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方言点

本书收入调查的41个甘肃汉语方言点的字音材料,所选方言点基本可以代表甘肃省的汉语方言。列出北京音以资比较,北京音据董少文(李荣)《语音常识》(1958)。在甘肃方言选点中,本书按照代表性强、特点突出、覆盖面广的原则进行选点,对于相似度较高的县市区方言点只选取其中的一个,最终从调查的甘肃全省93个方言点中选取了41个代表点,基本实现了对甘肃方言的全覆盖。

各点方言以市州、县市区政府所在地街道或镇的话为主,个别点虽不是县市区政府所在地,但在全县具有代表性,则选这种有代表性的点调查。各点选择汉族人口进行调查,少数民族地区也选择汉族发音人进行调查,少数民族发音人的发音作为参考。

方言点名称情况为,地级市政府所在地的方言点,直接称地级市名,如兰州市城关区称为兰州;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的方言点称为临夏市,临夏县方言点称为临夏县;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为合作市,方言点称合作;县市区方言点直接称县市区名,如兰州市红古区称为红古;全称较长的县市区用简称,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简称张家川。方言点的顺序以甘肃省人民政府主管、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办的《甘肃年鉴2018》(2018)中市州、县市区顺序为据,北京点放在第一位;各点所属方言区划以《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为据。具体顺序是:

北京                          北京官话京承片

兰州(城关区)、红古、永登、榆中、白银(白银区)    兰银官话金城片

靖远                          中原官话秦陇片

天水(秦州区)、秦安                  中原官话陇中片

甘谷、武山                       中原官话秦陇片

张家川                         中原官话陇中片

武威(凉州区)、民勤、古浪、永昌、张掖(甘州区)、山丹 兰银官话河西片

平凉(崆峒区)、泾川、灵台               中原官话秦陇片

酒泉(肃州区)                     兰银官话河西片

敦煌(沙州镇)                     中原官话陇中片

庆阳(西峰区)、环县、正宁、镇原            中原官话秦陇片

定西(安定区)、通渭                  中原官话陇中片

陇西                          中原官话秦陇片

临洮                          中原官话陇中片

漳县、陇南(武都区)、文县(城关镇)、宕昌、康县、西和 中原官话秦陇片

临夏市、临夏县、合作                  中原官话河州片

舟曲、临潭                       中原官话秦陇片

二、音系

1.声韵调表

声母表按照传统的横行中发音部位相同或相近、竖列中发音方法相同或相近排列。限于页宽,将边音和浊擦音等放在同一列。每个声母后有 4个例字,有的声母所辖字目过少,则选1至3个代表字作为例字。

韵母表按照传统的横行中韵腹相同或相近、竖列中四呼相同或相近排列。对于舌尖圆唇元音韵母、舌叶圆唇元音韵母,排在撮口呼列。各列第一行必须有韵母,分别代表开、齐、合、撮四呼。由于舌尖不圆唇元音韵母往往在开口呼列的第一行,因此没有过多照顾处在撮口呼列第二行的舌尖圆唇元音韵母。每个韵母后有4个例字,有的韵母所辖字目过少,则选1至3个代表字作为例字。

声调根据单字调记音。声调表按照调类名、调类发圈、调型符号、例字的顺序展开。声调例字大都为4个字1组,有的方言点声调复杂,则不拘字数限制,但均选代表性强的例字。

2.音值说明

声母、韵母、声调之后大都有音值说明,有时在声韵调表末尾还有对整个音节的说明。跟音标符号的标准发音基本相同的,不作说明;不同的,作音值说明。

声母音值说明分为p系、t系、系、k系、零声母、综合等方面。(1)p系包括p组、组声母。(2)t系包括t组、组声母。(3)系包括组、组声母。(4)系包括组、k组声母。(5)零声母的说明指对一个音节处理为不带声母、但尚需对音节开头作说明的情况。(6)综合说明指对声母共有特征的总体说明。不用说明的声母系组不列。

韵母音值说明分为组韵母、开尾韵母、元音尾韵母、鼻化鼻音尾韵母、韵头、尾音、自成音节情况、其他等方面。(1)组韵母包括、ər、i、u、y等韵母。(2)开尾韵母包括a组、组、组、ə组、e组、组、组等韵母。(3)元音尾韵母包括组、ei组、组、组等韵母。(4)鼻化鼻音尾韵母包括组、组、组、an组、ən组、组、əŋ组等韵母。(5)韵头包括-i-、-u-、-y-等。(6)尾音指一些方言点的单字音末尾经常出现、含混的-ə类音。(7)自成音节指鼻音、擦音等自成音节的情况。(8)“其他”包括儿化韵等的情况。不用说明的韵母系组不列。

声调音值说明从调类、调型调值、调域、比调等方面展开。不用说明的方面不列。

音值说明总体上遵循汉语方言学的传统表述,尽量做到简要清晰。凡说“有时读”的,均为规律性不强者。

3.例字选择

在准确听音记音的基础之上选择例字。

尽量做到对方言古音信息、今音信息的覆盖。

例字顺序先考虑古音信息,再考虑今音信息。

多选汉语中常用、方言中常说的常用字。《方言调查字表》前面的声韵调调查例字选字时重点考虑。

多选读音单一的字。如所选例字有文白异读、新老差异等,进行说明。

选规律性强的例字,个例字多不选。

选读音有特色的例字。

选音系所属方言点名称的字。

选出来的例字读起来通顺。

提取的例字大都为方音字汇中含有的例字与读音,对字汇中不含的例字作出说明。

例字提取参考有影响的相关文献。

三、字目

本书收入字目1500个。

一个字目代表中古韵书中的一个字(词)。中古韵书中是不同的字而现代汉语中已合并为一个字的,需另立字目,如“重~复”和“重~要”。

字目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2004)的字目顺序排列,总体为十六摄的顺序,即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

一个字目在普通话中有几个读音的,只选择常见的一个读音。

四、音标及字体

用国际音标标写方言字音的声、韵、调(音标字体为方正国际音标)。

为全面标注一个字的读音,反映甘肃方言较为复杂的声调系统,方便阅读,声调标音同时用反映调类的发圈、反映调值的调型符号标注,比如“多”字注音:

对方言中常见的音、但没有相应音标符号的,用最接近读音的音标记音,并作音值说明。例如舌叶不圆唇、圆唇元音分别用舌尖前不圆唇元音ɿ、圆唇元音ʮ来记。

对于音标符号之间易黏在一起不好辨认的,中间加大字距。这种情况主要针对发圈,例如:将“”调整为“”,将“”调整为“”。

正文主要用规范的简化汉字书写。字目及其音韵地位用繁体汉字。

五、方言字音

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城区中老年男性的口音为主,其他年龄段的发音人口音为补充。

方言中一个字有几个读音的,根据读音之间的关系处理如下。

文白异读。指具有语音对应规律性和使用场合的不同的异读。白读音后标注“白”,表示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的读音;文读音后标注“文”,表示正式场合使用的读音,或读书音。没有文白对应,而在读音后注明“文”的,则指这个字的读音仅为读书音。

新老派。老派指中老年人经常使用的读音,新派为青年人常使用的读音。老派读音后标注“老”,新派读音后标注“新”。

又音。一般为来历和意义区别不明的多音字,标注为“又”。

一字几音的,文白读先白读、后文读,新老派先老派、后新派。在字汇表格内仅显示最常用的一到两个音,其他音在表下作注。

没有读音的字,用短横“-”表示。

六、中古音切

字目下面列出中古音,包括反切和声、韵、调、摄、等、呼六项。例如“歌”字的释义下列“古俄”和“果开一平歌见”,是说“歌”的反切上字为“古”,反切下字为“俄”,在中古的音韵地位是果摄开口一等平声歌韵见母。

中古音韵地位中的韵部采取“举平以赅上去”的做法标注,例如“大大小”字用“歌”不用“箇”标注,音韵地位标注为“果开一去歌定”。入声韵部予以单列。

字目的反切及音韵地位依照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81)。有的字在《广韵》《集韵》中没有,本书按照《方言调查字表》(2011)的办法,寄予相当的音韵地位,做法是反切位置用短横线“-”,下附音韵地位,如:躲,-,果合一上戈端。

七、注释

字目注释在字后标注上标“①”等,在表下作脚注。

字音注释中,在表格内有空间可以注释的,直接在读音后用下标字体注释;注释较长的,在读音后标注下标“①”等,在表下作脚注。

释义中的波浪线“~”代表字目来组词释义。

同音替代字用字右加等号的办法表示,如“毛练=毛发令人发痒”。

读音后的简称,即“白、文、老、新、名、动、量、介、连”,分别代表白读、文读、老派、新派、名词、动词、量词、介词、连词。

八、参考文献及附录

本书列出有重要引用的文献目录。

本书对其他代表点音系简介以附录形式呈现。

九、索引

本书后附有字目的普通话音序索引,在繁体字后同时列出简化字,备对照查用,不再列繁简字对照表。字目顺序同《新华字典》的音序索引。

十、其他

本书主体框架参考赵元任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1948),以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写、王福堂修订的《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重排本,2003)。一些内容框架作了改变,比如:声韵调例字4个为1组;音值说明分列于声母、韵母、声调之下,分系组类别进行说明,且系组有所合并;声调注音同时照顾到调类和调值,调类用发圈,调值用数字符号,以便反映字音全貌;正文的字目以中古音十六摄顺序排列,字目索引以普通话音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