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可不知道王泽为人,照常道:“既然密信、细作均已送至,正欲先回家一趟,安顿好父母后再来府君帐下听用。”
王泽点头:“可。”
待众人离去之后,王泽召来一人,将他自己写下的一封信交到其手中,道:“将此信交到吾之从兄王允手中,记得莫要让其他人知晓,要快!”
“是!”
待此人离去后,他另召来一队人马,将那两名鲜卑细作和檀石槐手书交于他们,道:“将这些东西送至洛阳,交于陛下。”
“是!”
而后,王泽俯到其首领耳边,轻声道:“记得要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当天呈交给陛下,不能晚一日,更不能早一日!”
那人听得此话一脸茫然,但出于信任并未多言,只照办便是。
王泽看着众人远去的身影,喃喃自语:“边郡呐!吾实在是受够了!”
远离太守府后,蔡邕也出得马车叹息一声,对唐正道:“你二人不该应下助拳之事,此事太过危险且你们驳了他的面子。以我观之,只怕王泽已将你二人记恨上了。”
“怎么会?我等送信而来,他应有好处,为何会如此?”
“他堂堂太原王氏需要你一个黔首送信获功么?若这样岂不是显得他极其无能?而且他招揽与你二人却遭拒,驳了他太原王氏之颜面。
“但待此事上报洛阳之后,陛下必会派人过来领兵代郡,此人应是我之好友卢植。若真是其领兵,以他之为人倒不会为难你。若不是……”蔡邕犹豫了一下,道,“若不是,贤侄且听我一言,若其人将你二人派往死地,定要想法脱身!”
“多谢蔡公提醒。”唐正闻言便将之记在心里。
“堂堂一郡之守,没想到心眼这般小。”待蔡邕回车之后,他感叹一声转头问徐荣,道:“徐兄,你为何拒绝郡守之意?”
“此人张口太原闭口王氏,显然看人极重出身,我出身寒门,只怕难以得到其重视。你呢?你不是也一样拒绝了?”
“寄人篱下不如自己做主。”
“说得好!正弟果然身怀大志!”徐荣赞道,“他日,待你做主之时,我来投你。”
“徐兄此言当真?”唐正一脸惊讶,他现在无有一官半职,所以对于徐荣这等历史猛人的态度就是只想着先打好关系。对于直接收服为用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但现在徐荣此言却给了他一个惊喜,虽未直接效忠,但也有了希望!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对于徐荣而言,这个决定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出身不行,虽有一身武略却未必能够发挥得出来,即便是凉州董卓用人不看出身,但这也只是传言而已,真实如何,他也不知。
而唐正此人,他是相处过几日的,整体印象与评价相当不错。虽然出身较他还有不如,但架不住唐正是蔡邕的救命恩人,还有蔡邕之女倾心于他。总之,唐正的前途比他可光明许多,如此一来,徐荣才给出了这么一个承诺。
“这日不会太远。”
“哈哈……”
……
出门之后,唐正率蔡邕一行先回了趟马城,以故友相见为名,将宋征一家骗到平舒。因为宋甲在县寺为吏,请假是要扣除月俸,所以并未跟随。唐正见此也好,免得到时还得专门防他。
又另外在互市中以相当便宜的价格另买了十匹良马后才返回家中。
唐正回到家中取了斩马刀见得唐父赵符,对二人简单将幽州之事叙说了一二,便对其道:“我欲将你等送往冀州避难。”
“正儿,你说要我等逃往冀州,可冀州有三郡六国,不知前往何处?”
“代郡往南便是常山、中山国,此二国离此地最近,自然往此二处。中山无极甄氏之甄舒甄子宽曾与儿有恩,鲜卑寇边的消息就是他告知我的,可在中山无极县外寻一处以作避难之地。”
当然,除了离得近这个原因外,他也想顺道去拜访中山无极甄舒与常山真定赵云。不过,拜访一事就要等到明年才有时间了。
“中山、常山……”唐父点头,但又摇头叹道,“只是可惜了我那几十亩的冬麦,才发芽呢!”
“只要留有性命,何惜此冬麦?还有与你们一起避难的还有蔡公,他是位读书人,你们可要照顾好他。若有缘分,说不得你们还能成为一家!”
唐父听得这个冬季唯一的好消息,终于露出一抹笑容,道:“怪不得!我就看那蔡氏二子不对,原来竟是女子!”
唐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唐父正色道:“正儿放心,我等一定会保护他们,不会让他们有丝毫损伤。”
赵符也应和道:“既是侄儿之意中人及其父,我必以死护之!”
“多谢伯父,此行北上,我必带回伯父所想之物回来!”
选定好目的地后,趁众人收拾家当之时,唐正又去了李俊家中劝其离开,但他却舍不得田间农物死活不走,于是只带走了李俊之弟李玄。
众人连夜逃出了幽州后,唐正将以往所写之书简、补著的数学注书和周易单独交于蔡邕后,对其说道:“除周易外,这些书都是耗费我大量精力所写。蔡公乃爱书之人,亦有许多精于经学的好友,此书到了蔡公手中定不会埋没了它。”
蔡邕听得唐正如交代后事一般的言语,不由得生起一股不妙之感:“贤侄此话何意?”
“此去北上,也不知能否安全返还,若不能……勿要使其失传。”
“贤侄,这……”
唐正洒脱一笑,道:“凡事作最坏打算是我做事的一贯习惯。蔡公勿忧,凭我的武艺和照夜玉狮子,自保不成问题。”
蔡琰听闻仍是一脸担忧,道:“君子既非郡卒,何必执意要往战场?”
“人无信不立,我既已答应府君助他一臂之力,那便不能食言。”
其实说到这里,唐正也十分后悔,被王泽那两杯茶一敬就飘了,啥好处没有就被忽悠上了战场,答应得实在是太草率了!
一旁蔡琰好看的眉毛皱起,欲言又止。
蔡邕见状,问道:“贤侄可有婚约?”
“未有。”
“嗯。”蔡邕点了点头沉默片刻,道:“贤侄尚未有字?”
此事不是早就说过么?
唐正一愣,但又很快反应过来蔡邕之意,道:“尚未及冠,蔡公乃天下大儒学究天人,可否为正取一表字?”
蔡邕笑道:“自无不可,待我回去翻翻书。明年,我为你加冠。”
“谢过蔡公!”唐正朝蔡邕行过一礼后,又朝蔡琰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