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容易引起情绪症状的疾病和状况

“情绪”是一个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词,它不仅影响自己和周围的人,同时还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未来。“控制情绪”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要做到控制情绪,首先就要做到及时察觉情绪波动。情绪波动不仅出现在身患疾病时,还有可能发生于各种不同处境和经历当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身体不舒服、似乎也“嗨”不起来?举杯消愁愁更愁了?喝点小酒却没承想整个人“飘”了;女生每月总有那么几天情绪难以琢磨;怀孕的妻子秒变“磨人的”小妖精,爱耍小性子;更年期的妈妈总是怒发冲冠……

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情绪的变化。

一 容易导致情绪波动的身体问题

情绪波动与身体情况有关联吗?答案是肯定的。躯体疾病所致的情绪波动一般分为三类。

哪些疾病和状况容易引起情绪症状

1.脑部疾病

任何脑部疾病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颅内感染、癫痫、脑肿瘤及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可以出现欣快、焦虑、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或淡漠等表现。

2.躯体疾病

在众多躯体疾病中,以内分泌疾病者多见情绪问题。常见的躯体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其他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系统(心脏病)、呼吸道(哮喘)、消化系统等,常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抑郁、焦虑及失眠,有的还出现易激惹、情绪不稳,时而欣快时而抑郁的表现,但多伴相应的其他症状。

当然,除了疾病本身的影响,疾病所致的身体功能障碍、残疾也引起应激性和适应性情绪改变的问题。再者,疾病所带来的失控感、病耻感和无助感也容易产生沮丧情绪。注意力过度集中在疾病上也使患者难以摆脱不良情绪。灾难化的认知似乎磨灭了乐观,并加重了对未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变化又作为应激源进一步加重和引起疾病的发作和持续,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故优先处理躯体疾病时,也需同时处理这些继发的情绪症状,以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3.药物

长期服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咖啡因、海洛因等)容易使患者出现抑郁、躁狂及焦虑等障碍,其戒断反应除了强烈渴求外,还常常引起抑郁、焦虑、烦躁不安及易激惹等情绪问题。其他药物如左旋多巴、赛庚啶、类固醇皮质激素甚至抗抑郁药物也可导致患者继发出现情感高涨、焦虑等情绪问题。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在当今这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酒桌文化下,饮酒是普遍的社会风俗。饮酒后的反应可以分为兴奋期和麻痹期表现。兴奋期从饮酒初始,随饮酒量的增多逐渐表现心情愉快、好吹牛、滔滔不绝、难以打断、自来熟。直至麻痹期,表现为情绪不稳,甚至言行具有冲动性,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发音不清(说话大舌头)。很多时候人们对喝酒有个误解:快乐时酒是神仙水,忧愁时酒是忘情水。但实际结果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因为人们在反复大量饮酒后常可引起严重的抑郁症状,部分酒精依赖患者曾有强烈的抑郁体验。

二 容易出现情绪症状的生活处境

情绪在中医学中,也称为“情志”,也就是“七情”,分别是喜、怒、忧、思、惊、悲及恐。七情是人正常的情绪,但外界情况的变化也会引起的相应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适度的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给人带来鼓励和振奋,使人适度地紧张、兴奋,精力充沛,致力于奋斗拼搏,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与创造。然而,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精神应激则易形成精神创伤,导致显著的情绪波动、焦虑、恐怖及抑郁等严重情绪问题。人们暴露于创伤或应激性事件后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人以焦虑和恐惧为主要表现,有些人则表现为快感缺失、烦躁不安,乃至于愤怒和出现攻击行为。

1.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指突然发生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在遭遇强烈的精神刺激因素后的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病,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多数患者1周内症状可消失,精神状态可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患者病程可达1个月。发病的直接因素是突如其来且超乎寻常的威胁性生活事件和灾难,如重大交通事故,亲人突然死亡,遭遇歹徒袭击,被虐待、强奸或重大自然灾害(如特大洪水、地震和战争)。

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但典型表现是最初出现“茫然”状态,紧接着是激越性活动过多(如逃跑反应或神游),或是对周围环境进一步退缩,期间常伴有惊恐、抑郁及焦虑情绪。

2.创伤后应激障碍

当急性应激障碍超过4周后,就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人常出现痛苦梦境,回避创伤和创伤有关的场景、甚至有关事情,持续焦虑和过度警觉,容易受到惊吓,常带来巨大痛苦,严重者可能万念俱灰以致自杀。

3.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一种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影响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本病的发生是对于某一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所表现的不适反应。适应障碍的发生与否,同时取决于应激源强度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的因素。应激源常是某类生活事件:如居丧、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及退休等。在同样的应激源作用下,有的人适应良好,有的则适应不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表现适应障碍。患者个性心理特征(即人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个体的脆弱性强,即使应激源的强度并不很大,也有可能引起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多发生在应激性事件后3个月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常见症状为焦虑不安、烦躁、抑郁心境、胆小害怕、注意力难以集中及易激惹等,还可伴有心慌和震颤等躯体症状。老年人可伴有躯体不适,成年人多见抑郁或焦虑症状,青少年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冲动行为,儿童多表现为尿床、言语更为幼稚或咬手指等。

三 女性特殊时期的情绪波动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可以形象地说明部分女性经历某些特殊时期时的情绪变化,包括经前期综合征和妊娠期情绪问题、产后抑郁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1.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月经前5~7天出现的一种躯体和精神障碍,月经开始后自行消退。症状在月经来潮前2~3天最为严重,月经来临后缓解。有些女性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直延续到月经开始后的3~4天才完全消失。经前期综合征常见于30~40岁的育龄期妇女。国外报道,有75%的妇女不良情绪一般为轻度至中度,重度情绪不良的比例占3%~5%。重度经前期综合征的特征是情绪不稳,易烦躁、争吵、焦虑及敏感,也常有抑郁表现。除此以外,还伴有许多躯体不适,如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尿急、无力及感觉异常等。少数严重者的症状可能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与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改变、遗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2.妊娠期情绪问题

妊娠期情绪问题一般在怀孕的前3个月及后3个月比较明显。孕妇在妊娠早期3~4个月,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系统处于不稳定的变化中,极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动及焦虑等表现。除具有上述症状外,前3个月还表现为早孕反应的加重,并有厌食和睡眠习惯的改变等;到妊娠中期情绪状态一般随着内分泌系统逐渐稳定而趋于稳定;后3个月容易出现对胎儿健康及分娩过程的担忧、紧张及思虑过度,伴有持续加重的乏力、睡眠障碍以及食欲下降等躯体不适的症状。研究发现,妊娠期的部分孕妇曾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心境,有的符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3.围产期抑郁发作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定义围产期抑郁发作是指在整个怀孕期间至产后4周内达到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情况。产后妇女的性腺内分泌改变,同时分娩是一个典型的生理心理应激,容易出现多种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伤感、紧张、恐惧、焦虑及烦躁不安,处于抑郁状态的新妈妈往往不能有效地照顾婴儿,并由此感到内疚自责。产后抑郁状态一旦达到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建议接受规范的治疗,否则复发风险会更高。

产期妇女除了存在明显的神经内分泌变化,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也十分突出。生产后躯体的不适、从少女到母亲的角色转换、坐月子迥异的风俗习惯,以及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的磨合等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早年家庭关系、婚姻问题、不良生活事件、支持不足、社会和经济地位低下、人际关系敏感及神经质等均为产后抑郁障碍发生的风险因素,有抑郁障碍史或有阳性家族史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此外,甲状腺功能紊乱与产后抑郁障碍有关。因此,产后抑郁障碍患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4.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可以导致诸多躯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伴随相应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常见的是更年期焦虑和抑郁,临床表现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像。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对事物缺乏兴趣和乐趣、生活无愉快感、思维迟钝、消极言行、懒散及睡眠障碍等。焦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终日焦急紧张、心神不定,无对象及无原因的惊恐不安;严重者可见坐立不安、搓手踩脚,并伴有多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躯体不适感。睡眠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入眠困难、睡眠浅、易惊醒和睡眠时间减少;其中抑郁时常伴明显的焦虑、躯体感觉异常、忽冷忽热、出汗增多,称为“潮热”;有时伴有头晕、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及血压升高等症状。部分更年期妇女伴随着焦虑情绪可以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在排除尿路感染等身体问题后应注意情绪的影响。

人生路漫漫,情绪常相伴。发现情绪,感知情绪,知所以然,应让一切更坦然。

(厦门市仙岳医院 许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