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参王争霸

  • 大明武商
  • 炎垅
  • 2070字
  • 2022-08-28 07:30:05

祁州,药王庙会。

两条交错的十字长街;满鼻的药材香味;熙熙攘攘的人群;满耳的叫卖之声。

在杨重前世历史上,祁州便是后来的安国县。这药王庙会也一直持续到现代。该地区是四大药都中历史最悠久的。

华环在中原下设了华环参行。杨重来这里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打响华环参行这块牌子。

和皮毛贸易只注重货品本身不一样,中原的人参市场非常讲究品牌,即使华环参行只做大宗批发业务,也得将牌子打响。

每次药王庙会,都将有一场野山参鉴赏大会,会上将选出本届参王。这参王是唯一有资格当场拍卖的野山参。

当下,几乎全大明的药材商都云集此处。这个过程必会给参王的所有者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

杨重等人到场时,那披红挂绿的台子都已搭好了。台子上摆着一溜的太师椅,它们是给各大药行商会的泰斗大佬坐的,这些人也是参赛人参的鉴定评分师。

方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人参报了名。报名时并不露参容,只是盖着红绸过了称。

没有过斤重的人参根本没资格参赛。过了称还要缴纳五十两银子的报名费。此举便将那些试图用假参,种植参来鱼目混珠碰运气之人过滤了出去。

杨重见方奎报好了名,又低声交待了他几句。便带着阿齐,部分随从进了对面的一座茶楼。

他挑了一间位置最好的包间,便与阿齐坐定,要了坚果茶水,耐心的等待比赛开始。

不久,台下就已经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起来。前几排的长凳都已坐满了人。后面还围了黑压压一群人。

随着一声锣响,这鉴赏会便开始了。首先上台的是一名本地县衙的主簿,讲了一番官样文章后。那些行业大佬便登台亮相,坐到各自的太师椅上。

杨重发现其中还有个年轻人,竟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便是那山西广盛源的少东家石广。

此时,伙计高唱道:“山东福隆记参行,高丽产,一斤零三钱。”

一人便端着托盘出了场,先打开红布,在台下来回走了两趟。将人参给台下之人观看一番后,他方才走上台子,让那些泰斗大佬一一过目,评分。

伙计统计了他们的评分后又高唱道:“天参上品一人,天参下品三人,地参上品两人…,均估品级天参下品!”

他这话意思是给了天参上品等级的有一人,给了天参下品的有三个人,地参上品的两个人…,最后平均得分为天参下品。

杨重现在对人参行业也了解一些,便向一脸茫然的阿齐解释起人参的分级来。

野山参按品相,重量,年岁分为天,地,良,切,尾五个等级。除天参分为极品,上品,下品三个子级外。其余四个等级都分为上品,下品两个子级。

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已有十余支人参得到了评鉴。得分最高的两个都是“天参上品”的品级。

台上的伙计又唱道:“山西黄记商行,长白山产,一斤二两三钱”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晋商贩参,这事新鲜,俺还是头次见,他们从哪来的参?”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和蒙古人互市,间接弄到的建州人参。”

“那不是间接资敌吗?”

“嗨。你当其它地方参商的参从哪来的?高丽哪有那么多参啊?所谓高丽参,长白山参,其实都是建州参。”

他们说话间,一留着八字须,三十出头的青年人,端着参盘四平八稳的走了出来。前排的人都是多少懂点行的,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声。那是完美的人形人参,品相色泽都绝佳。

待他上台之后,那些品鉴家也连连点头,称赞不已。最后唱分的伙计也不报各分的人数了,直接唱道:“天参极品!”

这意味着所有人都给了天参极品的评级。台下又是阵阵喧哗之声。

这青年男子也脸露得意之色。他是黄家的三子黄云发。他相信本届的参王已被他收入囊中。

他家的商号,现在其实已是后金的秘密代理商,专门代理后金官库中的人参在中原的售卖。否则,仅凭和蒙古人互市,黄记商行能收购了多少人参?

伙计又开始唱道“最后一位,天津华环参行,锡霍特山产,一斤三两二钱”

台下传来一阵议论声,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锡霍特山在哪。

“这锡霍特山在哪?”

“听名字,不像在汉地。”

“朝鲜那块吧?”

“朝鲜可没此山。”

“可能是东海野人女真人那块。”

接着一个胖子走了出来,颤颤巍巍的端着一个盘子。

众人看了那盘子中的参,发出了比适才还大的惊呼声。方奎端着盘子又上了台子,给那些鉴赏者一一过目。

石广看着方奎有点纳闷,因为他隐约觉得自己见过这胖子,却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见过他。当他看到那人参时,也惊的合不拢嘴。

“天参极品!”

当伙计报完分,现场开始沸腾起来,同时出现了两个极品天参。黄云发的面孔也阴晴不定起来。

此时,按大会规则,便要算小分定胜负,也就是看重量,参龄。关于重量,杨重的参明显是强过黄云发的。

台上之人开始评定两支参的年龄。结果黄云发那支是一百二十年的,杨重这支却有两百年左右的寿龄。

最终,台上商会伙计宣布华环的野山参获得了本届参王,并开始以底价两千两进行拍卖。本志在必得的黄云发,脸色已变的如同猪肝般。

……

“两千五百两!”

“三千两!”

“四千两!”

“五千两!”

“八千两!”

“一万两!”

在参王被拍到一万两白银后,终于没人再加价了。最后是石广以一万两的价格买下了这支参王。

当交割时,方奎对石广笑道:“石东家,您当真不记得我了?当年蓬莱黑市,还有扬州来的杨重杨公子。”

石广终于想起来,拍着脑袋道:“原来是你啊,我说怎么觉得那么熟。那最后,你和杨少爷怎么了?你也认识他了?”

“他呀,他现在是我的东主。这华环参行也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