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养育模式

也许你非常熟悉这四种养育模式,其中的一种可能就是在你的家庭中占据主导位置的模式。这四种类型的养育模式,一方面描述了父母要求孩子的程度,另一方面说明了父母回应孩子的程度。

专制型

对孩子要求高,回应迟缓。这类父母很严格,期望孩子尊重并服从他们。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予以惩罚。他们不解释自己的行为和理由,只会说:“这是我的要求,你必须这么做。”他们重视成就、秩序、纪律和自制力,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要承担很多责任,在外面也没有什么自由。这种养育模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尤为常见。现在,这种养育模式多数存在于社会较低阶层和一些专断独行的家庭里。

放纵型

对孩子没有要求,有求必应。这类家长顾及孩子的每一个需求,顺应孩子的每一个请求,他们不愿意制定规则,也不提出希望,因此家中没有规矩或者基本要求。他们会提醒,会唠叨,但很少落在实处,都是口头威胁。他们经常妥协,不会说“不”,经常说要惩罚,可是并不真正实施;他们觉得孩子不会犯错误,只是有些不集中注意力的小失误。这类家长希望得到孩子的欢心,表现得更像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父母。有些父母表面上随时都在孩子身边,但其实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孩子实际要做的事情中。放纵型父母往往比其他类型的父母富裕,提供给孩子的生活条件更好。

忽视型

对孩子不要求,不回应。这类父母经常对孩子放手不管,最坏的程度可能是到孩子触犯法律时才如梦方醒。父母玩忽职守,不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和孩子在情感交流方面非常寡淡,甚至许多时候不见踪影,在提供食宿等基本生活保障方面也靠不住。在这种养育模式下的父母,可能是因为生活贫困所以对孩子疏忽,或者是因为抑郁或焦虑等精神健康问题对孩子无暇顾及,又或者是工作太过忙碌导致对孩子教养缺失。

权威型

对孩子有要求,有回应。这类父母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并坚持目标的达成。同时他们也非常有爱,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学习的目的,跟孩子讲道理进行平等沟通,给孩子充足的自由去探索、去尝试失败,并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

专制型的父母,他们严格控制着孩子的学习、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的方向,在孩子内心植入失败的恐惧感,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显得很专制。如果他们能更重视取悦孩子、赞美孩子,保护孩子不受到失败或伤害带来的心理落差,并捍卫他们的尊严,可能会转换成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听起来像是专制型和放纵型的结合,实际也确实如此。与专制型父母一样,权威型父母会制定执行规则,但不同的是,权威型父母会解释规则背后的原因,把孩子视为独立的、理性的个体,对孩子满怀情感,能给予温暖。权威型父母与放纵型父母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参与孩子的生活,回应孩子的需要,但不同的是,孩子如果犯了错,权威型父母会予以追究,同时会兼顾温暖与严格,平衡与尊重,所以,权威型父母处于专制型和放纵型父母之间的点位。

阿曼达·里普利在《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一书中谈到教养的作用,他认为放纵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娇生惯养,无忧无虑,好像生活在月亮上面一样,不接地气。而权威型父母的养育模式是最好的,兼具严格和温暖,这样的家长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大部分学业成就较高,有抑郁症状的较少,也较少会出现攻击性、反抗问题和其他反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