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认同与政治认同

一 认同

汉语中,《辞海》 对于认同的解释有三条:第一,共同认可,一致承认;第二,社会学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间产生内心的默契;第三,精神分析术语,个体通过潜意识模仿某一对象而获得心理归属感的过程。前者涉及人的行为层面,后两者都涉及到心理层面。行为层面是外在表现形式,心理层面是内在根源,两者互相影响。[22]《现代汉语词典》中,认同有两层涵义: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之意。[23]

认同与英文identity对译,源于拉丁文idem(即the same)。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m被译成“同一性”,表示两事物之间的相同性、一致性和连贯性。在其他语境中,还被翻译为“身份”“特性”“属性”等。认同基于人的心理、情感层面,其逻辑起点是自我认知,所以认同最早是心理学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初形式。”[24]他也认为,认同与权威和权力的维护密切相关。

《牛津词典》中,identity被解释为:(1)“who or what somebody/something is,”即身份、本真;(2)state of exact likeness or sameness,即相似性、同一性,[25]likeness or sameness,即同一性、相似性、一致性。《韦伯词典》把identity界定为:第一,可考虑的在所有特质中成为同一的事实条件;第二,成为某种特定的个体或物体的事实或条件;第三,和被设定的、描述的或提出的某人或某物成为同一的条件。[26]大体而言,identity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人或物的内在的、本真的属性,即是谁(什么)?;其二,具备此属性的个体或群体的同一性的自我认知,即我(们)是谁,谁和我(们)相同?;其三,我(们)和谁相异。三层内涵是相互递进关系,其一是比较和评判的基本依据,其二是一种自我认知,其三是一种自我与他人的比较。

认同一词日益流行,但是缺乏普遍接受的认同概念,认同的内涵越来越模糊。“最近若干年来,人们对于认同很感兴趣……‘认同’在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也使人迷惑不解。它可以被用于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它能够被用于无生命的东西上……在某些用法中,‘认同’是‘人格’‘自我性’(selfhood)这些术语的继承者;”[27]笔者认为,理解认同需要把握三个要素:主体问题即什么(谁)的认同、客体问题即认同什么、形式问题即以什么层面表现出来的认同。

第一,就主体而言。认同对于不同主体意义不同。就个人而言,认同同时表现为两种面向:“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前者指涉“存异”,即“自我证明”(self-verification)和自我预期(self-efficacy);后者指涉“求同”,即“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28]两者是一对辩证而又统一的矛盾。过分突出“异”而忽视人类的普遍共性即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异类”,过分追求“同”而忽视特殊性即为“失去自我的行尸走肉”。正如泰勒所说:“一个人不能基于他自身而是自我。只有在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中,我才是自我:一种方式是在与那些对我获得自我定义有本质作用的谈话伙伴的关系中;另一种是在与那些对我持续领会自我理解的语言目前具有关键作用的人的关系中——当然,这些类别也有重叠。自我只存在我所称的‘对话网络’中。”[29]就社会层面而言,认同是划清社会群体的符号边界、划分内群与外群,以及实现内群体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确立群体的内向的合法性的必要条件。社会认同理论将认同视为一个区分内、外群体的过程。“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30]对于认同主体而言,认同是确定身份,区分我与他、同与异的过程。

第二,就客体而言。认同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普遍,依据认同的客体所属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社会认同指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者期待相一致,包括角色认同、职业认同和道德认同。角色认同指人们在社会的不同时空中扮演的角色的认同,如血亲认同、性别认同。职业认同指人们在社会中认为工作不仅是生存的需要,而且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如教师认同、官员认同、医生认同等。道德认同即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的认同,如孝道认同、尊老爱幼等。文化认同即对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时空背景下流行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认同,如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的认同。

政治认同即在政治领域中公民对于政治共同体的赞同性态度和心理归属感及其外在化的行为。下文将详细论述。总而言之,认同发生在不同领域就产生不同的认同。而不同领域认同客体本身是分层次的。以政治认同为例,由内向外依次是意识形态认同、制度认同和行为认同。内层是最稳定和最不易改变的,而外层则是最易变的。

第三,就表现形式而言。认同作为主客体关系的一种状态,表现在两个层面:心理和行为。心理层面即主体对于客体的一种态度和情感,赋予个体存在感。行为层面即由心理层面的外在化呈现出的行为方式。认同首先是心理层面的感觉,以心理的需要和归属为基础。行为认同是心理认同的外显和体现,两者相互关联。政治心理是政治行为的原动力,缺乏政治心理的先导就不会发生政治行为。不同的政治心理往往出现不同的政治行为,并直接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性质、内容、形式的变化。

任何认同的建构和重塑,都不宜偏著于一种特殊主义或一种普遍主义。“任何特殊之认同,都有必要参照普遍性认同,而超越‘区域主义’或‘部族主义’之局限,藉由体现并履践某些确定的普遍原则(平等、自由、天下为公、全人类的解放等)来提升自我;反之,任何普遍性之事物或原则,亦必须通过特殊、具体之历史处境,方能被体现(被体认、被解释、被履践),否则终不免流于空泛不实、陈义过高、曲高和寡的理想。”[31]总之,认同是一个“求同”与“存异”相互促进和建构的过程,当强者试图携普遍主义之势将自身的观念、制度、价值、理论等推广到其他地区和人身上时,恰恰不经意间唤起了弱者的自主意识,使他们不仅对自身利益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而且也使人们在比较中认识到自身所属群体的独特性,并努力坚持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