是什么感觉?没有人会想出这么离经叛道的问题,但是爱因斯坦提出来了,他由此开创了相对论。所以,问题比答案更能令我们受教,因为能够提出好的问题,意味着你承认自己还有不知道的,并非无所不知。
很多人在讨论话题的时候,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不知道,只愿意第一时间表态,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指责某个人,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不知道,承认自己对此没有研究。
提出问题,至少分成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能够提出一个反映好奇心的问题,就是你真的不知道这事。然后,比这个层次再高一点的,是要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会关心,觉得好玩。第三个层次,是要能够提出一个明智的问题—能够引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并且这个问题还能够延伸出更多的问题。像爱因斯坦、牛顿提的这些问题,明显是超级明智的问题。
怎么判断你提的问题到底属于哪个层次呢?请看下面的一些问题。
·你是否不确定问题的答案?
·你的问题有什么目的吗?
·你的问题需要不止一个“是”或“不是”的答案吗?
·你的问题深刻吗?
·你的问题具体吗?
·你的问题能够引发对话吗?
·你的问题简短吗?
·你的问题容易理解吗?
·你的问题是否不包含任何的信仰或偏见?
·你的问题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吗?
可以看出,随着提问的深入,问题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进行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对各种各样的命题提出你的新问题。
第二步:收集证据
所谓证据,就是能帮助你寻找答案或做出决定的信息。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又要遵循三步,即寻找信息、建立联系、从联系中得出结论。
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古人观察天上的星星,第一步,长时间地观察,就像第谷(丹麦天文学家,曾在汶岛建造天堡观象台,观测星星20年)那样,每天不断地观察,看哪几颗星星在哪些地方是固定的,哪几颗星星在哪些地方是变动的。这就是收集数据。
第二步,建立联系。当观察者看到有几颗星星永远都不动,相对位置永远不变时,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在这些星星之间建立了联系。
第三步,从联系中得出结论。给这些连线的星星命名,这个叫大熊星座,这个叫小熊星座,那个叫仙女星座,然后就建立了星座的概念。
这就是我们说的,收集证据的一个基本过程。
收集到证据后,还需要给证据分类。证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定性的,一类是定量的。定性就是用你的语言描述出某事物。定量就是拿出数据,量化你的证据。
此外,至少有八种完全不同的获得数据的方法:观察、采访专家、阅读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上网进行搜索、找人进行调查或者投票、举行专项讨论会、进行试验、调查历史记录或文档,等等。
随便一列,就有这么多的获得数据的方法,但是我们平常在网上相信的那些结论,往往可能只来自其中的某一个方法,比如“我调查过了”“问了多少个人”“亲眼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大部分人只是简单地从一个角度看到了一个现象,就轻易得出了结论,缺乏完整研究的过程。
获得数据时,我们还需要研究信源,也就是评估所获得的这些证据是不是可靠。调查者有三种类型,一种叫研究者,一种叫社会科学家,还有一种叫数据控。
1.研究者。如果需要信息的时候,该调查者的第一直觉是去翻书,或者上网查阅能读到的一切资料,仔细核实信息来源,不会读到什么就相信什么,那这名调查者就是一个典型的研究者。
2.社会科学家。这类调查者寻求答案的时候,知道该向何人求助,不管是朋友、家人,还是专家,他们依赖于从别人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是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3.数据控。数据控们喜欢选取定量数据、数字、统计数据和概率,这能为他们带来坚实的基础。但要记住,数字并不代表事情的全貌。
这三种调查者哪种更好呢?他们之间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非此即彼。一个人既可以是研究者,也可以是社会科学家,还可以是数据控。一个真正好的调查者,应该把这三种信源评估方法结合起来。
第三步:评估证据
收集了这么多的证据以后,接下来要评估证据了。评估证据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一个叫作重要性,就是这个证据重要不重要,证据的来源值不值得被认真对待;第二个叫作准确性,要看这个证据是不是做了非常严肃的研究,有没有经过多方验证、同行评议等;第三个叫相关性,就是看这个证据和我们要论证的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我会独立思考》里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有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消息,说猫能够像狗一样叫,只是猫懒得这么叫,只有在被逼急的时候,它才会用自己的“第二语言”学狗叫的声音。大家说太有意思了,猫竟然能够学狗叫。请问如何判断猫能学狗叫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怎么判断?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演示了一遍过程。
1.你要知道信息的来源是哪里,在这个例子里,信息的来源是推特,所以可靠性不大。
2.信息的来源是一手的还是二手的?这个人是自己亲耳听到猫学狗叫或者拍到了这个视频,还是他听别人说的?如果信息的来源是二手的,那就更危险了。
3.如果信息的来源不是一手的,你能找到其他一手来源吗?假如你发现这个人是转发的别人的信息,能不能找到他从哪转发的,一手信息的来源到底是哪儿?要搞清楚一手信息的来源。
4.信息的一手来源和二手来源告诉你的一致吗?现在很多信息,转着转着就变形了,一开始说的是一种状况,到最后变成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情形。因为每一个转发的人,都会忍不住“添油加醋”,改动一点点,最终信息会面目全非,所以要去判断它们是不是一致。
5.再去研究一下,信息的一手来源和二手来源可靠吗?在这个案例当中,他们发现,一手来源是兽医,那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兽医呢?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
6.能否找到可以支持这条一手信息的其他信息来源?如果猫真的能够学狗叫,一定不会只有一个人这么说,能不能够找到别的兽医的说法呢?后来孩子们就沿着这条路径不断研究,结果真的有其他专家也发过这样的文章和消息。
这时候基本可以相信,这是真的:猫有时候被逼急了,真的会像狗一样叫。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了验证信息来源的基本过程。那么,如何辨识一个新闻是不是虚假新闻呢?作者列出了一系列步骤。
1.文章是谁写的?与验证猫会狗叫一样,首先要搞明白文章是谁写的。广告或者虚假的报道会删除作者的姓名。
2.能找到作者的个人简历吗?发表这么一篇文章,意味着作者需要对所说的内容负责。可以试着寻找更多与作者有关的信息,看看他的身份是否真实可信。
3.这名作者是否写过其他你能找到的文章?
4.文章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传统媒体的价值依然存在,因为很多传统媒体起到了把关人的作用,这代表其对发布的内容有审核。
6.文章带给你的感受如何?为什么会有这一条呢?所有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它的目的就是要撩拨你的情绪,可能是愤怒,可能是恐惧。我讲过《疯传》,愤怒和恐惧是最容易带来流量的。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你的愤怒,你的愤怒对于某些人来讲就是“生意”。所以,我们作为“吃瓜群众”,不要随便把自己交给那些想要撩拨你情绪的写手。如果他的文章只是为了激发各式各样的情绪,尤其是恐惧和愤怒,一定要警惕,这里很有可能会有虚假的成分。
除了辨别虚假信息,评估证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避免各种谬误,这也是我最想分享给大家的。什么是谬误?通俗地讲,就是在看到很多证据,或者筛选这些证据的过程当中,每一个人都容易犯的错误。这里列举了八种谬误。
第一种,人身攻击谬误。你跟他讨论一个话题,他说你就是坏人,你说话他就是不信。他不跟你讨论问题,而是讨论你的背景、出身,你之前还干过什么坏事,并用这种方式得出所讨论问题的结论,这就是人身攻击谬误。
第二种,稻草人谬误。这种谬误是歪曲或者夸大人们在讨论时所持的观点。比如,我告诉大家要少吃糖分过高的食物,如面条、米饭,如果你要减肥就要控制,这种东西要少吃。然后,就会有人站出来批评说,你竟然不让大家吃面条。我没有不让大家吃面条,我只是说糖分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是被夸张成号召大家不要吃面条。所以,不要树立一个稻草人,非常生气地攻击歪曲、夸大。以上就是稻草人谬误。
第三种,乐队花车谬误。你可能发现,只要走到一个狂欢节的现场,看到别人在举行乐队花车游行的时候,你就禁不住手舞足蹈地跟着走,随大溜。这种谬误会使人倾向于认为受欢迎的观点或者众人都相信的观点肯定是真的。你不是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你是通过看有没有人跟你一样得出结论。
第四种,滑坡谬误。滑坡谬误是指一个人认为如果允许一件事情发生,它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比如父母看到孩子玩手机,会说如果孩子一直玩,今后一辈子都这样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问这些妈妈,你小时候有没有偷看过小说,有没有偷偷骗过家里人,你后来一辈子都这样了吗?事实上这些都是想象中的场景,并没有发生,而父母会表现得非常焦虑、生气、恐惧。
第五种,逃避话题谬误。逃避话题很有趣,在这种逻辑谬误中,发言者不是谈论原本的论点,而是会故意引入新的论点或主张,以转移话题。比如在讨论每天该摄入多少糖时,有人评论:“吃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锻炼。”没有人说锻炼重要或不重要,我们讨论的是糖的摄入量问题,话题就这样被转移了。
第六种,虚假两难谬误。陷入虚假两难谬误的人会错误地推测某件事只存在两种可能的结论,这种思维也被称为“非黑即白”。有这种思维的大多是孩子,比如孩子和其他小伙伴发生争执,他会生气地说:“他是大坏蛋,我不和他玩了!”在孩子的眼里,区分好人与坏人的,往往只是一个小小的表现。这个谬误点就在于,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事。有些事可以简单地进行判断,比如这个是汽车,那个是自行车,这也叫作汇聚性问题。然而这个世界上大量的问题是发散性问题,有各式各样可能的答案,比如创业、与孩子相处都是无法被简单定义的问题。
第七种,诉诸主观情感谬误。陷入这种谬误的人不会针对问题进行反驳,而是会发表操控其他人情绪的观点。此时讨论的问题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个人的感受。所以,很多辩论的套路是先说一个笑话,把你逗乐,这样你的警惕心就会下降,也特别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这就是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原因。一个人叙述时的最好状态,就是老老实实、冷冷静静。
第八种,假性因果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当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认为其中一件肯定是由另一件引发的。实际上,它们只是同时发生,没有相关关系,我们却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就是一件事导致了另一件事。
以上是八个特别典型的思维谬误。针对孩子,我们可以找常见的或者有趣的话题,让孩子参与讨论,培养他们自我审视的思考习惯。比如以下几点。
·“如果我完成不了这份作业,我就考不上大学,那我就永远找不到好工作。”(滑坡谬误)
·“昨天我头疼,但后来喝了些果汁就不疼了。果汁是治疗头疼的好东西。”(假性因果谬误)
·“你没入选体操社团所以很难过,但想想那些连戏剧社都没有的学校吧。”(逃避话题谬误)
……
第四步:验证观点
当你拥有了这些证据以后,先不要着急做出决定,在完成评估证据、得出结论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验证观点。
首先,思考其他的观点。验证观点时,要注意很多事情都是证据相同,却能推导出不同的观点,这个很正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觉得一定是因为证据作假,才会导向不同的结论,其实不是。选择证据的角度不同,或者解读这个证据的方式不同,就会使我们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比如,佛罗里达州的死亡率在全美国最高,你会怎么解读这一事实,从而决定要不要搬到佛罗里达州去住?事实上,佛罗里达州的死亡率确实是美国最高的。从正常的角度想,大家一定避而远之,但实际上有大量美国人搬去居住,因为那里气候好,温暖、有海岸,适合度假,大量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搬去那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里死亡率最高。这就是对于相同的证据,如果解读方式不一样,完全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其次,检验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得出结论的时候,往往经过两步,一步叫假设,一步叫推理。假设是一个人认可的真实的信念,他不怀疑它的真实性。推理是一个基于收集到的证据或所做的假设得出的结论。
比如,你看到朋友进了医院,得出他肯定生病的结论。你的假设是一个人没病就不会进医院。你的推理是,朋友去了医院,所以他肯定生病了。但大家仔细想想,有没有可能是朋友的家人生病了,或者他就是在医院工作呢?所以,要检验自己的观点,需要反思你的假设以及推理过程。
再次,明白情绪的力量。快乐、悲伤、愤怒、希望等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它们可以被用来改变人们的心意、控制人们的想法。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诉诸主观情感的谬误”。很多没进行过这种思维训练的人,容易被情绪引导,去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所以,哲学家的重要性在于,要能够冷静客观地提出不同的意见。而我们也要时刻对网上那些挑动大众情绪的“热文”保持警惕。
最后,培养同理心。明白了情绪的力量之后,还要培养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想象和理解他人的思维、情绪和经历的能力,也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观念、论点和新闻故事背后的人。如何培养同理心?戴宾克在书中建议多读历史上不同的人物传记和自传,比如,读过卢梭的《忏悔录》以后,听到别人对卢梭的诋毁,你可能会有另外一种想法。读过《张爱玲传》后,了解了她的一生,慢慢地就会多一分理解,因为理解,所以宽容。
第五步:得出结论
验证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之后,批判性思维的最后一步叫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是以推理和证据为基础的。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有几点非常重要:重温原先的问题,回顾证据和你学到的内容,以及考虑价值观。
有很多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此刻得出的结论未必永远不会改变。重温问题时,我们需要用新的证据,以及学到的内容重新评估。人类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不断突破原有理论中不断进步的。比如,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引力更像一种几何效应,而非一种力,力学现象的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所以,我们要能够接受结论被颠覆,因为那只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之内得出的结论。
此外,得出结论的时候,还要考虑价值观。人确实很难做到完全公允,因为你的价值观决定着你愿意得出哪一类结论。比如诚实、善良、健康、守法、守时、信用,这些都是你的价值观,根据价值观,你会得出更愿意支持的结论。
伴随一生的科学思考方式
得出结论后一切就结束了吗?戴宾克说得出结论是批判性思维的结果,却不是一切思维的终点。我们的决定、看法和思想,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无论对自己的结论有多确定,都应该去找与我们结论不同、意见相左的人讨论一下。比如,前面列举的灰狼是否应该被列入动物保护名单的问题,如果你认为应该列入,那就去找认为不应该被列入的人讨论。讨论时,不要只是与持同样观点的人一起讨论,要跟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讨论。
在讨论、分享观点时,还有件事很重要,那就是礼貌。现在大家在网上留言、发表意见时,似乎忘记了礼貌。移动互联网给了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但并没有使我们用更加科学、更加耐心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反而让人变得随意、不负责任、急躁,甚至失去理智。很多短视频下面,大部分人就是留一句难听的话,然后转身就走,自认为隐藏在暗处。
这些人的发言虽然宣泄了情绪,但最终还是对自己不利,因为你只是用一个简单的咒骂替代了所有的思考,替代了准确的判断,会错过很多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说礼貌很重要。在意见相左的时候,双方也应该做到彼此尊重,然后友善相处。英语里有一个短语“with all due respect”(恕我直言),就是指我对你非常尊敬,但是我有话要直说。与别人辩论、讨论时,你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需要保留一份尊重。
除了分享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也很重要。有时候听得多了,我们会发现很多话根本就不用说,因为对方的想法其实跟你差不多。所以,保持好奇、善意、专心、投入地倾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不靠谱的结果,不会被别人的道德要求裹挟,不会被别人的情绪所压迫,才能够从新问题深入下去,再去钻研,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所以,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要教会他认识世界,养成终生受益的思维习惯。
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目的是减少你和整个世界之间的摩擦,让你的烦恼变得很少。我们在《思辨与立场》里讲过,如果你还有烦恼,一定是因为思维方式错了,就这么简单。所以,无论是在企业、学校、家庭,还是社区当中,引入批判性思维方式,都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顺畅、愉快、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