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乐无双:方锦龙的趣味国乐课
- 方锦龙
- 1061字
- 2024-11-02 13:44:54
远嫁的公主竟是乐器改革家
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间,早在阮咸作为乐器得名之前,这个乐器就已经存在很久了,圆形、直项、四弦、十二柱(品),是纯粹的“中国创造”。追溯到它发展的源头,居然是走街串巷的货郎叫卖时的道具——拨浪鼓,这也是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益智玩具。
鼗鼓(俗称拨浪鼓)
汉代郑玄《周礼·注》上有讲:“鼗(táo)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诗经·商颂·那》中记载:“猗与那与!置我鞉(táo)鼓。”这里提到的“鼗”“鞉鼓”,它的样子和拨浪鼓几乎一模一样。可一个小小的摇响器是怎么变成了张弦的弹拨乐器?它又是几时“变身”的呢?咱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曰秦琵琶,一曰汉琵琶。
《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琵琶圆体修劲而小,号曰‘秦汉子’,盖鼗鼓之遗制,出于胡中,传为秦汉所作。”《琵琶赋》中则说得更直截了当:“赢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这句话里的“弦”字是动词,整句意思是:秦始皇让老百姓修长城,这种劳役实在太苦了,所以大伙儿就在拨浪鼓上绷上丝弦,边弹边唱。劳动人民苦中作乐发明的这种乐器,起初就叫作弦鼗,后来发展为秦琵琶。
汉琵琶的诞生,则与一位远嫁的汉代女子有关。大家都知道西汉时远嫁匈奴的王昭君,但是对汉朝另一位远嫁的女子可能不是很了解,她就是西汉汉武帝时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相传她因朝廷要与乌孙国联合抗击匈奴,“和亲”嫁给了乌孙王猎骄靡。这位冰雪聪明的女子,为缓解远在异邦的苦闷,叫工匠把弦鼗,即秦琵琶的音箱部分加大,改良成状如满月的形状,使乐器的音色、音域和表现力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后人谓之曰汉琵琶。自此,阮的先祖诞生了。
作为和平使者的刘细君,为了民族的利益远嫁番邦,乃心怀家国的千古奇女子;而她作为乐器改革家的身份,也同样值得被后世铭记。
方言
既然我们在前面提到,当今的琵琶是魏晋南北朝时传入的西域乐器与我国本土乐器结合的产物,那么西汉王昭君出塞时抱的到底是什么呢?在很多绘画作品里,我们都能看到王昭君怀中抱着一把琵琶,其与当代琵琶的样子非常接近。不过此琵琶恐非彼琵琶。我认为她带出去的应该是汉琵琶,也就是现在阮的前身。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很多绘画作品也许就要重新构思了。
除了时间上的差异,这个观点的依据之二,是现在流传于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乐器“火不思”(也叫“浑不似”)与阮咸非常接近。这一乐器则是源自当时当地人民仿制秦琵琶,但是怎么仿制都不像,故得名曰“四不像”,后译为“浑不似”“火不思”。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在此提出,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
浑不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