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藏污纳垢

等所有人都到场后,智通和尚便对众人说起,他的祖师太乙混元祖师,与峨眉派剑仙结下深仇的事情。

当年在峨眉山玉女峰斗剑,混元祖师被峨眉派的领袖剑仙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齐漱溟斩去一臂。

祖师爷气愤不过,后来在茅山修炼十年,炼就五毒仙剑,约峨眉派二次在黄山顶上比剑。

峨眉派眼看就要失败,平空又来了东海三仙,一个是玄真子,二个是苦行头陀,三个就是那怪老头追云叟白谷逸。

他们三人平空出来干涉,调解不公,动起手来,结果混元祖师被苦行头陀将五毒剑收去,又中了玄真子的无形剑,七天之后,便自身亡。

临终的时节,混元祖师将门下几个得意门人,同智通的师父脱脱大师叫在面前,传下炼剑之法,叫他们等剑法修成,再去寻峨眉派的人报仇雪恨。

脱脱大师后来走火入魔,当时坐化。

智通和尚苦心经营这座慈云寺十几个年头,才有今日这番兴盛。只因他从不在此做买卖,出入俱在深夜,颇能得到当地官民绅商的信仰。

谁想半月前夜间,毛太的门人张亮,看中了城内一家女子,前去采花借钱,一去不回。

众人四外打听,并无下落,想必张亮已遭了别人的毒手。

最后,智通望着众人,朗声道:“今日我唤你等同众位英雄到此,就是要大家从今日起,分头拿我束帖,约请帮手。在庙之人,无事不许出庙。且等请的帮手到来,再作计较。”

众人听了,都无甚主见,不发一言。

由唐颂幻化而成的毛太,假意要去为张亮报仇,非要出庙。

智通拦他不住,只得由他。

到了第二日,秦朗辞别大众,起程往滇西去了。在秦朗走后,众人也都拿了智通的信,分别出门请人。

唐颂吃完早饭,也不通知智通,独自离了慈云寺,到了一个僻静处,再将身一晃,恢复本来面目,却是书生打扮,打算去做另外一个任务。

在蜀山灵境的慈云寺副本中,有一个剧情任务,是十七个进京应试的举子,到慈云寺随喜。

前面知客僧一时大意,被他们误入云房,巧碰暗室机关,进了甬道。

智通和尚见事情已被那些举子看破,只好请他们归西,便将那十七人全绑起来,审问明白,由他亲自动手送终。

杀到临未一个举子,叫做周云从,只有十七八岁,相貌长得极好,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不禁将智通心肠哭软,不忍心亲自动手杀他。

智通便将周云从送往牢洞之中,给了他一根绳子、一把钢刀、一包毒药,叫他自己在洞中寻死。

周云从又苦求多吃两顿,做一个饱死鬼。

智通想一发成全了他,又给他三十个馒头,算计可以让他多活三天。到第四天去看他,若不自杀,再行动手。

智通因周云从生得非常文弱,那牢洞又高,也未把此事放在心上。谁想第二天、第三天,连下了两晚的大雷雨,到第四天派人去看时,那个周云从已自逃走。

唐颂打算在那些举子被杀之前,救下他们,再杀死智通等妖人,看看在这个慈云寺副本中,那些妖人还会不会再自动生成。

当那些举子出现在慈云寺附近的时候,唐颂已混入其中,取代周云从的位置。而真正的周云从,已被他直接用飞剑送去京城。

这里有个村集,也有店房,一打听慈云寺,都知道,说是离此不远。原来此地人家,有多半种着庙产。

十七个举子胡乱用了一点酒饭,都往慈云寺走去。行约半里,只见一片茂林,嘉树葱茏,现出红墙一角。一阵风过去,微闻梵音之声,果然是清修福地。

众人到了庙门,走将进去,由知客僧招待,端过素点清茶,周旋一阵,便引大家往佛殿禅房中去游览。

这个知客名叫了一,谈吐非常文雅,招待殷勤,很合众人的脾气。

游了半日,知客僧又领众人到一间禅房中歇脚。

这间禅房布置得非常雅致,墙上挂着名人字画,桌上文具非常整齐。靠西边禅床上,有两个夏布的蒲团,说是晚上做静功用的。

有个叫宋时的举子,看见一轴画挂的位置不太妥当,正要问了一,为何挂在这里。

忽然有个小沙弥进来道:“方丈请知客师去说话。”

了一便对众人道:“小庙殿房曲折,容易走迷,诸位等我回来奉陪同游吧,我去去就来。”说罢,匆匆走去。

宋时便对唐颂道:“你看这庙中的布置,同知客僧的谈吐,何等高明风雅。

这间禅房布置得这样好,满壁都是名人字画,偏偏这边墙上会挂这样一张画,岂不是佛头着粪么?”

原来这间禅房面积甚广,东边是窗户,南边是门。

在西墙上挂着米襄阳烟雨图的横幅,北墙上挂的是方孝孺白石青松的中堂,旁边配着一副对联,集的宋句是:“青鸳几世开兰若,白鹤时来访子孙。”

落款是一个蜀中的小名士张易。

惟独禅床当中,孤孤单单地挂了一个中堂,画的是八仙过海,笔势粗俗,满纸匠气。

众人先前只顾与了一说话,不曾注意,此刻经宋时一说,都回过头来议论。

唐颂看看四周,那中堂下面横着一个磬锤,便随手取来把玩。一个不留心,把那八仙过海中堂的下摆碰了一下。

大概上面挂的那个钉年代久远,有点活动,经这磬锤一震,后面凹进去一块,约一人高,一尺三寸宽,上面悬着一个小磬。

众人都不明白,为何要把这磬藏在此间。

宋时正站在床前,把磬锤从唐颂手中取过来把玩,一时高兴,随便击了那磬一下,只听当的一声,清脆悦耳,于是又连击两下。

唐颂忽见有一个小和尚探头,又听三声钟响,接着是一阵轧轧之声。同时墙上现出一个小门,门前立着一个艳装女子,见了众人,“呀”的一声,连忙退去。

宋时大喜,哈哈笑道:“原来这里有暗门,还藏着女子!那方丈一定不是好人,我们何不进去,骂那秃驴一顿,大大地敲他一下竹杠?”

唐颂笑而不答,其他人则议论纷纷。

就中有一个姓史的举子,忽然道:“宋兄,你还只顾说话,且看你身后头的房门,如何不见了?”

众人连忙一齐回头看时,果然适才进来的那一座门,已不知去向,只剩下一面黑黝黝的墙。墙上挂的字画,也无影无踪。

众人不禁惊异万分,不由得连忙上前去推,但那面墙非常坚固,恰似蜻蜒撼石柱,休想动得分毫。

这时除了禅床上所现的小门外,简直是无门可出,众人都是又惊又怕。

有人机警,奔到窗前,用手推了一下,不禁大大的失望。

原来那窗户虽有四扇,已从外面下闩。这还不打紧,而这四扇窗,都是生铁打就,另外挖的万字花纹,有二指粗细,外面漆上红漆,所以看不出来。

急得众人又蹦又跳,去捶了一阵板壁,把手都捶得生疼,但外面并无人应声。

这一班少年新贵,这才知道身入险地,光景不妙,有怪宋时不该击那磬的,有说那和尚不规矩的,一时间议论纷纷,满室喧哗,倒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