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福建南平血案 “死也要拉你们垫背”,报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案件经过

这个案例的主人公,《瞭望东方周刊》用了“生得局促,死得局促”来形容。

2010年3月23日早上,正是学生们上学的时候,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聚集了很多的小学生,嘻嘻哈哈地在聊天等着学校开门。

郑某,一名42岁的辞职医生,一直在校门旁边的角落里等待着,等学校门口的学生聚集得差不多了,手握一把锋利的不锈钢水果刀,走入学校门口等待开门的学生中。

惨剧就在接下来的几分钟之内发生了。郑某忽然拉住一个小女孩的书包,把小女孩提起,小女孩尖叫起来,接着郑某掏出刀,直接刺向她的脖子。这一举动吓坏了所有人,周围的孩子们尖叫着跑开。

郑某并没有因为孩子受到惊吓就停止自己的行凶行为,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随便哪一个都可以,于是在接下来的混乱中,他连捅13名小学生。

由于郑某之前做过外科医生,所以对刀很熟悉,之前从业生涯中由于手法好还被人称为“郑一刀”,所以他伸向小学生的每一刀几乎都捅在足以致命的位置。

慌乱的孩子们冲开学校的门,跑进门卫室。环卫工人刘某拿了一个拖把,第一个站出来试图阻止郑某。她看到郑某好像已经失去了理智,双手在不停地发抖,但是依旧想冲上来伤害周围的孩子。

又有更多的人加入阻止郑某的行列中。体育老师甘某赶来,拿起拖把加入了抵抗,并朝着郑某大声吼叫,想吸引郑某的注意。

正当郑某停下来的时候,路过的城管干部、学校门卫,以及几名市民一起扑了上去,将郑某按倒在地。

郑某被制服时,高声大喊着:“你们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们活!”

后经调查发现,郑某行凶的时间只有短短的55秒,却连捅了13名无辜小学生,造成8死5伤的惨剧,其中一年级的小朋友就有4个。

行为人心理特征分析

郑某为什么要做出如此恶劣的暴力行为呢?这些孩子与他并没有任何的关系。在后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郑某生活轨迹上的线索。

第一个线索——偏激的性格。郑某周围的人都评价郑某的业务水平很不错,可以称得上是个好医生,但是性格上确实有点难以相处。

主要是因为郑某的性格有点偏激,喜欢就一件事情钻牛角尖,比如,和自己的老领导王某之间的恩怨。郑某觉得自己的医术比王某要高得多,为什么当领导的不是自己而是王某?

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虽然确实是组织决定,但是郑某这么多年一直深信王某有背景,认为王某针对和排挤自己,从自己这里抢去了本来属于自己的领导位置。他后来在工作中还对王某恶语相向,进行辱骂。

第二个线索——郑某为人很自傲,又爱面子。其实在2008年的时候,郑某就被升为外科主治医生了,郑某觉得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了认可,自己也可以有更好的出路了。比如,离开这个小地方,去大城市的大医院谋求一份高薪,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2009年的时候他辞职了,然后和别人说自己要去大城市的医院任职了,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过了半个月,郑某就回来了,他到其他地方去求职,但是找不到工作。有人嘲笑他灰头土脸地回来了,他却和别人说,自己在外面的确找到了工作,结果上司的老婆勾引自己,所以自己被上司赶回来了。

第三个线索——遭遇挫折。在求职未果的情况下,他想到了自己开诊所。他觉得,以他的医术和资格,应该是没问题的,当时也有好多人支持他。

但是他发现,事情又一次与自己想的不太一样。诊所当然一直没有开起来。别人问他原因,他说是卫生局不肯下发执照,他对这件事情非常生气。

另外,郑某经常说自己要娶一个有钱的老婆,并吹嘘自己身边不缺女人,甚至把多位同事的妻子都说成自己的情人,吹嘘自己又和谁有了桃色新闻。

第四个线索——亲密关系有问题。郑某与家人的关系并不好,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经常抱怨母亲害了他,他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哥哥又经常嘲笑他没有工作、没本事。

42岁的他,依旧在谈恋爱,而且没有结果。他把原因归结为自己没钱、没工作、没房子,并说女朋友一直不与他结婚就是因为这些。

一般犯罪心理分析

这样的报复社会的行为在犯罪心理层面有什么样的机制呢?纵观这些年来以报复社会为动机的严重犯罪行为,大致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目标的随机选择性。除了陕西的一起针对学生的报复社会的犯罪案件,行为人报复目标的选择与个人被霸凌的经历有关,其他的案件目标选择都有一定的随机性。

这种目标的随机选择中确实也存在一定的倾向性,行为人一般不会去选择有实力对抗和逃避反击的群体,这是趋利避害的心理本能的体现。

第二,目标并不是单一的。这些年发生的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的目标都是非个体目标。

因为个体对于犯罪人来说并不能被认为是足够发泄的,而且站在报复社会犯罪的角度,目标都存在着转移和泛化。比如,从让自己感觉到不公平对待的单一目标,转移到相对弱势的群体;或者是从单一报复目标泛化到一个群体。以一个群体代表整个社会的意象,目的是让整个社会感受到犯罪人自己认为自己曾遭受到的痛苦。

第三,凶手没有精神类障碍。从新闻报道信息来看,犯罪人在行为发生时意识清晰,能够明确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比如,新闻中描述犯罪行为人在行凶时的状态,并没有躁狂或者癫狂;在被抓获的过程中,行为人无不正常行为反抗;在被询问是否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以及被问到自己的名字时都可以清晰回答;等等。

目前司法精神鉴定的流程已经比较完善,想利用患有精神疾病脱罪其实比较困难。

犯罪行为人之所以做出这样极其残忍的行为,与其本身的心理状态肯定是相关的,但是影响因素又因为每个犯罪行为人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刺激事件、刺激时间、压力程度、排解渠道、认知与价值观等,虽有不同,但是总体呈现负面状态是可以确定的。

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人的根本目的就是在通过对他人造成伤害来报复社会的过程中发泄自己心理上的不满,所以要制造恐慌;后果越严重,人们越恐慌,犯罪行为人就感到越舒服。

“我活不下去了”“我难受”,这是他们会说的话。但是由于认知的偏差,犯罪行为人并不觉得是自己有问题,有些人在多年之后会有被越来越受这种负面心理影响的严重的情况。

“所以社会让我活不下去,那你们也就别活了”,拉几个垫背的让你们感受一下我的痛苦,这就是他们一般的犯罪心理。

媒体报道的涟漪效应

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因素是媒体报道的涟漪效应。媒体报道一个社会事件之后,往往在一段时间之内,有很大的概率会出现第二个类似的社会事件。

比如,有一段时间,媒体报道了医闹以及其他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

其实,媒体报道会对犯罪行为和潜在犯罪人产生一种传染和渲染的效应,这种效应就叫作涟漪效应。

反思

报复社会行为的原因是复杂且综合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撕裂的变化,可以观察到报复社会的行为似乎变得多发了,这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