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不一定是好事吗

利他的人会被认为是热心,是好事,但也有相反的观点说利他的族群终会消失,这是真的吗?

生物学家运用经济学的博弈论,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求报答绝对利他的种群,即使一开始存在,但是随着博弈的多次进行,也将走向灭绝。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道理,难道人们不希望利他的人存在吗?

专家们举了这样的例子。假定某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不能自己抓自己头上的虱子。假定B头上有一只虱子,A帮他剔除掉。不久以后,A头上也有了虱子,此时A当然去找B,希望B也能帮他除掉。结果,B嗤之以鼻,掉头就走。可见B品行不端,是个骗子。

假设一个生物种群中的个体采取两种策略——傻瓜策略和骗子策略中的任何一种,只要对方有需要,傻瓜可以为任何人梳理头上的虱子,而不问对象是谁。相反,骗子只接受傻瓜的利他行为,但却不为别人服务。如果在生物种群中骗子所占的比例达到90%时,那就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为别人梳理头部从而导致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如果我们考虑的只限于这两种策略,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傻瓜的灭绝,而且整个生物种群大概也难逃覆灭的厄运。

现在让我们假设还有第三种被称为小气鬼的策略。小气鬼愿意为没有打过交道的个体抓虱子,而且为他抓过的个体,他更不忘报答。可是,要是有谁骗了他,他就会牢记在心,以后再不肯为这个骗子服务。生物学家证明,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小气鬼策略是一种稳定的策略,在小气鬼占多数的种群中,骗子或傻瓜都难以逞强。同样,在骗子占大多数的生物种群中,小气鬼或傻瓜也难以逞强。

生物学家道金斯对三种策略的博弈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开始模拟时,傻瓜占大多数,小气鬼占少数,骗子也属于少数,与小气鬼的比例相仿。骗子对傻瓜进行无情的剥削首先在傻瓜种群中引发了剧烈的崩溃,骗子的激增随着最后一个傻瓜的死去而达到高峰。这时,骗子还要应付小气鬼。在傻瓜急剧减少时,小气鬼在日益取得优势的骗子的打击下也缓慢地减少,但仍能勉强地维持下去。在最后一个傻瓜死去之后,骗子不能够再跟以前一样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剥削。同时,小气鬼在抗拒骗子剥削的情况下开始缓慢地增加,并逐渐取得稳步上升的势头。接着小气鬼突然激增,使骗子从此处于劣势并逐渐接近灭绝的边缘。由于处于少数派的有利地位同时因受到小气鬼怀恨的机会相对减少,骗子此时能得以暂时存活。不过,随着小气鬼数量的不断增长,骗子的覆灭是不可挽回的。他们最终将慢慢地死去,留下小气鬼独占整个种群。

根据以上模拟可以得知,只要有一个骗子或利他主义的“傻瓜”存在,就将带来组织内骗子的繁荣和组织的覆灭。而小气鬼策略是组织的稳定策略,它的含义是“互惠”,是相互报答和感恩,因此也可以说是互惠利他或互惠自私。

假如大家把相互清除寄生虫作为“宪法”固定下来,那么可以说,这个组织就有了一个道德共识。但是,“傻瓜”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傻瓜”代表“利他”,而“利他”必须“损己”。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任何“利他”行为都是以“损己”为代价的,可以说“利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损己”,而“损己”的极致便是让出你的生存空间给别人。所以,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利他”的“傻瓜”逐渐消失,而“骗子”在“傻瓜”消失之后由于没有了其生存的依托也将自然地走向消失,最后这个世界的生物种群就构成了一个由“小气鬼”所组成的“食物链”——现实存在的世界。

当然,“傻瓜”和“骗子”不会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小气鬼”有时偶尔也会充当一回“傻瓜”和“骗子”,比如说,有人对你说“你应该‘利他’”,那么你一定是碰到了一位“骗子”,因为他无非是想占你的便宜而已,如果你信了他的话,你也就充当了一回“傻瓜”。

当然,也许你会想,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没有私欲,都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这里却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矛盾:如果人人都没有了私欲,那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正因为私欲的膨胀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最终加害于每个社会成员,使他们最初追求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因而欲望才得以限制。

所以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从动机来看当然是高尚的,但如果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么其余的少数人正好可以肆无忌惮地膨胀私欲,所以,将“损己利人”的原则作为制度设计的前提是不可取的。

经济学家的思考

只有当人与人处于不对称地位时,利他的道德原则才有必要,例如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在处于危急情况下和不处于这种情况下的人之间,才能使社会福利有效增长、社会可以更协调地发展。因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能成为普遍适用的制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