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 蒋建军等
- 3705字
- 2022-09-19 11:17:22
第二节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
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有相应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工作格局。新中国成立至今70余年,我国不断构建和完善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先后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和“十大”育人体系。
一、“三全育人”理念
简言之,所谓“三全育人”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我国,“三全育人”理念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创新期五个发展历程。
(一)“三全育人”发展历程
(1)萌芽期。1950年,在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点。此后,中共中央专门提出“三育人”口号,成为“三全育人”理念的雏形。1952年10月,教育部提议在高等学校建立政治辅导处,专门配备政治辅导员,并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确立了全方位育人的思想。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 从而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萌芽。
(2)探索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1980年8月,《光明日报》发表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引发了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更加科学化的大讨论。1982年,党中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是“治国治党的科学”。随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先后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因“文化大革命”被打断的高校全员育人体系,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重新形成,教育界重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国教育工会也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推动“三育人”共识的达成。
(3)发展期。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原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的几位学者总结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法——全方位指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全过程指的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全员化是指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并详细阐述了“三全育人”工作方法的过程和成效。原华北工学院成为最早提出高校“三全育人”的学校之一。此后,中国科技大学李国栋等人在《坚持“三全育人”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中进一步阐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越来越得到认同。
(4)成熟期。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并特别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在具体内容上描述了高校要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
(5)创新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三全育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育人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三全育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新时代,党中央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稳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教育事业相互融合,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从全面发展的“人”的视角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融入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三全育人”理念内涵
高校“三全育人”理念,传达的是时时、处处、事事都要育人的理念。所谓的“全员育人”,是指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教师等)和行政管理人员(教辅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都应该参与到育人工作之中,强化育人意识和育人责任。所谓的“全程”育人,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尤其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所谓的“全方位”育人,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立德树人全方位,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专业、各学科课程在内的课堂主渠道,又包括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思政主阵地,同时还包括了育人整体氛围的营造。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打造出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整体育人生活情境和育人氛围,“不言之教胜于教”。如此形成合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发挥作用。
“三全育人”理念其实是一种融开放、动态和整合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心点在于育人。它符合时代背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育人队伍、育人时间和育人空间三维合一,协同育人,有助于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当然,“三全育人”理念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三全育人”理念在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中的贯彻落实不平衡,从理论到现实、从课程到日常的育人体系构建不充分。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存在,实质是要求在“三全育人”理念基础上,能够有更加落地的操作体系。
二、“十大”育人体系
为了把“三全育人”落到实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七育人机制”——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为全面贯彻“三全育人”,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一规定是在“七育人”基础上,加上网络、心理和资助三大育人机制,从而形成了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
“十大”育人体系中每一个子体系都具有育人功能,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了主渠道和主阵地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思政理论课和学科专业课的课堂为主渠道的育人体系,主要指课程育人体系。把课程中的育人由过去的主体对象性活动扩展到育人载体层面,更加严密完整。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而且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都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相关内容,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这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延伸奠定了基础。
第二类是以日常思政为主阵地的育人体系,主要包括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学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的实施,融合了理论与实践、显性与隐性、线下与线上、个体与群体的全程全方位内容,通过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到“教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组织”七育人,再到“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育人,育人体系越来越完整,囊括了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实践与理论、线上与线下、服务与管理等多个层面,近乎包含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使高校育人任务变得更加明确、育人方式更加多样,使“三全育人”理念真正落地。
“十大”育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高校“三全育人”的具体组成部分。“十大”育人体系经历了较为漫长且完整的建设过程,有些领域中已经相对成熟。当然,部分领域尤其是在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还存在育人的盲点和痛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学生呈现新的特征,要真正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守正创新,进一步发挥校园生活中的思政育人功能,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新时代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