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那片广袤的田野
——写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鸣锣之际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在即,这个五年一遇的中华民族艺术盛事,不但是各民族艺术家欢聚一堂相互交流的时刻,更是展示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一个绝佳平台。而呈现在首都舞台上的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四十一台各类艺术晚会,有创纪录的上万名演职员参与其中!他们带着最为饱满的艺术气质和最为精湛的艺术才华,向祖国汇报他们的成绩。这届盛会在扮靓京城艺术空间的同时,展现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事业最新的风采和最高的成就。毫无疑问,“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不但是我们国家一个呈现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重要文化品牌,更是一个检阅该领域发展现状和成就的最佳舞台。在为期一个月的会演期间,一台台在创意和制作上均积淀着各族艺术家最佳呈现的艺术精品晚会,一定会让本届会演高潮迭起,精彩不断。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艺事业,是中国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在国家民族和文化政策的积极倡导和扶持下,中国的少数民族文艺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中华大家庭中,每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在自身的文艺创作中做出历史性的建树,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精彩纷呈的成果,成为各族人民立足于中华艺坛的重要途径和支撑,也成为深受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艺术奇葩。取得这样的佳绩,自然与全国各级政府的关怀与领导和众多民族艺术家们坚持不懈的辛勤付出直接相关。而“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个契机,正是对他们常年辛勤付出的一个回报和致敬。

多年来,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这个领域的发展,正可谓是人才辈出、佳作迭现。从祖国的西北边陲到东部沿海,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各族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汗水勤劳地耕耘在这片田野上,用他们的智慧、执着和美丽,开垦出一块块绿意无限的艺术绿洲,装扮着祖国的美好河山。放眼望去,一个有利于中国文艺事业、有利于中国民族政策的民族文艺生态,正在大面积地发挥着它积极而正面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中国的少数民族文艺事业风光这边正好!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事业之所以像一块磁力巨大的吸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首先与这个领域所特有的艺术特征和气质直接相关。这个领域的艺术品种大都在风格上独特别致,在形式上活泼多样,在内容上耳目一新,在艺术上匠心独运,因此成为人们在艺术欣赏上的宠儿。别致的风情、别致的味道、别致的神韵、别致的呈现,都为少数民族艺术赢得了无数的赞誉。而少数民族艺术家们天生的艺术天分和超常的艺术悟性,又让他们在这个艺术的世界中挥洒自如,尽情地释放内心的情感,尽兴地绽放艺术的姿容,为祖国、为人类贡献出独到的艺术华光。这个要归功于少数民族艺术领域的独有魅力。

少数民族艺术之所以独特,是因为这些艺术形式积淀着丰厚的人文信息和气质。中国的各少数民族大都有着自己独特而不凡的发展成长历史和应合着这个历史而生发出的独特民族文化艺术形式,这些从历史深处走到今天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积淀着这些民族的历史印记,记录着这些民族的成长过程,凝聚着这些民族的精神轨迹,升华着这些民族的族群情感,可以说,完全是这些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活化石般的珍贵宝藏。而“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提倡的正是要弘扬和传承本民族的艺术精华,从而让民族艺术之魂得以薪火相传、代代不熄,让各民族的艺术得到长久的传衍。

少数民族艺术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些艺术在形式上的独到和别致。中国的少数民族大都在较为特殊的地域中生活,长期的文化和地域阻隔,让他们的艺术形式也都具有了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有风貌。而艺术自身,原本就追求最大程度的多样化。因此,从多样化这个角度来审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彼此间存在的差异化,是它们所具有的最大价值。而正是这种彼此有别的多彩个性,既是少数民族艺术的立身之本和存在价值,又是它们的独立优势和丰富色彩。

各民族兄弟姐妹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彼此展示着自己的美丽,正可谓是“美美与共”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