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产业元宇宙的十大关系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元宇宙”一词,可以算得上甫一出炉,即成王道。
在这王者“降临”之际,《产业元宇宙》这本书正是应时而生。
要理解产业元宇宙,我觉得需要厘清十大关系:
一,产业+元宇宙与元宇宙+产业的关系。凡是认同产业+元宇宙的,只需把元宇宙当作工具,用来改造传统产业,做从1到10的事情;凡是认同元宇宙+产业的,需要把元宇宙当作制度,用来颠覆式创新,做从0到1的事情。元宇宙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制度创新而不是干买椟还珠的买卖。
二,产业元宇宙化与元宇宙产业化的关系。《产业元宇宙》更多地论述了传统产业如何元宇宙化,这确实是目前产业界最重要且紧迫的问题;随着“元宇宙化”程度越来越深、含量越来越高,元宇宙本身也将会蜕变,诞生出“新的生命”,衍生出新的产业,从而完成它自身的商业化闭环。此谓“元宇宙产业化”。前者是站在现在预测未来;后者是以终为始,站在未来塑造现在。
三,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关系。绝对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不符合商业规律。追求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其实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平衡。需要强调效率的商业应用,可以偏中心化一些;需要强调公平的商业应用,可以偏去中心化一些。大部分商业应用都是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里作区间适配。
四,数字孪生与数字原生的关系。数字孪生就是把物理世界数字化;数字原生就是在数字世界里面无中生有。从数字孪生到数字原生,再到虚实相生;从数字化迁徙到数字化生存,再到数字化生产。
五,技术驱动与商业模式驱动的关系。元宇宙创新的驱动力不是商业模式创新。元宇宙是由一系列数字技术组合带来的经济与商业创新。先有数字技术组合创新这只“鸡”,后有元宇宙商业创新这个“蛋”,不能缘木求鱼。
六,Web 3.0、区块链与元宇宙的关系。相较Web 2.0,Web 3.0的核心价值是Owner,数字资产的拥有权从互联网平台转移给了数据生产者自身;区块链就是为Owner的数字资产记账的分布式账本;元宇宙世界以Web 3.0为网络基础设施,以区块链为金融基础设施。
七,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当人们对虚拟世界的关注时间和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时间和关注程度时,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对于人类的重要程度就会翻转,虚拟世界的重要性将超过现实世界。那么,经过两百多年的工业革命,在对物理世界的改造已经到达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形下,人类社会未来的价值增长将会来自无摩擦成本的虚拟世界。
八,元宇宙与数字货币、数字资本市场的关系。工业革命催生了以股东资本主义、公司制、股票为核心的传统资本市场体系;数字革命正在催生以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数字通证为核心的数字资本市场体系。而基于Web 3.0和区块链的产业元宇宙,它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将更多地与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数字通证相结合。
九,元宇宙与带宽、存储、算力的关系。带宽、存储、算力是元宇宙的基础,包括产业元宇宙,都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带宽、存储、算力的基础上的。低延时的实时渲染,需要高通信带宽;动态3D视频,需要大容量存储;而3D高仿真下的一动一静、一颦一笑的渲染,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年美国西部淘金,在淘金客赚到钱之前,反而是卖淘金工具的先发了财。为元宇宙提供带宽、存储、算力的服务商,应该能赚到元宇宙的第一桶金。
十,元宇宙高能耗与碳中和的关系。无论带宽、存储还是算力,都是高能耗的。5G基站的能耗就比4G基站高很多。3D视频的渲染计算与动态存储,也将是能耗方面的“吞金兽”。元宇宙本质上是一个更高、更多能量转换的新经济模式,是一个能耗总量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过程。碳达峰是碳排放总量设限,不是社会能耗总量设限,那样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设限。正确的做法是努力提高绿色能源的比例,同时降低单位能耗的指标。
祝贺《产业元宇宙》出版发行!
万向区块链公司董事长
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