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主要内容

中医学内容广泛,可以概括为基本理论、中药方剂临床知识、诊疗技术,以及治未病和养生康复等几个方面。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内容涉及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为工具解释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变机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和根基,主要阐释脏腑功能变化通过相联系的经络、形体、五官九窍、气、血和津液完成各种生理过程,以及表现出各种征象。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推求而得出的理性认识,即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机制,称为病机。

诊法是获取病情资料的重要途径,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手段,简称“四诊”。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称为辨证。两者构成了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重视整体调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和气血、三因制宜等,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在治则指导下所确定的具体治疗措施为治法。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称为“治未病”,而养生是最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具有普遍意义。

二、中医思维的主要特点

学习中医基本理论,首先应理解中医独特的思维特点。中医思维有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变异(恒动、变化)思维、取象思维、中和思维等,有别于西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是取象思维和中和思维。

(一)取象思维

“象”最初是作为事物的相似性而衍生出来的,和殷周两代龟卜与筮占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凡山川风物、日月星辰乃至人的气色脉息,都可称为象。象可分为物象(物态之象)、意象(物象的抽象与概括)、道象(规律之象)3个层次。

取象思维,是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取象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整个思维过程都在于取“象”与观“象”,以“象”为基础,思维的运动表现为“象”的转换与流动。

取象思维是中医获取知识、经验,建构理论体系及进行诊疗实践的重要思维方式。在藏象理论中,应用取象思维的首要过程是认识事物的形象,即“物象”。古人认识到单纯靠语言描绘脏腑的形象无法将脏腑的生理联系、功能表现、病因、病机等充分表达清楚,因此又进一步借助“意象”思维,运用五行为归类依据,将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等与脏腑功能联系起来,形成了天人相应的统一系统。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中医运用取象思维对其致病特点进行归纳、类比,从而推断何种气候异常导致发病。如自然界的风有善行数变、动摇不居的特点,因此,游走多变、动摇震颤等类似自然界风的特点的病证,其病因统归为风邪。中医还借助大量的物象对脉象进行形象的描述,来诊断疾病。如用“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来形容滑脉的特点,用“脉来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来形容紧脉的特点。清代医学家吴鞠通采用象数思维形象地阐明了外感温热疾病的三焦辨证治疗法则,其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中医学对药物性能的认识很多来源于取象思维。如民间流传的采药歌:“生毛能消风,黏泥拔毒功;中空能利水,有刺能排脓;叶缺能止痛,蔓藤关节通。”形象地总结了药物形象特征与功能主治间的联系。核桃补脑,“以脏补脏”也是取象思维的典型应用。

(二)中和思维

中和思维,主要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和谐、协调、适度的思维方式。“中”为中正、适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等。“和”为和谐、协调等。中和思维一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具体的诊疗实践中,是有别于西医学对抗思维的主要思维特点。

阴阳和合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最佳状态,也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之间既各自处于正常状态,也具有相互平衡协调、配合关系。若阴阳之间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疾病的发生,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天、人之间失于和谐统一,人体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表现为阴阳失调、形神失和、形质损伤或功能障碍等。自然界有四时更替、六气的不同,人类生活有饮食、劳逸及七情变化,当这些因素超过了一定程度,违反了固有的规律,便会导致人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机体功能失常而发生疾病。

在诊疗过程中,调和是中医重要的治疗目的,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治疗机制上,注重调动人的自和能力及药物的调和之力。在调整阴阳、调和脏腑、调理气血等原则指导下,利用、调动、激发人体的自我调和能力,以纠正失和状态。在处方用药上强调药物之间配伍,不仅充分利用单味药的药性药效,并且注重运用方剂中各药群体的和合之效,以发挥调和人体的作用。

三、学习方法

(一)学习中医思维方法

中医学将长期医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古代哲学有机整合,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西医学有明显区别。中医基本的思维方法有取象思维和中和思维,其他的思维方法还有天人合一、整体(系统)思维、辨证思维、养生康复的治未病思维等。上述思维方法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细心揣摩,反复训练,才能融会贯通,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二)学习中医经典理论

学习中医,除了中医基本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的必修课程外,还要学习《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脉经》等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载体,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经验结晶,是提高中医素养的必由之路。可通过诵读经典著作原文,同时对重要及关键经文段落进行背诵,为以后实践中随机应变地运用打下基础。

(三)跟名师,多实践

中医学根植于实践、验之于实践,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跟师和实践,是中医学习、提高疗效的两个重要途径。

选择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跟诊学习,可以学习名师的思维方法与经验,拓展对于疾病与健康状态认识的思路。跟师学习是将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传承下来的最佳途径,学习众家之所长,也是造就中医大家的必由之路。

初期独立实践中,认真地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相关医药知识,做到理、法、方、药(术)一致,逐渐将基本理论和中医药知识和各种治疗技术连贯起来。有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后,再经过大量独立诊治经验的积累,才能辨证准确,立法精当,组方施术,疗效才能不断提高。

另外,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并在各家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形成了天人相应、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融入其中。和中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对待疾病治疗上,中医多用调整、调和,而少用对抗、抑制,这种思想在方剂的组方配伍中体现尤其突出。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更准确地理解中医学,还要广泛而深入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