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学习黑白摄影的意义

学习黑白摄影,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学习。

第一个方面是相对简单、容易却十分重要的,即学会欣赏黑白摄影作品。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观赏黑白摄影作品的能力,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图1-2)。

图1-2 白一帆 摄

第二个方面是针对摄影人的必修课,那就是通过学习和实操练习,掌握取景、构图、用光、拍摄以及后期的能力。只有真正掌握了拍摄黑白作品的能力,自身的摄影功力才会得到不小的提高。

时至今日,正规的摄影专业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的摄影课程中,黑白摄影仍是基础与入门阶段的必修课。这样设置的理由有三。

一、完全不了解黑白摄影,对于理解摄影发展史恐怕有所阻碍。

众所周知,最早的摄影是单色的。在摄影发展过程中,有几种单色工艺的效果并非绝对的黑白。如蛋清工艺有深黄到浅黄的变化(图1-3),而蓝晒工艺则是呈深蓝到极浅蓝的影调。后来人们为了方便,就把这些单色工艺的摄影作品都称为黑白摄影作品了。

图1-3 尤金·阿杰 摄

在学习摄影史的过程中,理解当年的摄影作品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而观察这些作品时,如果不了解黑白摄影的制作工艺,有太多的内容是无法掌握的。这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不同,对理解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极为重要。

二、摄影无疑是利用光的艺术,而黑白摄影相对于彩色摄影,更需要充分理解、运用甚至调配光线。黑白摄影对画面的构成,相比彩色摄影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把握主题与主体。

具体说,黑白摄影仅依靠从黑到白不同层次的明度变化构成影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黑、白、灰”。我们日常用肉眼观察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由于每个人对色彩的理解与偏好不尽相同,相同的环境中有可能会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有人会认为身穿红上衣的人物最显眼,而有的人则觉得是身穿黄上衣的人最显眼。这种色彩感受的差异被有的学者称为“色彩干扰”。然而如果把五彩缤纷的世界转换为单色的明暗影像,无疑亮度、面积以及与周边的反差,会使绝大多数的人觉得最显眼。

三、黑白摄影的后期操作空间大于彩色摄影。无论是胶片摄影还是数字摄影,黑白摄影有着人为调整的余地。用专业语言表述,就是黑白摄影存在更大的二次创作空间。

当摄影的感光介质从银版、干版和湿版发展到黑白胶片时,摄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其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将影像从黑白胶片转移到黑白相纸上时,人为干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20世纪30年代,由安塞尔·亚当斯倡导并组织起来的F64小组(Group f/64)总结归纳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区域系统”概念,这大大扩展了摄影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黑白摄影的影调范围为10挡光圈。每一挡光圈的进光量相差一倍,这一点适用于胶片摄影和数字摄影。而日常的拍摄场景中,可能会出现超出10挡光圈的大光比,或达不到10挡光圈的小光比。如果光比超出10挡光圈的范围,超出的部分无法被记录,反映在照片上就会出现无层次的黑或白;反之,小光比场景影调范围较小,反映在照片上就有可能缺失最黑或最白的影调。

区域系统是指在胶片感光过程中,通过控制曝光量与显影时间,增大或减小胶片宽容度,从而可以记录下大光比的场景,并尽可能地扩展小光比场景的影调范围。

试想一下,如果摄影人完全不了解上述几点,而仅仅是学会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出相机初始设置下的彩色影像,是不是会错过摄影中最具魅力的表现手法呢?

黑白暗房是摄影人十分喜爱的地方,而且黑白暗房中的技巧又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明黑白暗房的作用,那应当是调整反差和局部加减光。

彩色胶片摄影虽然也有彩色暗房放大工艺,但由于其复杂性和不可控因素(主要是对局部加减光时,会出现偏色),绝大部分的彩色摄影作品是由冲扩机完成的。这样的工艺与黑白暗房相比较,二次创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数字摄影一改胶片的基本思路,计算机代替了暗房的处理过程,打印机充当了完成作品的主力。由于计算机中的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Lightroom等)在编制过程中大量吸收了黑白暗房的工艺思路,所以数字摄影的后期处理同样具有极为丰富的可能性。

据说Adobe公司在开发Photoshop时,专门聘请了黑白暗房专家杰利·尤斯曼的夫人做图像处理项目设计指导。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许多黑白暗房的技法在彩色胶片摄影上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彩色数字图像处理上却可以采用。

为了在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中应用这些起源于黑白暗房的技法与思路,Adobe公司在Photoshop中开发了蒙版。图像处理软件有如此之强的功能,蒙版的开发功不可没。但是我至今也没有遇到过一位不懂黑白暗房技法和思路,单纯依靠彩色摄影知识,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得心应手地处理出一幅理想的彩色作品的人。

换言之,虽然今天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功能已经强大到远远超出摄影人的需求,但是如果不了解黑白暗房的技法和思路,摄影人还是很难在计算机上处理出理想的影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