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千年来,我们一直仰仗“神谕”,在祭司和魔法师的帮助下做决定:应该参战吗?最佳狩猎方位在哪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总指挥,经济学和统计学家伊利·德文思(Ely Devons)在其论文中把统计经济学中“对趋势迹象的疯狂搜寻”比拟为“仪式魔法”。他惊异于预测科学的无用,也因为了解到受雇于政府的“法师、巫医”的庞大数量而吃惊不已。他渐渐相信,预测的价值不在于准确与否,而是能否为公众接受。为了给狩猎方位寻得一个合理的理由,猎手们可能已经争论了好些天。法师的介入为这场争论画上句号。他们会团结起来出发,不再争执。德文思认为,经济学家的模型具有相似功能,预测的准确率或许非常低,却实实在在地构建出了能被大众接受的框架。魔法有一种力量,就算预测错误导致猎手无功而返,受到非议的也绝不是魔法本身。错误解读的可能是存在的,但神谕决不会错。经济学家的模型也是一样的道理。科学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我们得保证下一回必须使用更好的模型以及更好的数据。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岁月里,每当遇到艰难抉择时,我们总是依靠神灵。一直以来,神灵似乎指引着每件事的发展方向,主宰着每个灵魂的命运。我们也许迷茫于自己的命运,但却相信宇宙正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发展。然而,在启蒙运动后,我们渐渐认识到自己可以创造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届时,倘若我们能够揭示社会和经济的法则,一如牛顿的定律令我们有能力把握自然,那么我们就能够掌握自己的未来。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管理科学一直试图揭示机构运作的规律,其目标很简单:若能领会机构管理以及贸易的规则,我们就能设计出更完善、更有效的机构管理做法,不再需要用神农尝百草的方法来找出路。管理科学将带领我们走向光明的高地,它不但能提高机构的效率,还能令个人充实。

理论的发展几乎改善了管理的一切。有的理论致力于分析伟大决策者的成功,从中总结出一般原则(归纳性理论);有的理论则借鉴自然科学的演绎逻辑,勾勒出提高效能的必然逻辑程序。决策过程的理性模型历经发展,力求为克服情感和主观判断的影响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并提出了这样的处方;对事实进行冷静、客观的评估,确保找到未来的最佳路径。有了这些理论,我们在回顾近期发生之事时,才能为今天的成与败做出解释。管理学的教材和课程穿插着有关决策的正反面事例。每一则事例都经过筛选,用于佐证该理论。并且,同魔法师的仪式魔法一样,出错的绝不会是科学,问题总是在于管理者个人,是他未能遵从规定流程,因而对迹象做出了错误的解读。只要回顾过去,我们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就像在迷宫里往回走,每一条路线的选择似乎都是必然的。但现在,我们要在迷宫里向前闯出一条路,面对无数岔路,要想一步不错并不容易。在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个指引我们倒走迷宫时表现得十分可靠的指南针此时正疯狂旋转,找不到方向。为何选择这条路,而不选另一条?我们靠的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严格应用、个人的判断,还是仅凭猜测和主观意愿?如果在最需要这些理论的时候,它们却派不上用场,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认为其中也有运气在起作用。

在管理学著述中,“运气”这个词很少被用于解释成功与失败,这多少令人意外。但是,我丝毫不怀疑运气对于人们风云变幻的职业生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的职业生涯令我有机会从各个角度审视决策过程。我曾为多家全球出版集团管理其跨国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我是一家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创始管理人;我还曾作为投资总监,在私人股权行业工作四年;近期则为一些小型初创公司管理投资组合。无论是作为公司等级制度下的一名管理人、创业者,还是为自己和别人管钱的投资人,规划和决策都是我必须面对的挑战。我曾在看似一成不变的图书出版行业工作,也曾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零售业工作。我为过去十年间发生的某些技术变革所吸引,惊叹于大量传统商业模式的屹立与蓬勃。

1997年,在创建我自己的网络社区时,我靠的主要是运气。原本有意向投资的风险投资人在一年后拒绝了我,是运气好,才让我遇到愿意投钱的天使投资人。同样因为运气好,在我们获得注资后的第一个月,Freeserve(后来的Wanadoo)推出了英国首家免拨号上网服务,这推动了英国互联网行业的繁荣发展。我的幸运不止于此,Freeserve还买下了我们的股份,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的初期,我们既没有足够的现金,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最大的幸运莫过于,Freeserve在经济危机最艰难的时期维持了这家公司的生存,却在互联网广告和电子零售成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2003年将资产卖回给我们。在一百万个使用Excel电子表格的“鬼才”中能有一个人想到这样的商业计划吗?对此,我很怀疑。

为什么人们从不把运气拿到台面上讨论?这是因为管理科学认为我们不需要运气——人就是自身命运的构建者。毕竟,每一本崭新的管理学教材在本质上都在做同样的承诺:“做了X,你就可以拥有Y。”X是一种包装精美的管理实践,而Y是你想要的一切(扩张、利润、财富等)。这种说法同推销蛇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蛇油推销员知道,只要你给的承诺是人们想要的,大家就会买账。这些说法都基于两种错误的设想:其一,管理理论具有等同于科学规律的预测能力;其二,在全球经济的开放系统中,我们一定能自信地对未来做出预测。大部分管理书籍都在兜售实现必然性的希望,但这种承诺是无法兑现的。在本书中,我将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一旦接受了自己无法掌控未来的设定,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决策,即如何应对或然性。

最后,摒弃对必然性的虚妄依赖,会深刻影响我们对管理过程的认识方式。关于管理,我们需要新的比喻。主流的比喻仍把管理者喻为操控机器的人,他要读取刻度盘、操纵杠杆,以使机器的产量最大化(尽管机器很复杂,而且部分装置是隐藏的)。作为替代,我认为管理者就像扑克牌玩家,因为他们总是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我也可以将管理者比作为陌生领域绘制地图的探险家,他们心里很明白,在熟悉的领域形成的直觉并不适用于这块陌生的土地。

管理学专家对管理者的谆谆教诲与管理者实际的管理情况存在鸿沟,这是本书的一个主题。数十年来,人们对这些理论深信不疑,认为问题都出在管理者身上:他们要么没文化,要么懒惰。但是,如今我们都明白,管理者一直都在本能地管理或然性,并做着有效的判断。管理者一直在使用自己的判断力做出快速有效的决策,即利用过去的经验来管理未来。诚然,在熟悉的环境中,这种做法的确有效。但是,倘若我们不得不常常在陌生环境中做决定,情况又当如何?我将研究在熟悉与陌生的环境中做决策时,直觉判断在决策中的优势与风险。你将看到,我们可以从多变的扑克牌世界以及灵活的编程方法中发现经验法则,从而为不确定世界中的决策艺术提供指导。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决策艺术,而不是决策科学。我们要走出必然性的迷思,学会在变化莫测的未来中有效管理,这才是21世纪管理技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