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初始接入过程中的BWP

4.4.1 下行初始BWP的引入

如4.1节所述,引入BWP的初衷是在RRC连接状态下,实现终端省电和多种子载波间隔的资源调度,尚未考虑将其用于RRC连接建立之前的初始接入过程。在RRC连接之后,终端就可以从RRC配置中获得BWP配置,然后通过DCI指示从中激活一个BWP。但是在RRC连接建立之前,终端尚无法从RRC信令中获得各个BWP的配置。同时,由于CORESET是配置在BWP内的,在激活用户特定的DL BWP之前,终端无法确定用户特定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的配置,也就无法监测针对该用户的DCI,无法接受指示激活BWP的DCI。因此,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设计一种在初始过程中自动确定工作带宽的方法。

假设有这样一个终端接入后自动确定的工作带宽,姑且称其为“初始BWP”,则BWP的操作过程如图4-49所示(以下行为例)。终端从初始接入过程中自动确定初始DL BWP,这个初始DL BWP从SSB的检测中确定,所以可能在SSB所在的频域位置周围(具体见4.4.3节所述)。在初始接入过程完成、RRC建立之后,就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多个终端特定(UE-specific)BWP,并通过DCI激活用于宽带操作的DL BWP。为了实现在频域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这个宽带工作的DL BWP可能包含SSB,也可能不包含。如4.1节所述,引入BWP的初衷是实现更灵活的资源调度和终端工作带宽,基站也可以利用BWP在较大的5G系统带宽内实现负载均衡,最终标准并不限制BWP配置是否包含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在数据信道传输完成、Timer到期后,激活DL BWP会回落到带宽较小的Default DL BWP,这个Default DL BWP可能包含SSB,也可能不包含。

可以看到,在RRC连接建立之前,终端在下行和上行都需要确定一个初始的工作带宽。在引入BWP概念的初始阶段,主要是考虑将其用于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尚未考虑将其用于初始接入过程。因此,当考虑用来描述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过程的带宽概念的时候,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新增一个“初始BWP”(Initial BWP)概念?还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带宽概念就行了?终端经过小区搜索后,至少是知道PBCH或SS/PBCH Block(SSB)的带宽的,如果终端只需在PBCH或SSB所在的带宽内完成初始接入的各项下行操作,这样就不需要增加新的概念了[50]

图4-49 初始接入过程中的BWP操作

针对这个问题,在2017年5月的RAN1#89上提出了3种可能的方案[24]

· 方案1:CORESET#0标准中的正式名称为“关联于Type0-PDCCH公共搜索空间集的CORESET”(CORESET for Type0-PDCCH CSS set)和RMSI的带宽都限制在SSB带宽内[如图4-50(a)所示]。

· 方案2:CORESET#0的带宽限制在SSB带宽内,RMSI的带宽不限制在SSB带宽内[如图4-50(b)所示]。

· 方案3:CORESET#0和RMSI的带宽都不限制在SSB带宽内[如图4-50(c)所示]。

图4-50 初始接入过程中的3种可能的下行带宽配置方案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发现初始接入操作的下行带宽不应该被限制在SSB带宽内和频域位置上,有必要为初始接入过程定义单独的BWP,即需要定义“下行初始BWP”概念。

首先,下行初始BWP(Initial DL BWP)需要包括初始接入过程的PDCCH CORESET(下面为了叙述方便,简称为CORESET#0)。在BWP的研究过程中,考虑CORESET#0可能用来调度诸多类型的信息,包括RMSI(剩余系统信息,即SIB1(第一系统信息块))、OSI[其他系统信息,即SIB2(第二系统信息块)以下的SIB]或Msg.2、Msg.4(随机接入过程的第2信息、第4信息)等初始接入过程中的PDSCH信息[28]等,需要较大的调度灵活性和PDCCH容量,而SSB带宽(最终确定为20个PRB)内能容纳的CCE(控制信道粒子)的数量甚至少于LTE PDCCH公共搜索空间中的CCE数量(时域上统一以3个OFDM符号计)。显然,这对NR系统是严重不足的,包含NR 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的CORESET#0需要承载在比SSB更大的带宽内。

同时,CORESET#0和SS/PBCH Block的频域位置也可能不同,如CORESET#0需要和SS/PBCH Block进行FDM(频分复用),以实现CORESET#0与SS/PBCH Block在相同的时域资源里同时传输[如考虑毫米波系统中多波束轮扫(Beam Sweeping)的需要,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小区搜索和系统信息的读取],如图4-51所示。这样,Initial DL BWP的频域位置应该具有一定灵活性,如可由PBCH(即MIB,主信息块)来指示(CORESET#0的设计具体见5.4节)。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定义专门的下行初始BWP,直接用CORESET#0概念代替,前提是RMSI的频域调度范围不超过CORESET#0。但定义一个单独的下行初始BWP无疑可以形成更清晰的信令结构。

图4-51 CORESET#0、RMSI与SSB频分复用

相似的,传输RMSI所需的带宽也更有可能超过SSB,且在高频谱多波束NR系统中,RMSI也可能需要和SSB频分复用,如图4-51所示。从前向兼容的角度考虑,RMSI在未来的5G增强版本中还有可能需要扩容,因此将RMSI限制在很窄的带宽内也是不明智的。

基于如上原因,至少需要定义下行Initial BWP,用来传输CORESET#0或RMSI。