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元素

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简称元素,是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总称。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础。由单一元素构成的物质称元素单质,如金、银、铜、铁、石墨(碳)等;由多种元素构成的物质称化合物,如水、葡萄糖、二氧化碳等。地球上大约有32种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数量则多得难以胜数。

元素并非一个新概念,在文明建立之初,古人就曾用类似元素的理论解析世界。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五行相生相克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和阴阳两大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中医学、金丹学、命理学、堪舆学(风水学)、星象学等学派。

古印度人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要素,这一理论被佛教传承和发展,进而提出了“四大种说”。《楞严经》上说:“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一切物质和世事变迁都是地、水、火、风分配调和的结果。佛教中“四大皆空”就是指脱离了地、水、火、风构成的物质世界。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发起的“四根说”认为,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万物因四根聚而生,因四根散而灭。柏拉图提出,四根具有不同的多面体结构,火为四面体,土为六面体,气为八面体,水为二十面体。亚里士多德扩充了四根说,认为物质世界由火、土、气、水和以太(ether)构成,每种物质都有冷热和干湿两种基本特性。四根说曾影响西方人世界观达两千年之久。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的科学思潮泛起。瑞士名医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首先对“四根说”发起挑战。虽然也承认物质由四根构成,但帕拉塞尔苏斯提出,火、土、气、水是由更细微的组分(元素)构成,其中的可燃元素(硫)、可变元素(汞)、不变元素(盐)是导致人体一切疾病的根源。

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在他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The Skeptical Chemist)中提出,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元素单位(原子)构成。一种元素不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另一种元素。尽管没有回答共有多少种元素,波义耳的学说推动了原子理论的创立,促进了化学元素的发现。西方科技史家因此将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发轫之年。

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制定了第一个化学元素表。拉瓦锡不仅将盐酸基、氢氟酸基和硼酸基列为元素,还将光(light)和热(caloric)也列为元素。他将33种元素分为气、土、金属和非金属四大类,从中不难看出,拉瓦锡依然没有摆脱四根说的影响。

1818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Jöns Berzelius)也绘制了元素表,测定了当时已知49种元素中45种的相对原子量。原子量的测定为确定新元素提供了依据,也为创立原子理论铺平了道路。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公布了元素周期表。与之前科学家的做法不同,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周期规律排序。他不仅列出了当时已知的66种元素,还为未知元素留下空位(图1)。利用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纠正了对已知元素特性的错误认识,预测了部分未知元素的特性。

图1. 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周期规律排序,他不仅列出了当时已知的66种元素,还为未知元素留下空位。后来的科学家们按图索骥,极大地加速了新元素的发现。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Paul de Boisbaudran)发现了门捷列夫预言的镓。1886年,德国化学家温克勒(Clemens Winkler)发现了门捷列夫预言的锗。镓和锗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理论的正确性,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从此名扬天下。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加速了新元素的发现进程。1955年,101号元素被发现(合成)。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化学家,根据他的名字(Mendeleev),101号元素被命名为mendelevium,中文音译为钔。在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之际,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元素周期表年。

元素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四根说”“四大种说”“阴阳五行说”这些基于直接观察和简单推理的朴素唯物主义理论,逐渐被原子理论和分子学说所取代。人类开始用元素分析宇宙的构成和变迁,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氢和氦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两种元素,分别占宇宙质量的74%和24%。宇宙中含量第三的元素是氧,大约占宇宙质量的1%。其他所有元素仅占宇宙质量的1%。

大爆炸(Big Bang)后3秒氢原子形成。大爆炸后3分钟氢原子聚变为氦原子,其间有少量锂、铍、硼、碳形成。随着宇宙快速膨胀,其温度和密度急剧下降,这一过程仅持续了17分钟。因此,氢和氦是宇宙最初形成的元素,其含量占宇宙质量绝大部分。

大爆炸5亿年后,氢和氦等原始产物构成的星云坍塌成恒星。极端重力使恒星内部形成高温高压,氢和氦反复聚变形成碳到铁之间的元素。由较轻原子聚变为铁之后的元素将不再释放能量而是要吸收能量。铁是这种多重聚变的终点,因此恒星核心往往由铁构成。

当恒星铁核心增大到一定程度,原子间的排斥力不足以对抗重力,内核急剧坍塌形成内爆。内爆后的反冲力将恒星物质向外高速抛散,形成超新星爆炸。这一过程形成的高温高压产生比铁重的各种元素。

太阳星云由大爆炸的碎片形成。星云向外抛散的物质经碰撞后融合为行星,大约45.4亿年前地球形成。原始地球通过吸纳小行星不断增大。在重力和放射能的作用下,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以致可融化金属和矿物质。

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千克,其中铁占32.1%,氧占30.1%,硅占15.1%,镁占13.9%,硫占2.9%,镍占1.8%,钙占1.5%,铝占1.4%,其他元素占1.2%。地球内部呈熔融态,密度较小的硅酸盐漂浮到表面形成地壳,密度较大的金属铁沉降到深部形成地心,聚集在地心的铁产生了地球磁场。

地球的结构恰如一个鸡蛋,外部是固体态岩石层构成的地壳,内部是熔融态物质构成的地幔和地心。地球平均半径为640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地壳的相对厚度(0.27%)比鸡蛋壳(1.2%)还薄。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10种元素依次为氧(46.1%)、硅(28.2%)、铝(8.23%)、铁(5.63%)、钙(4.15%)、钠(2.36%)、镁(2.33%)、钾(2.09%)、钛(0.56%)、氢(0.14%)。地壳中含量低于万分之一(100 ppm)的元素称稀有元素,94种天然元素中有72种为稀有元素(附录1)。

地球表面有70.9%为海洋覆盖,海洋平均深度为3700米。海水平均盐度为3.5%,即每升海水含氯化钠35克。除了氯和钠,海水中还含有镁(1290毫克/升)、硫(884毫克/升)、钙(412毫克/升)、钾(399毫克/升)等元素。

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大气层包绕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但没有清晰上界。地球大气由氮(78.08%)、氧(20.95%)、氩(0.93%)、二氧化碳(0.04%)和痕量其他气体(氦气、氖气、氪气、氙气、氡气)组成。

根据原子量大小,自然界中的元素可分为超轻元素、轻元素、重元素和超重元素。超轻元素指原子序数在1到9之间的元素;轻元素指原子序数在10到26之间的元素;重元素指原子序数在27到103之间的元素;超重元素指原子序数在103之后的元素。

地球上不同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由于重力的作用,超轻元素和轻元素主要分布于地壳和地球表面,重元素主要分布于地球深部。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人体这种复杂生命体,这一漫长的进化过程始终没有离开地表。因此,构成人体的元素全部来自地表环境,以超轻元素和轻元素为主。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很少接触位于地球深部的重元素。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基础建设和采掘业的发展,重元素被大量开采出来并释放到土壤、水和大气中,人类开始频繁接触重金属与放射性元素,这种环境变迁导致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显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