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时爱读书,非是为功名

“既然你有意追随老夫,老夫自是不会让你不得安生,你将尸体收拾一下,我修书一封,警告周家。他们自会安分,不过周家小子同辈之中,有一人物,我却不好处理,只能让你自己处理,日后你学有所成,只怕麻烦不小。”

于退之的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尸体,沉吟一下说道。

“敢问先生此人是谁?”

景珩倒是不惧。

“柳泉居士周剑臣。”

于退之缓缓说出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景珩开始还有点陌生,思量一下忽然说话。

“江南道第一才子?”

“不错,正是他。”

于退之点头。

“只是传闻之中,他在七年之前不就失踪了吗?”

景珩的脑海中闪过这个人的信息。

周剑臣是十年前南方才子中的领袖人物,此人虽然没有去考乡试,但江南道的很多大儒都认为其人有状元之才。不过七年前就已失踪,传闻已经死了。

不过既然儒家传承并不是景珩想的那般隐秘,此人盛名如此,想必也是入了文道的人物,必定不会如同传闻那般简单的死了。

于退之看了他一眼,重重叹息说道。

“七年前妖神道起于江南道,周剑臣作为江南道青年一辈的第一人自是不能退让,只可惜他遇到了绝顶大妖王齐武。”

“齐武虽是大妖王,但是已经窥见妖神之境的门槛,周剑臣虽已经文气冲顶,还是被他镇压在万妖崖下。”

“不过现在妖神道即将被灭,周剑臣荀月之内就会脱困,这七年镇压,他在万妖崖下,积蓄七年文气,几成山岳,写出属于他自己的文心之书,一旦出世,文心立成。必定是一方强者。”

“此人最为护短,你杀他堂弟,只怕不会轻易罢休!”

景珩默默听着,记下那些一听就知道与修行有关的词。

“敢问何为文气?何为文心?”想想还是忍不住问道。

于退之一愣,随即就像是想明白了什么。

“文气者,个人之文脉。”

“文心者,言之为文用心也。”

景珩明白他的话,这是对文气、文心的字面解释。

“先生,学生想问的不是这个。”

于退之为难道:“看来是老夫误会了,周兄真没有教你这方面的东西,老夫这却不好越俎代庖了。”

景珩行礼道:“先生此言差矣,义父不告诉我只是不想我有功利之心,学生不知也就罢了,自然不会多想,可今日我既然已经听闻,再装作不知,岂不与掩耳盗铃无异。”

“也罢,既然你已经经历修行之事,再做隐瞒确实无用,我等不让小辈知道文道,一来,小辈文气不够,知道也无用,二来,知道文道反倒会让小辈失去本心,读书不为志向谋,反倒为力量谋,为功名谋,那就落入下层了。”

于退之看着景珩思考,景珩既然有魔物入体之手段,多做隐瞒,反倒是容易被眼前力量所迷惑。

“先生所言甚是,学生曾听人言,非因报应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自是明白读书为何,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契合冥冥中存在的圣人之道,学生已经读书十多年,沉迷读书,自然不会本末倒置。”

“学生在知晓文心、文道之时,心中也是颇为感慨,刚刚忽然想到小时候读书之刻苦,已然明白,小时爱读书,非是为功名,学生愿意保持本心,不为功名,只为读书。”

景珩诚恳说道,言辞恳切。

“好,小时爱读书,非是为功名,纯粹只是喜欢读书,只是想契合圣人之道,这才是我辈读书人应有的心性。”

景珩几句话倒是说到于退之心里去了。

“既然你有此心性,文道已经不远,也罢,老夫便与你说说吧。”

他颇为高兴,只是看看四周,倒是有些煞风景。

“你先收拾一下,我的马车停在之前你杀那些骑士的地点,我去车上等你,今晚我们秉烛夜谈。”

思量一下做了决定。

“多谢先生。”

景珩大喜过望,此时他才真正入了于退之法眼。

“老夫先走了,你处理好了过来。”

看看身上的血污,连番杀人,他身上的衣物已经染成红色,自是不雅观。

想想周家青年拿走的首级,也没有心思去拿了。

原本还打算靠着这些首级混点功绩,在军方混点人脉,此时也没那心思。

更何况已经杀了这么多人,留着首级给他们收尸吧。

心念一起,便不犹豫,直接奔向军营。

走到半道便发现,之前逃跑的士卒,带着大队人马过来。

既然有人收拾,景珩也懒得处理。

回到系马之处,骑上马,直奔之前毛驴所在地。

来时花费半个时辰,再去没有杰森人物卡,动作慢了很多,接近一个时辰后才找到毛驴。

毛驴的背包虽然被翻得乱七八糟,但是东西没丢。

最让景珩意外的是,他那个妖王真形,居然没被那几人翻出来。

将身上的衣物直接脱了,跳进水中,就在这死了七人的湖中洗澡。

收拾干净以后,换了一套干净的衣物,景珩往江陵城那行走,不到一里地,果然看到一辆马车。

马车颇大,双马驾驭,车上有一个御者,一动不动。

“敢问可是先生车驾所在。”

景珩对着马车行礼问道。

“沈维是跟着马车,我们回头去驿馆。”

里面传出于退之的声音。

“尊先生之命。”

景珩欣然行礼。

一路无话,不过几里路,便到了一间驿馆。

有于退之这种文宗,待遇自然是最好的。

一番收拾,于退之和景珩在一处坐下。

“所谓文气,也就是读书契合圣人之道,吸收藏于典籍中圣人大道道的文韵,纳于自身,一般人可以在行文之间,通过文章显化出来,普通人观察不到,但到了我等境界,文气在我等眼中就能看出,小者不过纤毫,大者直冲霄汉。”

“而文气的大小,就是我等观察此人底蕴如何的计量。”

“文气若明珠,此读书刚刚入门。文气如同鸡蛋,此读书入体。文气如同海碗,此读书入骨。文气如同冠盖,此读书入髓。”

“文气如同华盖,此读书入五脏。”

“文气冲破头顶,直破华盖,此读书入道。”

“文气如山岳,此读书契合圣道。”

“文气连接霄汉,此读书通天地。”

“这几种文气,便是读书人的底蕴,便是读书人的气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