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 改朝换代的“清道夫”

董卓是东汉末年穷凶极恶的大军阀。公元189年,董卓带兵入洛阳,专断朝政,擅自废立,成为汉末军阀混战的导火线。公元190年,关东兵起,董卓焚洛阳,挟汉献帝西迁长安,东汉实际上名存实亡。

一、从行伍到执掌一方的太守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临洮为陇西郡南部都尉治,在西汉时是一个防御羌人的边陲重镇。这一带地理形势山高水险,本是羌中之地。这里的汉族居民与羌人交接,骑马弯弓,养成了勇武剽悍的习性。董卓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雄略人物。

董卓出身于一个武官家庭。其父董君雅是颍川郡纶氏县县尉。县尉领县兵,维持地方治安。董卓生来力大体壮,有一副好身躯,粗猛有谋。史称他“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后汉书·董卓传》)。他青年时游历羌中,尽与羌豪结交,精通羌胡事,被羌胡人视为豪侠好汉。董卓成为大军阀,他的基干队伍就是以羌胡人为主体的凉州兵。

东汉时西羌扰边是一个严重的边患。西羌就是游牧在青海高原广袤土地上的羌人,那时还是塞外民族,但和汉朝有密切的经济联系,称臣纳贡,时叛时服。归服汉朝的羌人被移居在凉州(今甘肃境内),称东羌。由于受腐败的东汉王朝官吏的压迫,安帝永初元年(107),东羌暴动,反抗朝廷。随后,东西羌联合扰边,直到灵帝建宁三年(170)才被凉州将段颎等人抚定。西羌扰边,长达三十六年,东汉政府支出的直接战费就达五铢钱320亿钱。兵锋祸及当今甘肃、山西、陕西及四川北部等广大地区。甘肃首当其冲,境内羌人也最多,战祸最烈。董卓盛壮之年,正是兵连祸结之时。他少年从军,从一个行伍武夫,升为中郎将、前将军,就是在羌汉战争中发迹的。

董卓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董擢早死,弟名董旻。董卓母池阳君公元192年卒,时九十岁。假定董卓母三十岁许生卓,可以大至推定董卓生于公元132年。董卓二十岁左右从军,积资被凉州刺史成就辟为从事,职衔凉州兵马掾。董卓巡守边塞,击破羌胡,斩获千计,立下了军功。公元162年,董卓三十岁,为并州刺史段颎推荐,入卫京师为羽林郎。公元167年,董卓升为中郎将张奂的军司马。这一年董卓与另一司马尹端共同作战,击败了侵扰关中的东羌、先零羌五六千骑。论功行赏,董卓拜郎中,迁广武令,历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戊己校尉督护西域,是二千石的高级武职。灵帝建宁二年(169),张奂坐党狱被禁锢,董卓连坐免官。熹平元年(172),袁隗为司徒,段颎迁司隶校尉。董卓原是段颎故吏,得到段颎的帮助,被推荐给袁隗做了司徒掾。

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董卓被起用为东中郎将,与北中郎将卢植并击河北、山东黄巾。董卓兵败被免官。公元185年,西边凉州战事吃紧,又给董卓带来了东山再起的机运。当时,凉州韩遂趁黄巾起义的机会割据金城(今甘肃兰州),对抗朝廷。东汉政府派司空张温西征,董卓又被起用为破虏将军。汉军分兵六路,五路都吃了败仗,董卓独全众而还,屯驻在扶风,拜为前将军。公元188年,韩遂与凉州司马马腾联兵反汉,有众十余万,东犯关中,围陈仓(今陕西宝鸡)。灵帝派左将军皇甫嵩与董卓联兵进讨,击退了韩遂、马腾,董卓势力进一步膨胀。董卓应受皇甫嵩节制,但他骄纵抗命,朝廷深以为忧。公元189年,灵帝征董卓为少府,要他交出兵权,卓抗旨不就。灵帝无奈,只好改派他为并州刺史,调离关中,但董卓仍不交出凉州兵,以前将军头衔拥众驻河东观变。灵帝再一次姑息,就地委董卓为河东太守,使他成为执掌一方的大吏。这时董卓五十九岁,是东汉第一个恃众抗命的大军阀。

二、冠绝一时的雄韬武略

公元189年四月灵帝死,太子刘辩即位,年十四,史称少帝,朝廷大权旁落在外戚大将军何进手中。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何进无能,召董卓带兵入京相助,实际上是引狼入室。这给早怀异心的董卓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东汉京师在洛阳。董卓从凉州兵马掾到前将军带兵入洛,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行伍生涯,身经百战。当时东汉朝廷里,没有一个将军是他的对手。以镇压黄巾而负有盛名的两个中郎将皇甫嵩和朱儁都十分害怕董卓,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中。

董卓的雄韬武略冠绝一时,无论用兵打仗,还是玩弄权术,他都有一套。

先说用兵。董卓善用疑兵,瓦解对手的意志,颇有韬略。公元185年,追击韩遂的陇西之战,六军有五军皆败,董卓独全师而还,用的就是疑兵脱险。当时董卓率师三万进讨汉阳,讨伐支持韩遂的先零羌。董卓在望垣县(今甘肃秦安)北,被数万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迫急。董卓假装在渭水上筑堤捕鱼,迷惑敌人,而暗中从堤下渡过渭水撤退,然后决堤阻挡追兵,脱离了险境。羌胡又去抄董卓的退路,董卓早在进兵之前就留下一支精兵扼守要冲。羌胡不敢追击,董卓安全退军。

公元189年八月,董卓入洛,步骑不过三千。当时京师官兵甚盛。司隶校尉袁绍拥有西园八校尉禁军的指挥权,当时曹操是八校尉之一,任典军校尉。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了以后,何氏部曲为后将军袁术所控制。济北相鲍信又募来一支山东兵,执金吾丁原有骁将吕布。这些力量合起来十倍于董卓而有余。董卓觉察自己势单力弱,于是过四五天就将部众在夜里暗地拉出军营,天明又大张旌鼓而还,造成援军不断入京的假象。董卓这一手竟镇住了一时人杰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使他们纷纷逃出京师,禁军及何进部曲统归于卓。曹操欲刺杀董卓,卓防范严密,不得下手;董卓又离间丁原部曲,收买吕布为义子,使吕布杀丁原而并其众,于是董卓势力大盛。

董卓的政治手腕也不凡,且雄略过人。他进兵洛阳,冠冕堂皇发表清君侧诛讨宦官的表章,争取舆论支持。但是未等董卓入京,二袁已诛除了宦官。少帝派公卿去阻止董卓入京,董卓趁此威迫公卿大臣,堂而皇之施以强权。他对公卿大臣说,诸公大人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倾危,有什么资格来阻止我进京!

董卓入洛之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废了少帝,更立少帝弟陈留王刘协为献帝,控制皇权。当时献帝只有九岁,成为董卓任意摆弄的傀儡。他毫不手软地杀害何太后,拔掉了朝官和名士所凭籍的旗帜。与此同时,董卓外示宽柔,起用党人名士做朝官,外放大臣为牧、伯、太守,平反党人冤狱,“以从人望”(《后汉书·董卓传》)。周毖、伍琼、郑公业为尚书,何颙为长史、荀爽为司空,陈纪、韩融等染党锢者为列卿。外放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张邈为陈留太守。对名将朱儁表面亲近而内心忌惮,表为太仆。董卓自为太尉,统掌兵权,以朱儁为副,但不让他掌握一兵一卒。

关西是董卓的根本。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抚了凉州的马腾、韩遂,又征召了关中潜在的政敌皇甫嵩和京兆尹盖勋。左将军皇甫嵩屯驻扶风,有雄兵三万。盖勋鼓动皇甫嵩起兵响应关东军夹击董卓。本来皇甫嵩的兵谋比董卓还高一筹,但其雄略不足以驾驭董卓,于是乖乖地交出兵权,到洛阳去做城门校尉。董卓为了使皇甫嵩屈服,先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逮捕皇甫嵩入狱,然后放出来用为御史中丞。盖勋孤掌难鸣,也只好接受征召,到洛阳去任越骑校尉。这样董卓就有了一个安定的后院。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卓,于是董卓挟持献帝,迁都到长安。

皇甫嵩和朱儁是朝廷倚为柱石的两位智勇双全的大臣,又手握重兵,但他们两位均被董卓压制,这一来满朝文武更拿董卓没有办法。董卓志骄意得,称太师,秽乱宫廷,是事实上的皇帝。

三、遗臭万年的祸国大盗

董卓完成废帝更立后,大权在握,自为相国,入朝时可以带剑穿鞋上殿,朝见皇帝也可以大摇大摆慢步行进。东汉两百年承平,京师贵戚宅地相望,金帛财物,家家殷实。董卓放纵士兵剽掳,随意抄没,淫掠妇女,处处“搜牢”——意思是牢固封藏的财物也要搜索出来。何太后合葬于灵帝文陵,董卓趁机掠取陵中随葬珍宝,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严刑胁众,公报私仇,国家法纪全被践踏。董卓公开宣言,“我的面相,无比尊贵”(《后汉书·董卓传》裴注引《魏书》)。由于关东兵起,董卓才未能篡逆。

董卓退出洛阳,挟帝西迁,更加暴露了他的凶残。他发掘诸帝寝陵及公卿冢墓,收其珍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盗墓贼。董卓还把洛阳及其周围二百里内几百万居民驱赶入关中,将房屋烧光,鸡犬杀尽。被驱赶的人民,沿途缺粮,更遭野蛮的凉州兵的践踏和抢掠,死亡无算,积尸满路,史称“旧京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三国志·孙坚传》裴注引《江表传》)。东汉两百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巍峨帝京,成了一片瓦砾场。

接着,董卓又把关中弄得残破不堪,他大肆搜刮,敲剥黎民,筑坞于郿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等,号曰“万岁坞”,积屯了三十年的军粮,珍藏黄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绫锦绸缎堆积如山。董卓得意扬扬地声称:“事成,雄居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后汉书·董卓传》)足以看出,董卓把个人的荣辱完全建立在千百万人的尸骨上。

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贪欲,董卓还椎破了秦时所铸的铜人、钟,毁坏了汉时流行的五铢钱,更铸小钱,造成物价飞涨,谷一斗至数十万。平民百姓又蒙受了一层灾害。

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的矛盾,谋杀了董卓,长安士女出卖衣装首饰,沽酒相庆,士卒皆呼万岁,百姓歌舞于道。董卓肥大的尸体被暴露在街头示众,守尸的士兵用草绳盘结在卓尸肚脐上,点燃作灯,光明达旦,一直到整个尸体成了一堆灰烬。一代穷凶极恶的祸国大盗,终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遗臭万年。

四、剽悍凶残的凉州兵团

董卓是被王允用计谋杀的,所以董卓死后,祸患仍在继续,因为董卓的部曲凉州兵团未受损伤。所谓“凉州兵团”,是一支汉羌混合队伍。这支军队是董卓在长期对西羌作战中精心培植起来的部曲武装,它的基干是湟中义从和关中羌胡,有三万余人。董卓东出,招降纳叛,极盛时有十余万人。但董卓倚重的是凉州将、羌胡兵。董卓死后,扰乱长安的四大将都是凉州人:李傕,字雅然,北地人;郭汜,又名多,张掖人;张济,武威人;樊稠,金城人。四将中又以李傕、郭汜两人最为桀暴。

董卓挟帝西迁,凉州主力部署在潼关以东防范关东诸侯。董卓部将牛辅屯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董越屯渑池(今河南渑池西),段煨屯华阴(今陕西华阴),张济屯弘农(今河南灵宝西)。牛辅为董卓女婿,部众最强。李傕、郭汜为牛辅的部将,凉州智士贾诩为牛辅的谋士。董卓死后,王允没有处理好善后之事,不赦宥董卓部曲。牛辅虽然被部将杀死,但众心不安,于是推李傕、郭汜为首,用贾诩的计谋,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杀向长安。李傕、郭汜沿途收兵,与樊稠、张济等汇合,有众十余万。公元192年六月,凉州兵攻破长安,杀王允等公卿百官及长安人民一万余人。

公元194年,马腾、韩遂攻长安,又适值天旱大饥荒,谷一斗五十万,豆麦一斗二十万,人相食,白骨委积道路。公元195年,李傕、郭汜争权,连月相攻,死者万数。东汉盛时,关中户口有数十万,经过这场浩劫,“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富庶的关中,遭凉州兵扰乱,一片荒残。

凉州兵剽悍凶残,战斗力强,破坏性大。凉州兵无论羌汉,都勇猛善战,这是在关西长期战乱中锤炼出来的。从公元189年八月董卓入洛,到公元198年四月李傕在长安覆灭,凉州兵在东汉末的历史舞台上活跃了近十年,给神州大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关中和中原的经济遭到严重摧残,人口死亡数百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这就是凉州兵在两汉四百年繁华的西京制造的人间悲剧!当时传播文化的书籍是用手写的简策帛书,传播不广,京都所藏,极为珍贵。不知书的凉州兵,把珍贵的简策帛书毁坏,把文书缣帛制成帷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董卓和他的凉州部曲,都是一些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公元190年二月,正当社祭之时,董卓遣兵至阳城,杀尽祭社男子,掳掠妇女财物,将人头系在车辕上,诡称“攻贼大获”,高呼“万岁”,回到洛阳。董卓俘获了关东兵,用布缠裹,倒立于地,热膏灌杀之。董卓在长安,有一次去郿坞巡行,让公卿百官在长安西门外设宴送行,董卓杀数百降人助宴。被杀的人,先断其舌,次斩手足,然后挖去眼睛,最后投入滚烫的开水活活煮死。王允杀董卓,因王允是太原人,李傕、郭汜恨王允而迁怒并州人,不分青红皂白,把军中并州人男女数百全部斩首。董卓及其部将就是这般凶残。

李傕、郭汜和他们的主子董卓一样,愈是凶残,愈是加速自身的灭亡。他们在火并中自相残杀。樊稠为李傕所杀,郭汜为其部将所杀,张济在出关攻穰(今河南邓州)中战死。公元196年,原董卓部属关东将董承和河东将杨奉、徐晃等趁李傕、郭汜火并的空儿,奉献帝出关,东还洛阳。不久,献帝为曹操所挟迁都许昌。公元198年,曹操以天子名义命屯驻华阴的凉州将段煨讨伐李傕。李傕兵败,被夷三族,董卓的凉州兵也就随之消亡。贾诩和张济之侄张绣等后来归附了曹操。

五、董卓的凶残性是东汉末腐朽政治的产物

穷凶极恶的董卓和他的凉州兵团在汉末登上历史舞台,对社会进行了一场大劫掠,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东汉腐朽政治的必然产物。

东汉后期腐败政治的集中表现是宦官专政。到了桓灵二帝时期,前有“五侯”,后有“十常侍”。五侯是桓帝封为县侯的五个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十常侍是灵帝时乱政的十个中常侍: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宦官专横达于极点,不仅杀逐外戚,而且屡兴党狱,打击朝官士大夫,“海内涂炭二十余年”(《后汉书·党锢列传》),宦官子弟党羽,布列州郡,祸害百姓,同盗贼一样。他们随意掠人妻女,夺人田宅,草菅人命,无恶不作,致使民怨沸腾,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动摇了东汉政权的统治。然而,灵帝依然故我,更加信用宦官,成为腐朽的宦官集团的支柱,从而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联结豪强,图谋废除灵帝。凉州汉阳(今甘肃甘谷)人阎忠公然劝说皇甫嵩以兵威取汉自代,至于那些拥有强兵的方镇牧伯,更是心怀异志,等待时机,拥兵割据,董卓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大军阀。

董卓入洛之前,包括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在内的多数朝官名士,还想挽救将倾的大厦。外戚与朝官士族联合反对宦官,企图用清君侧的方式来重整东汉朝纲。但是,何太后是依靠宦官之力得居正宫的,何进召董卓入京用强力胁迫太后,实际上是蔑视皇权,等于“倒持干戈,授人以柄”,给穷凶极恶的董卓创造了干政的机会,煽起他觊觎皇位的野心。

董卓入洛,杀了太后,废了皇帝,另立新君,等于把神圣的皇权打落在地,一方面遭到了拥汉派朝官士族的反对,另一方面又煽起了大大小小军阀的野心,东汉王朝就这样分裂了,瓦解了。董卓以极其野蛮的手段杀逐拥汉派的朝官士族,最后两者同归于尽。汉献帝回到洛阳,既无文臣,又无武将,成了一个空头皇帝,于是成了曹操的“手中玩物”。可以说,董卓乱政替曹氏代汉扫清了道路,也就是说董卓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清道夫”的角色。只是他的清除方式造成了社会的大破坏,开启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使历史前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