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2019—2020)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编著
- 2843字
- 2024-11-02 22:45:26
1.4.1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水平考察
以我国31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对目标城市的流通竞争力进行评价。城市流通竞争力水平的考察可以从两个层次展开:一是分项考察,即基于反映流通竞争力的不同角度,以5个综合评价因子为视角,对目标城市流通领域的属性特征、发展水平及其竞争优劣势进行比较;二是综合考察,即在分项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城市流通竞争力指数计算模型,对目标城市流通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1.城市流通竞争力分项考察
以2018年我国31个主要城市流通领域的横截面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据原始指标与5个综合因子之间的数据关系,计算得到目标城市5个综合评价因子的数值,从而进行城市间的比较分析。
(1)流通规模指数(T1)及排名(如表1.4所示)
表1.4 31个目标城市流通规模指数(T1)及排名
从流通规模指数看,上海、北京、杭州、广州和重庆排名前5,这5个城市均是我国国家中心城市,流通配套设施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发达,网络零售、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城市流通业整体发展水平高,在全国流通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引领、辐射、集散等多项功能。宁波、天津、成都、青岛和沈阳等城市排名也位居前列,这些城市大多为我国传统的商业城市、经济强市和人口大市;而排名靠后的厦门、海口、南昌、太原和呼和浩特等城市,则多为经济总量较小的城市。由此可见,城市流通规模与经济总量之间联系紧密,发达的产业基础和较高的消费水平,成为流通规模扩张的有力支撑。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活动和生活服务需求增强,推动流通业迅速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城市集聚效应促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业态升级,则需要流通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2)流通便利指数(T2)及排名(如表1.5所示)
表1.5 31个目标城市流通便利指数(T2)及排名
从流通便利指数看,深圳、厦门、上海、广州和海口等城市排名靠前,这些城市多是传统的区域商业中心城市,或者是外来人口高度密集的旅游型、移民型城市,不仅要满足本地居民的流通需求,还要有强大的商圈辐射职能及外来人口服务职能。因此,这些城市具有这些城市的流通基础设施完善,资源配置密度较高,网点布局密集,服务能力强,服务便利性好等特征。排名靠后的重庆、杭州、乌鲁木齐、沈阳和银川等城市,或因流通设施不够完善,或因流通资源配置密度较低,或因城市流通空间布局不科学,导致居民获得商业服务便利性较差,应加强完善引入流通资源、流通设施升级等方面,尽快提升流通产业配置密度,进而提高流通服务强度和便利性。
(3)流通贡献指数(T3)及排名(如表1.6所示)
表1.6 31个目标城市流通贡献指数(T3)及排名
从流通贡献指数看,排名靠前的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海口、上海和沈阳等城市,或是商业中心,或是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流通业在城市经济产业发展中地位相对突出,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均较高,对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排名靠后的合肥、银川、南昌、北京和杭州等城市,或是工业化特征明显,或是现代服务业较发达,流通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均较低,因此,部分城市应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同时要提高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转变流通方式,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4)流通效益指数(T4)及排名(如表1.7所示)
表1.7 31个目标城市流通效益指数(T4)及排名
从流通效益指数看,重庆、海口、郑州、上海和南昌等城市位居前列,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资源不断完善,要素配置愈发科学合理,流通业经营效率、资金效率、产出效率不断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创收能力日益增强,流通业效益水平和发展能力较为突出。沈阳、天津、太原、南宁和兰州等城市排名靠后,这些城市流通业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有待提升,或因流通产业配置不足影响流通效率,或因流通产业要素过度集中导致竞争激烈,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因此,提高流通业效率效益水平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流通资源,既要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又要满足城市对流通业的需求,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流通辐射指数(T5)及排名(如表1.8所示)
表1.8 31个目标城市流通辐射指数(T5)及排名
从流通辐射指数看,南京、太原、福州、济南和广州等城市排名靠前,这些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或流通枢纽,城市消费需求旺盛,流通产业服务商品消费能力高,产业引领作用突出,对周边区域消费吸引力强劲,商圈辐射范围广阔。银川、贵阳、重庆、乌鲁木齐和天津等城市排名相对靠后,这些城市流通业在其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也许是受其所在经济圈内其他城市分流作用影响,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流通产业对周边地区消费的辐射能力有限。
2.城市流通竞争力综合考察
进一步将综合指标评价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即可得到目标城市的流通竞争力指数,如表1.9所示。上海、广州、深圳、北京、重庆、杭州、宁波、南京、乌鲁木齐和海口等传统的流通强市占据排行榜前列;银川、南宁、兰州、太原、合肥、南昌、长春、昆明、贵阳和沈阳等城市则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表现不强,暂处落后。
表1.9 城市流通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结合五大分项因子与综合排名,可以发现如下四个方面特征:
第一,在城市流通竞争力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6个在流通规模指数中排名前10,包括上海、广州、北京、重庆、杭州和宁波,且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可见,扩大流通规模是提升城市流通竞争力最直接的方式,流通规模的壮大,直观地反映了一个城市商业的繁荣程度。在城市流通竞争力指数构成中,流通规模指数也占有较高权重。
第二,流通便利指数、流通贡献指数、流通效益指数是城市流通竞争力指数的重要修正参数。流通规模指数落后的部分城市,凭借在这些重要修正参数的优异表现,成功跻身城市流通竞争力排名前列,如深圳凭借流通便利指数优势位居第3;海口凭借流通便利指数、流通贡献指数和流通效益指数优势跻身前10。由此可见,流通基础薄弱的城市,可以通过从业人员结构、空间密度、经济贡献率、资产投入效益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城市流通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流通辐射指数对城市流通竞争力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部分城市虽然在该指数上表现较为突出,但综合流通竞争力水平仍处于全国中下游,如太原、福州和济南。可见,流通业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长期积累和持续建设的结果,对周边区域消费辐射能力强或有区域经济中心和旅游城市等原因带动,城市流通业发展实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四,流通规模指数虽然是城市流通竞争力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但并非是决定性因素,较大的流通产业存量并不一定意味着流通业整体竞争力强,如天津、成都、沈阳等;较低的流通产业存量也不一定必然影响城市流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如厦门、海口、呼和浩特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应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选择流通业的发展路径,通过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能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等多种方式改善流通业竞争力,进而促进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