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乐无双:方锦龙的趣味国乐课
- 方锦龙
- 1485字
- 2024-11-02 13:44:54
引言
我讲中国乐器,开篇自然是琵琶,不仅因为它是当之无愧的乐器之王,更因为其传奇的身世和强大的基因。
咱们先从字形讲起。
我常说,中国的文字,是有文化的字。“琵琶”最早被称为“批把”。汉朝刘熙所写的《释名·释乐器》中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可见,古人最初是根据这种乐器“一批一把”,也就是往前弹、往回拨的演奏特点,将“批把”作为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后来,随着多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西方沿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批把”渐渐特指现在这种梨形的弹拨乐器。再后来 ,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批把”就变成了现在的“琵琶”二字。简而述之,“批把”最早指弹及挑这两种演奏方式,后称为“枇杷(与枇杷这种水果的写法相同)”“琵琶”,成为弹拨乐器的统称,时至今日则变成了特定的乐器之名。
注:因为我属兔,名字里又有一个“龙”字,所以便设计了这只小龙兔作为自己的漫画形象。大家看,这只小龙兔是不是很像我呢?
“琵琶”这两个字取得妙。琵琶二字各自头上的两个王,最早的字形是“珏”。它是象形字兼会意字,本字为“二玉相并之形”,意为“二玉相碰之声”,也就是两块玉相碰所发出的悦耳声音。
玉,从远古起就是珍贵的宝石,所谓“君子如玉”。在我国古代,佩戴玉饰既代表高洁的品德、人格,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尊贵的身份、地位。从“冰清玉洁、守身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寓意美好、高尚的品格的词语中,我们也能看出古人对玉的尊崇。所以,老祖宗造字时,用玉的声音来形容乐器,足以说明这类乐器的地位,而“琴瑟琵琶八大王”,琵琶这一种乐器,就占了其中四个“王”。
事实上,从演奏的丰富程度上来说,琵琶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它既可以表现苏轼词中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气概,也可弹出柳永词中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柔情。所以,琵琶才能成为弹拨乐器的首座。
我们今天的琵琶是一个“混血儿”,在它的身体里,既有纯正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有来自于波斯(今伊朗等地)的遗传基因。它正儿八经的“鼻祖”,是绝对的“国产名优”——阮,也叫阮咸,即直项的秦琵琶、汉琵琶;而它的“远祖”,则是“进口好货”——源自两河流域的乌德琴,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不远
万里从两河流域经由丝绸之路骑着马和骆驼“嫁”到了中国。
这样的身世,注定了琵琶的今生拥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庞大家族。
寻根溯源,这个家族的列祖列宗、叔伯婶娘、兄弟姐妹,个个都有精彩的往事,将其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咏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华彩乐章。
史海钩沉,这个家族的故事载沉载浮,四弦、五弦也好,曲项、直项也罢,在乐者的指尖翻飞之际,多少人的情怀、理想、命运,寄托在琵琶声里,或化作诗歌,或变成曲调,流传千古。
“涨知识”
本土还是外来?看字数就能知道
我们的很多乐器都是与外来乐器融合产生的,如何区分本土原生乐器和与外来乐器融合后产生的乐器呢?有个简单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并不是绝对的)。
通常,名字仅有一个字的都是本土原生乐器,如钟、磬、琴、瑟、箫、笙、阮、筝等;名字为两个字及以上的大部分是与外来乐器融合而来的,如:琵琶、唢呐、胡琴、扬琴、羌笛、筚篥等。
方言
总有人问我:“琵琶不是女孩子弹的吗?”这个时候,我总会回答说:“你看过《西游记》吗?知道《封神演义》里的四大金刚吗?其中便有一位怀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是主乐神;而四大美女中的王昭君和杨贵妃也是弹琵琶的呀!由此可见,弹奏琵琶不分男女、不论身份。”古往今来,男性琵琶演奏家比比皆是,我也会在后文给大家介绍几位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男性琵琶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