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枪手门”

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

国内没多少人过圣诞节的,往年这个时候一般都是看西方人过他们的“春节”的热闹。

但今年,国内有了更加热闹的事情占据了大家的眼球。

专注八卦新闻的《月亮报》,在头版爆出了一个“枪手门”大瓜。

《惊!五亿超新星导演背后有人?造神还是造假?》

虽然说是八卦文章,但作者显然是做过细致调查的。

文中首先披露了敦煌影业是王维继承而来,所以他是老板,但此前从未有过任何影视作品。

就是这么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公子哥,冷不丁就拿出一部各方面堪称完美的电影,几乎所有的影评人都评价“成熟度一点也不像是新人”。

进一步指出,《北平假日》的幕后主创有一个叫徐道行的,是敦煌的资深导演。

所以王维说是“自导自演”,“自演”是有了,但究竟有几分是“自导”,又有几分是“他导”?

最后还以新锐导演骆建洲的话来佐证——那不纯粹是王维的作品,是有人帮他托底……

有逻辑,有细节,似乎还有知名导演亲自认证;最关键是,主角是影视圈这段时间的焦点人物王维!

话题度一下子就起来了,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各方媒体都敏锐的意识到了这里面的新闻价值。

无论什么年头,狗咬人都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

收到第一手消息的很多媒体,下意识的想法便是,终于有不被报道烂的吹捧王维的话题横空出世了。

而且这话题反转得还很震撼。

一位拿下亮瞎眼票房成绩,被公认为未来大导演的超级新人,竟然有可能是被吹起来的?有可能欺骗了所有人?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以权压人、以财压人的内幕?

一时间,各路媒体人纷纷出动,或是挖掘“枪手门”的更多细节,或是想方设法采访当事人,俨然找到了财富密码。

……

“爆料人是圈内头号狗仔卓群,他的逻辑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所谓完美都是假象,而他则担负着戳破这种假象的使命。”丁助理第一时间就汇总了事态状况。

“所以我是成了他的新猎物?”王维摊手道。

丁助理面无表情:“大概他只是把你当成了嘴边的肥肉。”

“……”王维忍不住瞪他。

老王皱眉:“乍一看还有理有据的……”

“有理个屁啊。”被无辜牵扯的徐道行沉着脸骂道:“真正从事电影相关工作的人,有几个会信这种荒谬说法?”

“他以为一部电影里所有镜头都由导演亲自指挥,那才叫自导吗?”

确实,剧组中很多具体工作都是由他完成的,甚至很多镜头都是由他来导演的。

但他是在王维这个“电影工头”的指挥下做工作的,只有王维才是导演。

而且——

“还真看得起我,我要是能承受当导演的压力,早八百年自己当导演了,还用得着替人做枪手吗?”徐道行无奈地苦笑着。

导演这活儿并不好干的。

他是一个老好人,作一个协调剧组的副导演,他很轻松就能完成。

可让他当导演去指挥别人,短暂代替还行,真要将整个剧组从头扛到尾,他真心承受不了那种压力。

正如他所说,以他的资历,如果他能行,敦煌又不是没有让他发挥的资本。

“懂行的是觉得荒谬,但他一个狗仔,哪需要什么真相,只要有噱头就好。”老王一针见血指出。

而且你看人家多聪明啊。

他也没有明说王维就是找人代拍。

他只是选择性报道,你还不能说他报道的有假。

譬如他报道王维非科班出身,没有练手之作,却不提王维从小泡在他外公的片场耳濡目染;譬如他报道老徐资历深,却不提他从没当过导演……

但这样的引导性话术,再加上王维此前备受称赞的“一点也不像新人”,反而让未见全貌的吃瓜群众更加有理由怀疑了。

“不过,骆建洲那话是什么意思?”老王有些不解。

王维想了一下:“好像是他在庆功宴上放的气话吧,不过当时也没人靠近啊,卓群是怎么知道的?”

他没有怀疑是骆建洲在捣鬼。

因为骆建洲的原话明显不是这个意思,而且他也没必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招儿。

这一点老王等人也同意,毕竟没有意义。

丁助理小声提醒:“据说卓群多才多艺,会读唇语。”

其他人:“……”

丫的这么有才,干什么不好呢,非要干狗仔?

人类迷惑行为+1。

这么一捋,大概有点数了。

说到底还是王维树大招风,引来了圈内头号狗仔的注目。

按照他一贯的逻辑,王维第一次出手就是堪称完美的表现,实在太值得怀疑了。

骆建洲的话顶多是给了他一个切入点。

“那怎么办,告他?不,告也没卵用。”老王自己就否定了。

人家狗仔干这行的难道还怕你告?说他身经百战一点也不夸张。

找媒体帮忙辟谣?

王维就问:“你知道媒体第二喜欢做的是什么吗?”

一群人面面相觑。

“是造神。”

“那媒体最喜欢做的又是什么?”

这下子谁都懂了。

“是把神拉下神坛!”王维眯眼道。

这就是媒体。

前一天还恨不得将你捧上神坛吹成神仙,然后只要你有一点瑕疵,或者像是有一点瑕疵,第二天立刻把你黑到死,恨不得踩到地底里。

这种由捧到踩的过程一般需要几年,但也有王维这种短的,只要几天,舆论好像就反转了。

大部分媒体现在只恨不得将事情闹得更大,哪会热心帮你辟谣?

……

又被王维说中了!

他的“枪手门”只能算刚开始。

狗仔卓群固然是带着恶意揣度王维的含金量,然后又千方百计地去拿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拉开了“打假”的序幕。

真正推动“枪手门”发酵到全国皆知的,是喜欢一捧一踩的媒体,以及喜欢明星八卦的民众。

之前对王维所有的神化——“年轻却不青涩”、“为破纪录而生”、“不可思议”,在“枪手门”之后,都成了疑点。

说得阴暗点,谁不喜欢亲眼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在自己面前袒露出庸俗、丑陋的一面?

亲自见证偶像崩塌的过程,除了部分铁粉,其他人那叫一个爽。

这种爽,就是媒体的动力。

至于业内人,相信“代拍”说法的人不多,但是站出来替王维说话的人更少。

为什么要替他冒这个险呢?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万一呢?

骆建洲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他公开发言澄清事实:“我没说过《北平假日》是枪手代拍,但真相如何,我也不知道,不过时间总会证明一切的。”

——这恰恰又成了不少吃瓜群众眼里实锤的证据。

你看你看,连同行都不敢肯定地说王维是《北平假日》真正的导演,这还能没有猫腻?

于是造就了1990年年底最荒诞的一幕——明明王维的新人表现像个神仙,处女作都在海外掀起热潮了,在国内却仿佛一夜之间身陷丑闻。

这,大概就是蹿升太快的双刃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