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阿孩说说看,若真能为我和你皇祖母解忧,我们过些时日,满足你一个小小的愿望!”
杨坚笑道。
愿望?
杨昭思绪转换,他这两年,告诉二圣的愿望实在太多了!
二圣又在吊他胃口!
心里虽在腹诽,但杨昭一边将凳子搬到二圣对面,脑袋扬起,嘴上未停:“孙儿很认可皇祖母的办法,那孙儿就说说自己的补充看法!
在孙儿看来,拿今年而言,之所以这么多士人于地方层层选拔,再来到长安春试,很多人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名和利!
科举之内,增加科目,有助于各个方面的顶尖人才云集于朝堂,但同时在另一些行业,需要的不是多么会考试,会做官的人,而是注重于专业之士。
像会研究理论,会总结种田经验的农学家,会改善工匠技艺,于衣食住行,做出更有利改变的大匠,以及救死扶伤的医者……这类人,乃是国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天下兴盛的根本。同样需要给予名和利,才会后继有人,有更多的人,加入进去。
于此,孙儿的建议,便是提高这些研究性士子的待遇、另给予尊重,规范其内部。进而让天下有志之士认识到,科举并非是展现价值,安身立命的唯一途径。
此外,对于其中一些学得技能,又有心仕途的士人,还可以同国子寺下辖诸学馆一样,每岁特别开恩科,免与地方考试,参与到相关领域治理中。比如地方农吏,可以从参加恩科的农学士人中选拔……
这样一来,朝野官吏的来源,会更为多样性。地方治理事务之内,能多一些实干之官吏,而非死读书的庸吏!
正如您们上次与孙儿说的那样,大隋天下足够大,足够所有人,去发挥才能,建设国家!”
杨昭一口气说完,有些口渴,他拿起旁边皇祖母为他倒满的水杯,咕噜噜的牛饮而下。
如果一个王朝,所有饱学之士,都为了仕途而冲入科举之内,少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那才会失去生机,会出大问题!
隋之后的李唐,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上,立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在于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依史书所记,唐代科举(分文举武举)科目多达一百多个,不分士庶,面对天下所有人。进而带动了相关行业积极性,由此开创出盛唐!
继承隋的开科取士,李唐进而发扬光大,成为后世历朝历代的参照对象。正是因相对先进的人才选拔方式,才能让华夏的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
但在杨昭看来,显然还有改进之处,以便让隋人们,能以更平等更有保障性的于各行各业,发挥才干。特别是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科研者”。在这其中,最根源的是王朝统治者观念之变,如事关行业的“平等”。
杨昭能启迪的是思路,至少在他没有走到那个位子前,决策依旧在二圣手中。且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数百年里,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能否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更在于广袤的士大夫群体,能否让利。
因为阶级的存在,甚至皇室自身,乃是最大的得利者。是故这样的过程,注定是漫长、艰难,需要一代代人共同努力。
直到杨昭回往安仁殿,杨坚和独孤伽罗,也没有给爱孙任何承诺。
他们作为天下之主,最先要考虑之处,不是其他,却是维护国朝的稳定与秩序。任何一个决定,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四月中,理工学院的新一年招生顺利展开,报名人数比去年大幅增多,但考虑到讲师各方面,招录人生只增加了上百。
恰逢那几日内,杨昭也往皇庄转了转。除了与房玄龄等一些相识来的学院学子,交流学术,增进友情外,儒学馆的诗书校对,算学馆的算术方程研讨,甚至医学馆的外科术法,他都有停驻提出合理建议。
特别是于算学、医学、农学、工学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想要开拓创新,按照杨昭的想法,整理出教学之册,更需要花费的是大量尽力与心血。也正因如此,巢元方、王孝通等人,任劳任怨,专注学术探索之人,以之贡献,才会显露出伟大!
五月中,北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突厥都蓝可汗,率部犯隋,在刚刚到达前线的杨素等人指挥下,隋军大获全胜!
此间军报,也为即将到达皇长孙杨俨婚事,增添了不少喜庆。
是的,作为皇帝杨坚的第一个庶出皇孙,太子长子,也是杨家第三代的老大,刚刚过了十六岁生日的长宁郡王杨俨,要成亲了!
亲事是二圣在去岁就亲自指定的,乃是会州刺史王彭之女,出身自是书香门第。
在皇帝杨坚为北周丞相期间,王彭就是杨坚的老部下,隋朝建立后,王彭担任过员外散骑侍郎、又为秘书少监,今下正在会州任上。
而杨俨的郡王府,早在岁春的时候,就已经在大兴城内落成。
杨昭前番出宫,还专门绕道去拜访了下这位兄长。能感受得到,此间皇室大兄,相比两年前,在他那番话语开解下,已然脱胎换骨。
脱离东宫,成为郡王府主人后,杨俨更显得自信不少。面对杨昭这个弟弟,杨俨还亲自告知,等他成亲了,谁也阻止不住,他要去北方建功立业,不想在长安混日子。
兄长成婚,作为老杨家第三代中的老二,杨昭自然要到场张罗!
他绝不是去混吃的!
除了他,杨昭还叫上了长孙无忌、宇文士及、李建成等一群栋梁。
等到杨俨大婚当日,不仅是太子杨勇这个父亲,二圣也亲自到场,勉励了一番。其他的朝臣权贵们,大部也有到来。
即便经历上次之事,但储君杨勇的地位,依旧稳固,能来露露面,无需去结怨。
婚宴结束,二圣,太子,另有一众长辈,陆陆续续离开,杨昭,杨家三宝,另有一群亲人在此。
喝得有些昏昏沉沉的杨俨,被杨昭等人扶着去婚房,还没踏入门内,杨俨就附在杨昭耳畔道:“昭弟,为兄已经成亲,等过上几年,也要喝你的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